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
一、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卡尔 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作为解说词,作者抓住说明对象,按照空间说明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逐步推进介绍:从宇宙的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最后回到地球。每部分紧密相连,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时,作者融入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使文本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也不断地表达了对人类世界的思考。探索宇宙的激情和对人类的关怀结合在一起,使这篇文章超出简单的科学知识介绍层面,升华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虽然在电视上听过解说,但对解读解说词还是第一次,再加上这篇文章是科普文,量多难懂。所以在教授本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解说词的基本特点,并以此为线索快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然后跳过浅层次,重点分析探讨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在写作本文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等;
②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
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情感价值目标:
①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科学精神;
②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四、教学重难点
①了解解说词的特点;学会赏析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②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体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
图片导入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宇宙天地的美丽传说,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展示图片)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展示宇宙系列图片)
茫茫宇宙,充满奥秘。仰望星空之时,会有许多遐思。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大?它有没有边疆?下面就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是怎么说的。
二、作者文本简介
(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60多个国家上映,观众高达5亿,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三、解说词(掌握文体知识)
定义: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简单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教师语:可能光看定义,大家会觉得有点难懂,那么下面老师播放《动物世界》片段,提示:要关注视频里的解说词 。
这段视频里的赵忠祥的解说怎么样?(学生回答:幽默风趣)对,一篇解说词要想感染观众,首先要语言好,或幽默风趣,或优美动人,才能吸引观众。那么刚才动物的出场有没有一定的顺序呢?(学生回答:有)好,我们来总结一下解说词的三大特点(多媒体展示)
特点:①明确的对象; ②清晰的顺序; ③优美的语言
四、筛选信息
(体会本文“明确的对象”和“清晰的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筛选梳理文中有效信息,划出各段的说明对象。
明确:对象: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地球
2、那么作者在介绍这些对象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顺序:由远到近,空间顺序
3、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五、品读鉴赏
1、有人认为“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科普作品能这样恢宏、优美、光彩夺目,像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触及心灵深处”。请学生精读课文,认真揣摩文章优美的语言。
明确:①善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亲切
(“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 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本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尘埃的小来衬托宇宙的浩瀚。)
(“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向大海“涉足”。“没及我们的脚趾,溅湿我们的踝节”表明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用“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宇宙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
②笔带激情,议论抒情相结合
③语含哲理,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作者应用了一些经典性的语言,具有哲理性。如“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深刻抽象的科学知识解说的浅显易懂、具体可感而又充满趣味。
2、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通俗浅显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宇宙浩渺无边、宇宙的奥秘以及宇宙久远的历史,从而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激发起人们探索宇宙的欲望。
六、思考领悟
(引导学生从浅层的“解说词”到深层次的“科学精神”的探究)
思考讨论: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展示欧洲航天局首张宇宙全景图)
明确:宇宙有边疆是正确的,因为是暂时的;宇宙没有边疆也对的,因为是扩张的;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教师总结:从我国明代万户自制火箭飞天开始,到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再到嫦娥、神州、天宫号的发射成功,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就像文中作者所说,虽然我们仅是这个宇宙里一粒飞扬的尘埃,但是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希望同学们能勤学善思,为人类未知世界的探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拓展延伸
作者带领我们遨游宇宙后说:“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那么,请你做解
说员,向大家介绍一下地球的情况。
学生动笔写解说词,并展示。
教师作品展示:
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体,她就是地球。这里有充满幻想的蓝天,碧波荡漾的海洋,郁郁葱葱的森林,还有芳香四溢的鲜花和珍贵稀有的动物。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美丽富饶的星球。无论伟大还是渺小,没有人不是地球的过客,没有人不是地球的旅者。我们有幸来到这颗蓝色的星球上生活,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唯一有智慧生物的星球。在这个四季分明、风光旖旎的地方我们自由地成长,积极地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明,演绎了一场又一场传奇。
八、课外练习
(展示亳州景点照片)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家乡亳州写一篇解说词,不少于800字。我们作文课上交流展示。我相信只要有一颗热爱的心,大家一定可以写得很棒。
九、课堂总结
教师语:我国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上写了一首诗叫《仰望星空》,下面就让我们用这首诗来结束今天的学习。(教师配乐朗诵此诗)
温家宝《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教师总结: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
十、板书
《宇宙的边疆》
(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随人类认识 而不断扩大
清晰的顺序 优美的语言
│ │
由远到近空间顺序 善用比喻巧用拟人
清晰明了便于把握 笔带激情语含哲理
学习科学精神,探索宇宙未来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