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加减法实际问题复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加减法实际问题复习》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2 19: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减法实际问题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页14-1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3.引导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沟通问题之间联系,构建相应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了几位小客人一起加入了我们的学习,大家欢迎吗?你们看?谁来啦?
好,今天我们就跟随这几位小客人一起走进生活,对这学期学过的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和复习。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复习。
二、自主梳理,建构体系。
1.复习总数与部分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先来看米老鼠带来的问题。
(1)课件出示:
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多少本?)
请一个小朋友完整地读一读。
指名列式:56-40=16(本)
指名说一说怎么想的。
(2)变式。
把已知条件改变为:书架上原有56本《童话大王》,还剩16本;借走一些。
指名学生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问。(借走多少本?)
指名列式:56-16=40(本)
指名说一说怎么想的。
(3)再次变式。
把已知条件改变为:书架上还剩16本《童话大王》;借走40本。
指名学生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问。(原有多少本?)
指名列式:16+40=56(本)
指名说一说怎么想的。
(4)比较分享。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刚才的三个问题,讲的都是借书的事情,为什么前面两题用减法算,第三题用加法算呢?(同座位的互相交流一下。)
师: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表示出关键信息,第一题,已知什么?原有的,借走的,要求还剩的,就要用……
第二题呢?第三题呢
(5)师小结:这三个问题,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其实就是哪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总数和部分数。)
当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的时候,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当已知总数和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的时候,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分别板书:总数-一个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6)拓展。
师:现在给你提供一些信息,你能选择其中的两个信息,提一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一本书85页,小北看了50页,还剩35页。
学生自由提问,口头解答。
小结过渡: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这样总数与部分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小朋友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根据已知信息,灵活处理,正确解决。
2.复习相差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师:刚才我们和米妮一起整理和复习了总数与部分数关系的实际问题,这学期,我们还学习了相差数关系的实际问题我们看看唐老鸭米奇带来的问题。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足球36个,篮球28个,皮球50个。
指名说一说已知信息。
指名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典例。课件出示: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指名列式,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意思不变?(皮球比篮球多多少个?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
师质疑:为什么三个不同的问题,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表达呢?
(3)比较。
(课件画图逐步展示)如果用这样长的一条线来表示篮球有28个的话,表示皮球的线大约画多长呢?这条线表示什么?皮球有50个,哪一段线可以表示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表示皮球比篮球多多少个呢?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呢?
师:你有什么话想说?
师小结:对,已知两种物体的数量,求多一些的物体比少一些的物体多多少个,或者是少一些的物体比多一些的物体少多少个,其实就是求这两者之间相差多少。
(4)归纳。
师:我们回到这一题中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刚才小朋友们提出了好多这样的问题。我们看,能很快列式解答吗?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提炼。
师:对,不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还是少多少,实际都是求的这两者相差多少,所以都用多一些的数减少一些的数就能得到相差数。
板书:多一些的数-少一些的数=相差数
三、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知识掌握还是很灵活扎实的,有没有信心挑战机器猫带来的问题?
课件出示:P98第15题
1.梳理已知条件。
师:这题的信息比较多,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理一理。指名说一说已知信息。
2.应用。
出示第一个问题,师:看看机器猫带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它们各得了多少分?
指名读题,说说各的意思。
学生在练习纸上做一做。
3.展示。
4.延伸。小熊和小狗得分相差多少?
5.学生独立完成。
6.交流展示。说一说25、17表示什么。
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不在原来的题目当中,藏在哪里?
四、综合归纳,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对这学期的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
师:对,学数学就是这样,玩中学,学中玩,就会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善于观察和发现,还要有一个分析问题的头脑,学会思考和总结,这样才能灵活解决问题,让数学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来接受美羊羊的挑战吧。出示第16题。学生独立完成。
书架上原有56本《童话大王》。
借走40本。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