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一、单选题
1.上海地区常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
A.1.5伏 B.24伏
C.110伏 D.220伏
2.如图所示,甲乙均为能正常工作的常用电表,闭合开关S后,L1、L2都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表可能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两表可能都是电压表
C.L1、L2一定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D.甲一定是电压表,乙一定是电流表
3.关于如图所示电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灯L1,L2串联 B.电流表测L1的电流
C.电流表测L2的电流 D.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4.按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L1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现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用电压表分别测得bc、de、af间的电压为0V、3V、3V,由此可以判断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5.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后,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指针偏转明显.则故障可能是( )
A.短路 B.断路 C.短路 D.断路
7.疫情期间,各个单位都加强了门卫保安工作 凡是内部车辆均可通过感应,自动打开门禁系统进入;外来车辆,司机需要经过测温 核查 登记后,由保安人员手动控制,开门进人由此可知,该门禁系统的控制电路可能是
A.
B.
C.
D.
8.自助售水机既可以通过预存金额的磁卡来刷卡,闭合“感应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水;又可以通过投币闭合“投币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水。以下简化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10.有甲、乙、两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两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二、填空题
11.冬季空气非常干燥,汽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车身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为了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带来的不适感,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橡胶条”(如图所示),该“橡胶条”是___________体。
12.如图所示电路中,当S1、S3断开时,S2闭合时,L1与L2是 ________ 联;若同时闭合S1、S2、S3则会造成电路 ______ .
13.如图是一种会变色的灯结构示意图(虚线圆圈),内有三只额定电压均为 3V 的 LED 灯, 已知 L1和 L2分别为红灯和绿灯,为了使它能发出白光,则 L3 应为______灯(填写颜色), 且在______(选填“A”或“B”)处接入3V 的电源,另一处接入开关 S3,此时各开关的状态分别是______。
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不变,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选填“断路”、“短路”或“通路”)状态,若只闭合开关S2,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电压表的示数为U1,则I1______I2,U______U1(后两空选填“>”、“<”或“=”)。
1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时,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V。且观察到灯L1比灯L2暗,则通过灯L1的电流 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灯L2的电流。
三、综合题
16.(1)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要求:①L1与L2并联:②电流表测L1的电流,开关控制L1和L2_______;
(2)如图所示为多用途“演示教学电表”的接线情况,此时所测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范围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示数为______。
17.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1)请根据图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
(2)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18.请阅读《无处不在的静电》并回答题。
无处不在的静电
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叙”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现象。
这些神奇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体表现为不带电。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国,一经外部因素影响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它的原子B,A原子因减少电子而带有正电,B原子因增加电子而带负电,从而造成电子分布不平衡。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都会发生电子的转移,电荷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在其它材质的物体上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说静电现象处不在。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播放电视节目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种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漆黑的夜晚,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噼啪”的响声,而穿全棉衣服时就不易发生该现象;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和静电除尘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摩擦起电是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所列举的四种微粒中,尺寸最大的应该是( )
A.分子 B.电子 C.质子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中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是( )
A.穿全棉的衣服 B.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 C.使用尼龙围巾
(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质子发生了转移 B.电子发生了转移 C.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做热敏电阻温度计。
图乙为某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图丙是用R1作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路图,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0Ω,电源电压可调节变化。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保持通过R1的电流不变时,R1两端的电压随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故只需将电压表V1的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直接从V1表盘上读出温度值。测量时,将R1放入待测温度处,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V2表的示数保持0.2V不变(即电路中的电流保持2mA不变),再从V1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t。
(1)热敏电阻R1是________(选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1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R1的阻值是________Ω。
(2)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R1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次测温时,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15℃,此时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4)若电源电压可在0.6﹣1.2V之间调节,该热敏电阻R1的电阻变化范围为_________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我国常用的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闭合开关S后,则电路短路,故A错误;
B.若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L1、L2不能正常发光,故B错误;
C.两灯在相同的两点之间,L1、L2一定是并联在电路中的,故C正确;
D.甲在干路上,若甲是电压表,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两灯不能正常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分析】
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并联电路中有多条电流路径,根据实物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与被测量的用电器串联,分析电流表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
【详解】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分两条支路:一条支路经过开关S1后,经电流表、灯L1返回电源负极;另一条支路经过开关S2后,经灯L2回到电源负极,电路中有两条电流路径,故灯L1、L2并联,故A错误;电流表串联在灯泡L1所在的支路上,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L1的电流,故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表的使用,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如果L1短路或L2短路,会有一个灯泡发光,题目中小灯泡L1和L2均不发光,故AB不符合题意;
C.如果L1断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得bc、de、af间的电压为0V、3V、3V,故C符合题意;
D.如果L2断路,电压表测得bc间的电压是3V,电压表测得de间的电压是0V,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涂料的电荷种类不知,故无法判断物件带何种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件可能带电,带与涂料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同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解析】
【详解】
电压表示数明显,说明电压表没有短路,L2没有短路,两个小灯泡串联,如果有小灯泡断路,则电路无法接通,不能工作,两个灯泡都不亮.故A符合.
