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八 《平均数》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八 《平均数》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2 19: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掌握求平均数方法。3.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游戏引出平均数,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3.通过独立自主探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经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几个环节的学习过程。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2.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体会学习平均数的重要意义及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法 引导法和分析法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学法 观察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等几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轻松牢固的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导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让学生分成A、B两组,每组选5个代表,每人10个竹圈进行比赛,记录好成绩待上课时使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且课前进行比赛,能避免课堂混乱,能更好的把控课堂。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分成两个组进行了套圈比赛,现在,咱们来分享一下比赛结果。 师:A组,你们选了几个人作为代表参赛?请代表起立。说说你们的成绩是多少? A:我们组选了5个代表 生1:(4) 生2:(9) 生3:(2) 生4:(6) 生5:(4) B:我们组也选了5个代表 生1:(2) 生2:(5) 生3:(6) 生4:(3) 生5:(4) 师:同学们,请以最快的速度把两个组的总数算出来 A:4+9+2+6+4 B:2+5+6+3+4 =25(个) =20 (个) 师:现在,我宣布比总数,胜利队为A组 A组:学生欢呼 师:B组输了,但是老师想请求加入你们的战队,可以吗? 师:表演套圈,学生记录成绩 (6个)现在B组成绩为2+5+6+3+4+6=26(个) 师:现在,我宣布,比总数胜利队为B组 B组:学生欢呼 情况一:学生提出质疑(这样做不公平) 师:因势利导,怎么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 生:因为两个组的人数不想等 情况二:没有学生提出质疑 师:引导,对于刚刚的比赛,A组的同学们,你们没有任何疑问吗?B组有6个人,你们只有5个人,对于这样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得出:人数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总数的多少,大家心服口服,但是人数不同,再来比较总数就会不公平。那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人数向相等与不等两次产生的不同结果,引发学生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认为人数不等时,比总数不公平,从而引出平均数,意识到平均数的重要性。
情况一:学生提出可以求平均数 情况二:学生没有想法,教师引导(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4(1)班好4(2)班人数不一样,就不能比较出咱数学成绩的高低吗?(求出两个班的平均分) 师:以此题为例,应该怎么办? (4+9+2+6+4) (2+5+6+3+4+6) =25÷5 =26÷6 师:同学们不讨论,先独立的把答案算出来 (4+9+2+6+4) (2+5+6+3+4+6) =25÷5 =26÷6 =5(个) ≈4(个) 师:我们以A组为例,这个5是谁套的个数? 生1:是1号选手套的 生2:是2号选手套的 生3:是我们这组同学每个人套的 生4:是我们这组同学每个人套的平均数 请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回答,引起矛盾和冲突从而教师引导得出 师:多的同学分给少的,少的同学就慢慢的增多了,直到大家都相等,这时候,大家套的个数就平均了 师:总结,老师告诉大家,正如大家所说,这个5就是(4/9/2/6/4)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它不是具体某一个同学套的个数,它比较好的反应了这一组同学套的总体水平。 师:我们看一下,AB两组,哪一组的总体水平稍微高一些? 生:A组总体水平高一些 师:提问,老师怎样才有可能赢过B组? 生:多套几个 师:王老师要尽可能多套几个,平均数就会升高,就有可能赢过B组 师: 人数相等时,直接比较总数,人数不等时,比较总数就会不公平。这时候平均数出现了,帮我们解决了问题 你觉得平均数重要吗?你想对平均数说些什么? 继续以学生感兴趣的比赛入手,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平均数进行赞美,培养学生对数学,对生活的热爱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既然平均数对我们这么重要,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均数? 生1: 生2: 生3: 师: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平均数的信息,咱们一起来看看 PPT出示:四年级4班半期考试数学平均分为71.5分。 资阳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20摄氏度。 4(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45cm。 师:现在,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们的含义 生:讨论、展示 师:引导,四年级4班半期考试数学平均分为71.5分。(有些同学比71.5分高,有些同学比71.5分低,但是高的同学给一部分给低的同学,低的慢慢就能增高了,大家平均起来就考了71.5分。 生2:资阳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20摄氏度。 4(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45cm。 用自己的话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师:鼓励学生(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不仅认识平均数,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去表达,非常棒) 让学生列出生活中常见的平均数,并且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以及锻炼了学生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那么,应该怎样求平均数呢?(学生讨论) 师:引导, A组套的总个数÷人数=平均数 全班总分数÷总人数=平均分 三月总的天气温度÷天数=平均温度 全班总身高÷总人数=平均身高 师: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PPT展示: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份数所得的商叫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份数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或者一般水平,不代表个体。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大量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平均数方法。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我 出示PPT例2 师:看到这幅条形统计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生1: 生2: 生3: 师:一幅简单的图,你们居然可以得出这么多信息,真的非常棒。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情况一:学生直接提出,我还想知道它们的平均数 情况二:学生不能提出平均数,教师引导,你还想知道什么数? 师:出示PPT,该商店平均每天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 师:不许动笔、不许计算,先估一估。既然是估计,就不怕出错,就可以不准,请同学们大胆的说一说。 生1: 生2: 生3: 师:要想知道我们估计的准不准,你有什么办法? 生:通过计算 师:接下来,同学们计算一下,验证一下巩固估计的结果 生:公布自己的答案 23+15+15+12.5+15+17.5+21=119(万元) 119÷7=17(万元) 师:谁估计的数和17差不多 请不同答案的同学,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引导,最多的是23,平均数不能超过最大的数 最低的是12.5,平均数不能比最低的数还要小 小结:平均数只能在最高和最低之间,不能超过最大数,也不能低于最小数 通过具体的例题,先让学生进行估一估,从不同答案中,提取出不同的问题,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矛盾与冲突中深刻的体会到平均数只能在最大和最小之间
五、练习巩固 师:PPT出示:小明的身高为140cm,他在平均水深110cm的水塘中游泳,会有危险吗? 生1: 生2: 生3: 师:强调,不能随意下河堰塘玩水,要在父母的陪伴下去正规的游泳池。要注意安全 课堂练习 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渗透安全知识教育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好玩吗?在玩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和遗憾吗?
板书设计 平均数 A组:(4+9+2+6+4) (2+5+6+3+4+6) =25÷5 =26÷6 =5(个 ) ≈4(个) A组套的总个数÷人数=平均数 全班总分数÷总人数=平均分 三月总的天气温度÷天数=平均温度 全班总身高÷总人数=平均身高 小结:平均数=总数÷份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