9《枫树上的喜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枫树上的喜鹊》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3 20:2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读“渡、荫”等 9个生字、会写本课“伞、姨”等 8个生字;会写“好像、一直”等 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分析文中的语言,感悟“我们”对喜鹊的喜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懂得爱护鸟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图文结合,看懂图意,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故事的童趣。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素材 1.识字卡片。
2.课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树上的鸟儿吗?   生答:看到过。   师:请你说一说,这些鸟儿在树上是怎么叫的。 生:叽叽的不停的叫。 生:有的边拍打着翅膀边叫。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棵枫树上的喜鹊,看看这上面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课件出示 2) 喜鹊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 10个亚种。体长 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3)标注: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识记: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为什么把喜鹊称为阿姨和弟弟。(讨论) 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齐读:去拼音读教师个案: 1.配乐诵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小老师领读生字   ②小组开火车读   ③认读生字词语。(课件出示 4) Dùkǒu pīnyīn zìmǔ yóu xì 渡口 拼 音 字母 游 戏 dǎ sǎn ā yí shān ɡānɡ fānɡbiàn 打伞 阿姨 山 冈 方 便  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画出。 (课件出示 5)在句子中检查认字:(课件出示 6) A.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B.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C.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 D.我懂得,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朗读指导:(课件出示 7)本文是篇童话,在童话里,不同的人物说的话要学会按不同的角色去读。本文喜鹊教孩子们读拼音时,可以联系我们学拼音时是怎么读的,也学着怎么读。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课件出示 8、9)伞:里面是两个点,不要写成了“人”字。姨:右边“弓”写的不要太宽了,跟上面的横基本平齐,这样美观些。戏:右上角没有点,不要多写一点。母:先写紧折,然后写横折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4.展示交流。 四、作业布置(课件出示 10)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将课文的生字在小字本上写五遍 设计意图: 由学生熟悉的鸟儿入手,进入到本文的学习中,用已知的知识迁移到未知的知识之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采用一定方法去阅读,这样,体现了学法的指导意义。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认读,发挥学生教学生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效果显著。 选择比较难写的有代表性的生字重点讲解,抓住了重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学习效果好
《枫树上的喜鹊》课后反思
参与公开课讲课比赛的过程,是一个让我快速成长的过程。每一遍的研磨,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还是对课堂的驾驭,都会让自己对课堂有一种全新的思考,真的是收获颇丰!我所执教的《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 9课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在观察喜鹊一家时的开心事,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下几个亮点: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的导入部分,不仅要向学生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应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之初,我力争把学生带入兴趣的天地。课前活动采用读书交流的形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带动起来,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中来,同时,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树和喜鹊的故事。
二、注重识字,夯实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我在教学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探索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借助拼音自读生字——小老师领读生字——去拼音齐读生字——学习多音字——区分形近字——“放飞小鸟”巩固生字。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本节课的生字,自己读一读,然后请小老师领读带拼音的生字,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的要求。这一课生字较多,不易识记,我采用了创设情境随文识字、游戏归类识字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整个设计循序渐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比较扎实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夯实了同学们的识字基础,激发了同学们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汉字,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喜欢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课标对学生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写好这个字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学生独立总结的很全面了,我范写后,进一步强调了正确的书写和执笔姿势,学生练习书写的过程中,我相机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和执笔姿势。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本节课中,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将朗读作为主旋律,以读贯穿整篇课文学习的始终,我引导学生在个性品读中感受、体悟文本内容,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方法对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教学中,我将课文中的“小喜鹊”带到生活中来,把它当成小喜鹊,并用喜鹊之间的对话进行交流,在“鹊,鹊,鹊”中不仅使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不知不觉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在师生有趣的对话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进而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本次教学展示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学生的朗读需要情感的融入,我们应该适当引领学生找到情感朗读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本节课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但是由于时间关系,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不是特别多,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朗读的情感,同时,给学生更多个别展示的机会,让更多学生的朗读得到老师的指导。朗读是促进学生理解的基石,是展现学生理解的有力途径。语文课,就要听到朗朗读书声。本节课例,很好地展现了朗读的效果和魔力。相信,我们的孩子定会在有效的朗读中找到独特的自己。课堂中的突发状况很多,更需要老师具有教育机智。而且,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语比较单一,我课下要用心去研究,多积累一些精彩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语,在课堂上能够灵活运用,通过我的评价,使学生更加喜欢回答问题。通过参与一师一优课的过程,我真的是成长了很多,我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对文本研读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次活动,满载着收获,满载着感动,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会不断努力!使教学这个创造的过程,充满更多的欢乐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