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3 08: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6.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潜望镜、放大镜、老花镜、近视眼镜依次用的是(  )
A.凸透镜、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C.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2.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B.图: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C.图: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
D.图:把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反射光消失了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漫反射现象中,因为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C.人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缩小的实像
4.小兰的视力出现问题,如图是她的眼睛成像示意图。现在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请你判断她选择的是(  )
A. B. C. D.
5.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小明看到远处有一朵花,如图甲,戴上眼镜后看到的效果如图乙,则他的眼睛和眼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凹透镜 B.远视眼 凸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7.如图为本溪市“地标性”建筑——衍水大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辆在桥上行驶时,相对于大桥两侧的围栏是静止的
B.桥头两侧有隔音板,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下桥时有监控摄像头抓拍,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夜间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衍水大桥”这四个发光的字,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
8.“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
A. B. C. D.
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0.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看手机、电脑等屏幕,会用眼过度,容易得近现限。下列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丁 D.丙和乙
11.如图所示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正常眼 凹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
12.小宇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总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得远远的才能勉强看清。细心的小宇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图甲)。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涛能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主要因为光的反射
B.屏幕放大器类似放大镜,手机放置于放大器的一倍焦距内
C.从手机发出的透过屏幕放大器后的光线一定沿直线传播
D.小涛奶奶要矫正视力应该带凸透镜
二、填空题
13.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目的是让人们注意要保护自己的眼睛.如图所示的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这种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___眼.
14.现有一枚透镜,透镜类型未知,如图所示是不同方向的入射光束分别穿过透镜时的光路图,则该透镜是______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6.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4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将一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由于眼镜片对光具有______作用,烛焰的像会变模糊,要使像再次变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眼 睛
如图甲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2)与照相机不同,人眼是真正的变焦系统,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______ (填“大”或“小”).
(3)近视眼的矫正需选用图乙中的 ______ (填字母)透镜.
(4)某同学所配眼镜为400度,它的焦距是 ______ cm.
18.如图所示,眼睛、显微镜、望远镜和投影仪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里面有眼睛的晶状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投影仪的平面镜和镜头。
  
(1)其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有:_________,其工作原理与放大镜相同的有:_________,利用光的反射的有:________。(以上3个空格均选填图中序号)
(2)图甲中是______眼,要戴上______透镜来矫正。
(3)投影仪屏幕上的像是______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该将镜头向_____调节,同时投影仪应适当_________屏幕。
19.眼睛
人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前方,形成近视。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晴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__
(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___________(大/小)。
(3)图2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图3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透镜。
(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5)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该镜片的焦距为___________m。
20.如图是人的眼睛的剖视简图,图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光屏,它到晶状体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正常的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是依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使视网膜上都能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瞳孔是用来控制透光程度的.通常所说的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远或晶状体过凸,在观察远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前,感到模糊.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近或晶状体过扁,在观察近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后,感到模糊,这两种眼睛都需要配戴眼镜矫正.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地用眼,如看书、看电视、玩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请你根据上文的介绍,回答下面的问题:
(1)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条件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
(2)正常人看远景或近景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是通过改变______(选填“焦距”或“像距”)来实现,具体是当人眼由看远景而改变看近景时,眼球的晶状体就得_____(选填“扁平”或“凸起”)些.
(3)患近视眼的人欲矫正视力,应配戴合适的_____镜;患远视眼的人欲矫正视力,应配戴合适的____镜.
(4))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 )
A.0~10㎝  B.10~25㎝ C.从10㎝到极远处 D.0~25㎝
21.阅读《眼睛和眼镜》回答题。
眼睛和眼镜
如果有人说“年轻得了近视,老了就不会老花眼了”,你觉得对吗?
近视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或者是眼轴过度延长,从而导致外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之后,焦点没有能够准确的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视网膜上投影模糊不清,引起视力下降。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看近处的事物相对清晰。
老花眼则是由于年龄因素引起晶状体弹性降低,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退,眼睛无法聚焦在近处的物体上,不能将近距离30cm内的细小物件和字体聚焦成像于视网膜,导致患者近视力下降,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衰退现象。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事物清晰,而无法看清近处的东西。
一句话来说,“老花”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而“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发生机制本就不一样,当然不存在“有近视不老花”、“有老花无近视”这样的说法了。
如果一个人既是近视眼,又是老花眼,就要佩戴两副眼镜,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现在有一款眼镜,集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功能于一身,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款眼镜叫渐进多焦点眼镜,镜片不同区域有不同焦点、不同度数,一般分四个区域:远用区域A、近用区域B、渐进区域C、左右变形区D(也可称周边区或模糊区),如图所示。
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
B区,用于看清近处物体。
C区,是一个自上而下规律变化的区域,用于看清中间距离的物体。
D区,是度数变化区域,通过该区域看东西会感到模糊,但会随着使用过程中的适应程度而逐渐改善。
有了这款眼镜,无论是在户外眺望远方,还是在家中看书学习,都不会再有更换眼镜的烦恼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眼的人眼睛不会花,这种说法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近视眼镜属于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3)渐进多焦点眼镜A区镜片相当于________眼镜(选择“近视”或“老花”);
(4)如果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你认为合适吗?说出你的理由。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潜望镜里面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老花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近视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所以依次用的是平面镜、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故选B。
2.C
【解析】
【分析】
(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3)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于放大镜;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法线左边的纸板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详解】
A.如图: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是远视眼的矫正光路示意图,故A错误;
B.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B错误;
C.放大镜是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物体位于2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图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则承接入射光线的纸板和反射光线的纸板不在同一直线上,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是因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光被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叫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由于反射面不是同一平面,所以反射光线就变得杂乱无章,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B正确;
C.近视眼是光透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所以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让光延后到视网膜上会聚成像,远视眼是光透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后会聚成像,需要佩戴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让光提前到视网膜上会聚成像,故C错误;
D.显微镜一般用来观察细胞结构。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让载玻片中的细胞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也是凸透镜,实像落在目镜的焦点内,成正立放大虚像。细胞经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后就能被清晰的看到,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而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AD.观察AD中发现入射光线穿过镜片后被会聚了,所以AD中镜片为凸透镜,故AD不符合题意;
B.观察B中发现入射光线穿过镜片后被发散了,所以B中镜片为凸透镜,故 B符合题意;
C.观察C中发现入射光线穿过镜片依然直线传播,是比较透明的玻璃,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解析】
【分析】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详解】
由图知,②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②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③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①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①图表示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④图是远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车辆在桥上行驶时,以车为参照物 大桥两侧的围栏是向后运动的,故A错误;
B.桥头两侧有隔音板,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切断噪声传播,故B错误;
C.下桥时有监控摄像头抓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C正确;
D.夜间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衍水大桥”这四个发光的字,是由于光向各个方向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C。
8.A
【解析】
【详解】
人的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
u>2f

