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尝识。
(一)问题情境。
师在幻灯片上出示名山及其高度图片。
师:去年老师去攀登六这四座山中的一座,同学们猜一猜是哪座山?
学:四座山都猜完。
师: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提示,老师去的是最高的那座。
学:峨眉山。
师:同学们怎样知道的?
学:因为它最高。
师:对,同学们根据比较山的高度,得到结果。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对数来比较大小,因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比较大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作与探究。
(一)出示游戏规则,学生读一读。
(二)进入游戏。
1、第一轮游戏。红队和蓝队分别选一名学生上台抽取数字0-9,抽四次,从个位依次贴到千位。再比较两个队的数字大小。数字大则获胜。
2、第二轮游戏。只抽取一次,并将其贴在千位,然后比较大小。
3、第三轮游戏每队学生代表每次将抽取的数字自由贴在数位上。共抽取四次。再比较大小。
小结: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就大。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逐步懂得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再大,但是千位上的数字小,那么这个数就小。并体会到高位上的数字的决定性的作用】
三、达成与升华。
(一)比较数字大小。先让学生自由练习,再分别让学生来说说怎样比较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数位相同的两个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排序。在幻灯片上出示错乱的两位数字、三位数字、四位数字。
1、学生进行数字分类。(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分类)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数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上面三种不同情况大小比较方法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堂总结。
(一)学生说说本课都有哪些收获。
(二)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