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底之蛙”到“青蛙王子”
——光学复习课
昆阳四中 林初昀
教学设想
为体现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我将课堂教学设置成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从“过去的井底之蛙”到“现在的井底之蛙”最后想象“未来的井底之蛙”,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让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描述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会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能使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知道眼睛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过去的井底之蛙”到“现在的井底之蛙”到“未来的井底之蛙”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初步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来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方案的设计和从自然现象中找光学知识的展示交流中,学会客观理性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讨解决科学问题,领略学习的乐趣和与人交流、展示自我的成就感;
通过对同学的合理评价和在别人的评价中学会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我。
三、教学特色
1、利用情境的设置把学生引入一个轻松好奇的话题里,让枯燥乏味的光学复习变成趣味横生、文学味十足探究课。
2、将光学复习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溶入到“拓展小青蛙的视野”方案设计和“蛙眼看世界”两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小组讨论方案,充分调动组内合作和组间交流评价,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成性评价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自主探究方案设计的即时性评价。
五、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准确表达。
六、器材准备 一个平面镜,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件动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简述
引
言
课件首页文字标题
指着屏幕上的字问:同学们都能看见屏幕上的字吗?为什么不同角度都能看到?
用一平面镜放在文字上,问还能看见吗?
回答能
是光的漫反射
回答不能
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引入光的复习内容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激
趣
、
知
识
重
现
投影三副图片
上面的图反映的是哪几个成语,它们和光的哪些知识有关?
学生回答三个成语;
并讲出与光有关的知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回顾光学的主要知识,让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分别展示成语和相关知识。
请学生回忆光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复述光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对光的基础知识重现,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出示“过去的井底之蛙”图
这幅图包含了什么成语?
说明了什么意思?
回答:井底之蛙或坐井观天
比喻一个人眼光短浅,没有远见。
通过成语的学习,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设
疑
和
评
价
在学生讲解时完成光路图
为什么井底之蛙看到的天不大呢?谁能用光学知识解释一下吗?
由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它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评价学生的回答。大家还能举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或者运用吗?
学生考虑,个别举手回答。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瞄准等……
继续拓展学生的思维,
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说明大家对周围的现象是非常注意观察的。
评价适中,能引导学生对下一环节的期待
提出问题
出示讨论题
能通过所学的光学知识想办法让这只青蛙不出井口就能看到更大的天空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人作图,一人负责解释交流。
为节省时间,不同小组采用不同的原理设计。
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
设计方案
切换到展示台展示学生方案
以表情代替语言,用手势代替邀请其他学生补充,尽量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新知。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设计的方案,组内成员则补充,其他小组评价和建议。
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是种成功教育,在同伴的评价中接受新知。
交流和评价
展示“现在的井底之蛙”图
过去的井底之蛙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开阔了视野,如今的井底之蛙又是怎么样呢?
学生看图,了解到青蛙也会使用互联网了。
通过你认得手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打开思维的钥匙。
拓
展
如今的青蛙学会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了,教师介绍互联网的光纤通讯的优势。
学生听取补充知识。
知识拓展,再次激趣。
应
用
逐渐完成视觉形成的过程图。
青蛙观看电脑屏幕时,是怎么形成视觉的呢?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眼球的折光系统→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
将光与信息获取的渠道联系起来。
眼球结构示意图
引导学生讲述眼球的结构,分析成像的机理。
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光系统时,相当于经过了一个凸透镜,正常的眼睛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视网膜既相当于一个光屏。
对光的折射的知识迁移到眼球成像系统,领悟科学并不神秘,是有章可寻的。
切换到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照片
小青蛙长期在井底上网,眼睛看物体逐渐不清晰了,爷爷也因年纪大了,眼球发生了变化,看物体也不清晰了,你能帮他们戴上合适的眼镜吗?为什么这么戴呢?
学生回答用凹透镜给小青蛙;用凸透镜给爷爷。
学生能分析近视的成像特点和远视的成像特点并矫正。
对近视和远视成像特点介绍,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教育。
讨论
与
合作
小短文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多从中找到有关光的知识,深入小组讨论中,关注讨论的进展。
学生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一人记录,一人上台展示。
以得星数多少来评价小组讨论的结果,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
交流
和
评价
切换到展示台,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从小组的讨论中选有代表性的组长上台展示。
教师分别给予肯定和完善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组内交流,组间评价,激发了学生探求未知的积极性。
升
华
和
呼
应
展开你的想象,将来的井底之蛙会是怎么样呢?
