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将通过 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2.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绘出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环境污染并非化学之过,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人们缺乏化学科学素养与环境意识造成的。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板演]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生命之源
[讲解] 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使水质不断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提问] 你所知道的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展示] 看课件,小结问题答案。强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共同认识“国家节水标志”,深刻领会其含义。
[过渡] 治理水污染常用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法。
[展示] 小结“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讲解] 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展示] 1.几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污染物 主要来源 危害 改进措施
CO 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汽车尾气 危害人体健康 改善燃料结构,使用易充分燃烧的燃料,改进燃烧的设备装置(如改造锅炉),冬季集中供暖
SO2 化石燃料的燃烧,硫酸工厂的废气 酸雨 燃料脱硫,工厂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
氮的氧化物 煤炭及石油产品燃烧(2/3)汽车尾气 破坏臭氧层,酸雨,人体健康 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在汽车排气管上按装催化转换装置
可吸入颗粒物 土地沙漠化,不规范建设。 是其他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 大量植树造林
[讲解] 当今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的污染有关。
[欣赏视频]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介绍“酸雨”的视频,了解酸雨相关的知识。
[讨论] 二氧化硫等物质是如何形成酸雨的?
[展示] 酸雨形成的图片。
[提问] 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那么这样的雨水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请同学们从我们学过“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小结] 2、酸雨的危害
[讨论]既然酸雨有这么大的危害,那我们就要减少和消除大气的污染,那么有哪些方法和措施能防治大气的污染呢?
[小结] 3、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讲解] 化学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生产和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讨论] 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小结] 环境污染的两个过程和环境防治的三方面。
[介绍]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危害和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强调] 只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化学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