7.A
【解析】
【详解】
小区内部车辆门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将门打开,外部车辆需要门卫人员按动按钮才能将门打开,若将门禁系统看做一个自动开关,按钮看做一个手动开关,则两个开关单独都能打开大门,即两开关并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只有A正确。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感应开关和投币开关并联,供水电机位于干路,闭合感应开关或投币开关时,供水电机均可以工作,故A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感应开关和投币开关串联,共同控制供水电机,只有感应开关和投币开关都闭合时,供水电机才可以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感应开关和投币开关不闭合时供水电机工作,感应开关或投币开关闭合时供水电机仍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感应开关时供水电机工作,只闭合投币开关时供水电机不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错误;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故B正确;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故C错误;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球带正电,由图可知,与丙球在相互排斥,则丙球一定带正电;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又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则乙球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 吸引轻小物体 导
【解析】
【分析】
【详解】
[1]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 该“橡胶条”是导体,将电荷转移到大地,这样就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带来的不适感。
12. 串 短路
【解析】
【详解】
[1]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依次经过灯泡L1与L2,所以它们是串联的;
[2]若同时闭合S1、S2、S3,这样就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端连接,所以会造成电源短路.
13. 蓝 A 都处于闭合
【解析】
【详解】
[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由于已有红灯和绿灯,则为了使它能发出白光,L3应为蓝色灯泡。
[2][3]为了使它能发出白光,则L1、L2和L3应都处于通路状态,由图可知:要使三灯并联,A处只能是电源,所以B处应接入开关S3,当开关都处于闭合状态,L1、L2和L3并联,都处于通路状态。
14. 短路 =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不经过任何一个灯泡,直接由电源正极,经过电流表A1流向负极,由于电流表的电流很小,相当于导线,所以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2][3]若只闭合开关S2,电流经过A1、A2、L1、S2、L2回到负极,则小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两电流表示数I1=I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所以U>U1。
15. 1.5 4.5 等于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为6V,乙图中电压表若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7.5V,不符合题意;所以乙图中电压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5V,即灯L1两端的电压为U1=1.5V。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灯L2两端的电压为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同,所以通过灯L1的电流等于通过灯L2的电流。
16. 电压 0~2.5V 0.1V 1V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所以开关在干上,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后,分成两支,分别经过两灯后回到电源负极,电流表串联在L1的支路中,如图所示
(2)[1][2]如图所示,选择的正接线柱是2.5V接线柱,表明测量的物理量是电压。2.5V是此量程允许的最大电压,故测量范围为0~2.5V。
[3][4]由量程为0~2.5V,即最大电压示数2.5V,被分成了5大格,则每1大格表示0.5V,每小格平均分成了5小格,每小格表示0.1V,即分度值为0.1V,如图指针所示的位置一共10小格,故读数为1V。
17. 灯泡坏了(灯丝断了) 电池没电 开关或其他部分电路接触不良
【解析】
【详解】
(1)[1]用导线将电源、开关以及灯泡顺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①[2]灯丝断了,没有电流通过灯的灯丝,所以灯不亮。
②[3]电池没电,没有电流通过灯的灯丝,灯泡不能发光。
③[4]开关或其他部分电路接触不良,没有电流通过灯的灯丝,所以灯不亮。
18. 机械能 A C B
【解析】
【详解】
(1)[1]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同时产生了电能,则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可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几乎占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因此,尺度最大的应该是分子,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且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容易产生静电现象,据此可知:
A.全棉的衣服不容易得失电子,不容易产生静电,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是导体,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不容易产生静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尼龙围巾容易得失电子,并且尼龙是绝缘体,容易产生静电,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负 520 变小 1 2.5~4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1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热敏电阻R1的温度为0℃,其阻值为520Ω。
(2)[3]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时,电路中的电流保持2mA不变,因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所以,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R1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变小。
(3)[4]由图乙可知,R1与t的关系为一次函数,设为R1=kt+b,把t=0℃、R1=520Ω和t=30℃、R1=280Ω代入可得
联立等式可得
则
当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15℃时
此时V1的示数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电源电压
(4)[5]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可在0.60V~1.20V之间调节,当电源的电压U′=0.60V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由
可得
当电源的电压U″=1.20V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由可得
所以,该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2.5℃~4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