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认识近似数 备课人 张娜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审查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实际情况能够找到一个数的比较恰当的近似数。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
思 政 主 题 习近平党校讲话:既要温故而知新,又要学新知新。教导学生通过运用以前学习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除法运算,将新旧知识联结起来。
教 学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一次备课(集体) 二次备课(个人)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读数,圈出最大的数,并在最小的数下面画“ √ ”。950 4026 6000 9437 70902.请你尝试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98的近似数是______;405的近似数是______;912的近似数是______。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近似数(板书课题)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教学例10。1.出示情境图。(1)引导学生讨论:图中这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小组内讨论:图中这两人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有什么不同?明确:9985是准确数,10000是9985的近似数。(2)引导学生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概念。 总结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①一个数能表示原来物体或事物的实际数量,这个数就称为准确数。②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这个数就称为近似数。1.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的便捷,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的实用性。9985接近10000,10000更容易记住,为了方便记忆,只要记住9985的近似数是10000就可以了。3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学生需要明确:在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很广泛,有的长度不需要用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唯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近似数。1.出示数线图,引导学生发现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 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 )(3)学校每个月水费大约是5300元。 (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 )2.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四、课后小结。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堂检测:估一估,算一算《字典》有398页,约( )页。一台空调卖2018元,约是( )元。一台微波炉卖898元,约是( )元。
板书设计: 认识近似数例10:9985 10000 准确数 近似数
分层作业设计:基础学生:398的近似数是______;405的近似数是______;912的近似数是______。优秀学生:用2、9、1、0按要求组数接近1000的一个四位数( )接近3000的一个四位数( )接近9000的一个四位数( )
教学反思:课 题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备课人 张娜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审查人
教学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
思 政 主 题 习近平党校讲话:既要温故而知新,又要学新知新。教导学生通过运用以前学习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除法运算,将新旧知识联结起来。
教 学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一次备课(集体) 二次备课(个人)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填空。(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2.揭示课题,板书: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教学教材第96页例13。课件展示例13情境图,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一部电话358元,一个吹风机218元。问题是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2.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何解答,说一说你的想法。生1:要知道500元够不够,先要知道买电话和电吹风一共得付多少钱。生2:我想把358和218加起来,看看有没有超过500,可是我还不会算。生3: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我想358超过了300,218超过了200,300+200=500,带500元不够。3.交流讨论验证结果。4.指导学生优化算法,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问题,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要进行估算就可以了。5.带700元够吗?说说你的思路。 鼓励学生说出估算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估算的步骤和估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回忆估算过程,归纳出估算的步骤: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2)交流后汇报估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大可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的第5、6题。四、课堂总结。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结合所学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检测:估一估,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396 + 402 ( 700 800 ) 98 + 206 + 415 ( 600 700 800 )217 + 405 ( 600 700 ) 901 - 108 - 295 ( 500 600 700 )503 -297 ( 200 300 ) 312 + 289 - 199 ( 200 300 400 )
板书设计: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例13:218≈200 358≈300 300+200=500 218+353>500 所以买这两件商品,500元不够。
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学生 :一个电饭煲204元,一个高压锅145元。卖一个电饭煲和一个高压锅300元够吗?298 + 401 大约是几百?优秀学生:1.有700厘米长的彩带要做4个中国结,已经用掉了500厘米,还需要270厘米,剩下的彩带够用吗?2.一辆货车去九寨沟送救灾物资,总路程为1800千米,已经行了700多千米,这辆货车再行九百多千米能够到达九寨沟吗
教学反思:(共16张PPT)
第8课时 认识近似数
R·二年级下册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
950 4026 6000 9437 7090
哪个数最大?把它圈出来。
哪个数最小?给它打上√。
√
填一填。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近似数。
398的近似数是______;
405的近似数是______;
912的近似数是______。
400
400
900
二、自主探究
这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呢?
另一个说有将近10000人。
一个说有9985人。
这两种说法分别有什么优点?
9000
9500
10000
9985
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9000
9500
10000
9985
9000、9500是9985的近似数吗?
不是的。
比起9000、9500,9985更接近10000。
为什么呢?
三年级有417人
共有597台电脑
大约1000盆花
综合类图书2912本
学生大约1600人
近似数:
大约1000盆花
学生大约1600人
大约1000盆花
学生大约1600人
下面哪些是近似数?