u>v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来矫正近视眼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故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甲图中,远处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属于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前使光线变得发散,因此乙图使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甲乙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
丙图中,近处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属于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前使光线变得会聚,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丙、丁两图是关于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后面,所以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A
【解析】
【详解】
A.透过透明放大器能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屏幕发出的光射向放大器时发生了偏折射,那么主要原因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屏幕放大器能将屏幕放大,是因为放大器相当于凸透镜,手机与放大器之间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手机发出的透过放大器后的光线,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涛奶奶是老花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凸 远视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
第二空.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故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14. 凹 近视眼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趋势相比较,更远离主光轴,即使光线发散,故为凹透镜。
[2]由于凹透镜对光线由发散作用,可以使光线推迟汇聚。而近视眼是由于光在视网膜前方汇聚,即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15. 凸透 倒立 凸
【解析】
【详解】
[1][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3]根据题干中图可知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16. 缩小 发散 远离
【解析】
【详解】
[1]已知f=10cm,u=24cm,则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距会增大,因此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17. C 小 A 25
【解析】
【详解】
(1)[1] 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故选C;
(2)[2]由材料知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即焦距变小;
(3)[3]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透镜A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选A;
(4)[4]由材料知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因此可得
400度=

f=0.25m=25cm。
18. ①⑤ ②⑥ ④⑦ 近视 凹 倒 物体 远离
【解析】
【详解】
(1)[1]眼睛晶状体是将远处的物体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望远镜的物镜、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2]显微镜中的目镜与望远镜的目镜与物镜所成的实像距离较近,距离小于一倍焦距,作用所将实像再次放大,所以它们相当于放大镜。
[3]显微镜中的反光镜是将光线反射到载物台上,增加载玻片亮度;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屏幕上,它们都利用光的反射。
(2)[4][5]图甲中,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是晶状体变厚了,是近视眼,要戴上凹透镜来矫正。
(3)[6][7][8]投影仪的物距在1到2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此时物距变小,像就变大,所以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该将镜头向物体调节;为了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根据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所以投影仪应适当远离屏幕;投影仪要倒插幻灯片,所以在屏幕上的像是正立的。
19. 凸透镜 光屏 小 A 变大 0.2
【解析】
【详解】
(1)[1][2]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到的像是倒立的缩小实像。
(2)[3]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即焦距变小,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4]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由图2可知,小明的眼睛是近视眼,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即矫正时佩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图3中的A。
(4)[5]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因此,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变大了。
(5)[6]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焦度
该镜片的焦距为
20. 相同 焦距 凸起 凹透 凸透 C
【解析】
【详解】
(1)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条件都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二者成像条件相同;(2)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人眼由看远景而改变看近景时,眼球的晶状体就得凸起些.(3)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4)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 极远处.故选C.
点睛: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21. 不正确 凹 近视 不合适,因为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所以不能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
【解析】
【详解】
(1)[1]由短文可知,“老花”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而“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发生机制本就不一样,不存在“有近视不老花”、“有老花无近视”这样的说法,所以近视眼的人眼睛不会花,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2]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
(3)[3]由短文可知,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而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所以渐进多焦点眼镜A区镜片相当于近视眼镜。
(4)[4]不合适,因为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所以不能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