鼓励学生积极想象,引导学生通过信息的获取角度去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对光的复习要围绕对信息的获取,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重要的。
出示“未来的井底之蛙”——“青蛙王子”图
描述未来的井底之蛙已经成了信息世界的“青蛙王子”,乘坐QQ飞船到月球上旅行。
学生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里和对科学的好奇中。
以科幻的形式结束课堂,留给学生无限的遐想,让课堂延伸到课外。
作业
青蛙王子乘坐宇宙飞船鱼学生道别。
回去写一篇对未来通讯手段的科幻设计。
课堂练习: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
讨论2、阅读下列短文:
青蛙终于抵挡不住小鸟的诱惑,决定出去看看。当它跳出井口的第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大湖泊,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林笔直地斜射在平静的湖面上,强烈的光线使它一下睁不开眼睛。当它适应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太美丽了:一道七色彩虹正架在不远处的树梢上,远处的山和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几条美丽的小鱼正在“云里”悠闲地穿梭着。透过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小青蛙发现了一条毛毛虫,看起来好大呀,正好给它当了早餐;小青蛙好久没游泳了,这水看起来不太深,正好练练自己独创的蛙泳吧!“扑通——”,一个优美的跳水动作,小青蛙钻入水中,它突然发现岸上的小树好象高了许多。
讨论:看完上面这篇小短文,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关光的知识呢?看哪个小组找的多并能跟其他小组分享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我成长,我快乐
班级 合作小组名称: 组长: 成员:
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
一、自我评价
活动1:如何用光的知识帮助青蛙看到更大的天空?
记录者: 展示者:
方法
建 议
原 理
光路示意图
1
2
3
活动2:你能从短文中找到几处光的知识呢?
序号
文章中的描述
相关的光学知识
1
例:阳光透过树林笔直地斜射在平静的湖面上
光的直线传播
2
3
4
5
6
7
8
评价标准:如果小组的讨论结果7个以上得★★★★★;讨论结果6个得★★★★;讨论结果5个得★★★;讨论结果4个★★;4个以下得★。星数 。
二、不凡的表现
1、我在课堂讨论中的角色和作用: 。
2、我在课堂中的发言: 。
3、我们小组在课堂里的表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反思
我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此单填好后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课件25张PPT。从“井底之蛙”到“青蛙王子”昆阳四中 林初昀——光学复习课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你能用光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井底之蛙看到的天那么小吗? 上面的图反映的是哪几个成语,它们和光的哪些知识有关?凿壁借光杯弓蛇影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讨论1 能通过所学的光学知识想办法让这只青蛙不出井口就能看到更大的天空吗?办法一办法二办法三……眼球的
折光系统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视觉视觉的形成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活动:这是小青蛙和他爷爷看到的景色,你能帮他们把眼镜戴上吗?近视眼近视眼 青蛙终于抵挡不住小鸟的诱惑,决定出去看看。当它跳出井口的第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大湖泊,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林笔直地斜射在平静的湖面上,强烈的光线使它一下睁不开眼睛。当它适应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太美丽了:一道七色彩虹正架在不远处的树梢上,远处的山和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几条美丽的小鱼正在“云里”悠闲地穿梭着。透过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小青蛙发现了一条毛毛虫,看起来好大呀,正好给它当了早餐;小青蛙好久没游泳了,这水看起来不太深,正好练练自己独创的蛙泳吧!“扑通——”,一个优美的跳水动作,小青蛙钻入水中,它突然发现岸上的小树好象高了许多。
讨论:看完上面这篇小短文,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关光的知识呢?看哪个小组找的多并能跟其他小组分享你的发现。蛙眼看世界 从对环境的觉察和对信息的获取方面来考虑,你认为将来的“井底之蛙”会是怎么样的呢?展开你的想象再见lcy@kysz.cn返回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返回返回返回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的大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虚像相等相等垂直返回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_,折射角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传播方向__。平面法线偏折小于增大不变返回你能画出下列图中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吗?竞技场10度10010返回中秋节晚上,一群猴子来到井边的树上玩耍,发现月亮“掉”到井里了,其实猴子是看到了月亮在井水中的像,这属于 现象,如果已知池中水的深度为3米,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105千米,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千米。光的反射3.8×105竞技场2C 你能从生活中举些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现象吗?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了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了竞技场3…… 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 人眼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要看清物体时,物体必须在 之外,所成的像是
立 的 像。两倍焦距B倒缩小实竞技场4 下列成语中都包含了光的各种现象,其中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是光的反射有 ,是光的折射的有 。A、立竿见影 B、猴子捞月 C、海市蜃楼
D、镜花水月 E、杯弓蛇影 F、凿壁借光
G、鱼翔浅底各显神通A、FB、D、EC、G光和视觉复习教学目标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a)
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a)
描述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a)
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a)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
能使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a)
眼睛结构和视觉的形成(b)
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c)
学会合作探讨和合理评价同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