三年级有417人
共有597台电脑
综合类图书2912本
近似数:
共有约有600台电脑
三年级约有400人
你能写出下面准确数的近似数吗?
综合类图书约有3000本
这些近似数是唯一的吗?
近似数有什么特点呢?
近似数前有“约”“大概”等词语。
近似数的特点
近似数一般是整万、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
小
结
一个准确数的近似数不是唯一的。
怎么把一个准确数改写为近似数呢?
还要在近似数前面加上“约”
“大概”等词语。
将准确数四舍五入为符合要求的整万、整千、整百或整十数。
看成整千数,约是( )元。
看成整百数,约是( )元。
看成整十数,约是( )元。
一台计算机的价钱是2908元,约是( )元。
3000
2900
2910
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3)学校每个月的水费大约是5300元。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 )
( )
( )
( )
1. 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
约
100
√
大约
5300
√
2.
600
3000
10000
四、课堂小结
9000
9500
10000
9985
近似数
准确数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教材第93页第7题。(共14张PPT)
第9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R·二年级下册
一、情境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钱?
买这两样电器一共花了多少钱?
1000元
2000元
1000元
2000元
你能解答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1000元
2000元
二、自主探究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试着算一算。
用加法计算。
1000 + 2000 = 3000 (元)
1000 + 2000 = 3000 (元)
1000 + 2000 =
1个千
2个千
+
=
3个千
3000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还有别的思路吗?
1000 + 2000 = 3000 (元)
我是这样想的。
1000 + 2000 =
1 + 2 = 3
1000 + 2000 =
3000
3000
你都理解了吗?
1000元
2000元
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钱呢?
用减法计算:
2000 - 1000 = 1000 (元)
试着算一算。
2个千减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
2 - 1 = 1
2000 - 1000 =
1000
2000 - 1000 = 1000 (元)
还可以怎么想?
想加法。
1000+( )=2000
1000
2000-1000=
1000
你还有别的思路吗?
80 + 50 =
130
130 - 50 =
80
怎样想?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
还可以怎样想?
80 + 50 =
130
130 - 50 =
80
8+5=13,80+50=130。
想加法:
50+( )=130
130-50=
80
80
你还有别的思路吗?
三、巩固深化
70+50 = 800+900=
120-50 = 1700-900=
200+400= 3000+6000=
600-400= 9000-3000=
1. 计算。
600
200
9000
6000
120
70
1700
800
2.
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700+800
= 1500(袋)
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你还能提出别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500-1000
= 500(袋)
四、课堂小结
1000+2000=3000
2000-1000=1000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80+50=130
130-80=50 130-50=80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五、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7页第1题。(共16张PPT)
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R·二年级下册
一、复习导入
填一填。
我们一起来复习下上节课的知识吧!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1000
500
1000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知道了电话机和吹风机的价格。
问500元够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怎样解决?说说你的想法。
要知道500元够不够,先要知道买电话和电吹风一共得付多少钱。
我想把358和218加起来,看看有没有超过500,可是我还不会算……
我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想……
358>300 218>200
300+200=500
带500元不够!
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即使电话机300元,500-300=200,也不够买电吹风!
那带700元够了吗?
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带700元肯定够!
要解决问题,有时候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要进行估算就可以了!
请你们总结下估算的步骤,说说估算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
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大可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算一算。
(1)买一条围巾和一件外套一共大约需要( )元。
(2)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件外套大约便宜( )元。
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700
300
186元约是200元,529元约是500元,
200+500=700元。
236元约是200元,500-200=300元!
买这两件商品,600元够吗?700元够吗?
2.
380≈400
270≈300
380+270≈700(元)
答:600元不够,700元够。
3. 长江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89人,四年级有学生314人。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可以这样想:三年级学生有289人,大约是300人,四年级学生314人,大约也是300人,300+300=600,所以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600人。
三、巩固深化
(1)7000 7000 4000
(2)7000-4000=3000(人)
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如果 900+900+900=2700 ,3000个座位都够坐,那么这三所学校实际人数也够坐。
四、课堂小结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218≈200
358≈300
300+200=500
218+353>500
所以买这两件商品,500元不够。
五、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9页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