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三)天保中学:唐文才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而且“无限溶解”是有条件的。增加一定的水想一想:物质不能无限溶解的条件是什么?“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水”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1、实验①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吗?
2、实验②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吗?
3、实验③加热后的硝酸钾溶液呢?交流讨论:不是,因为它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是,因为它里面还剩有硝酸钾固体。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为它有可能刚达到饱和或者没有达饱和。添加食盐晶体①、在______,________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的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 的_______ 。 4、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这种溶质”呢?饱和硝酸钾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②、二者区别: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③、注意: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当堂检测:(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①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
②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则该固体质量不变。( )
③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水,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
× × √(2)、某物质溶于水后,各阶段所得溶液如图,判断哪个为饱和溶液?哪个为不饱和溶液。由c、b知,b中物质还在溶解,b为不饱和溶液;
由d、c知,c中物质不再溶解,c、d为饱和溶液。不饱和饱和饱和1365g硝酸钾1、有什么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有什么方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讨论一下:5g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少量硝酸钾冷却后加10mL水少量硝酸钾没有溶解,加热后又溶解了,冷却后又出现固体硝酸钾。加入10mL水后原来未溶解的又溶解了。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③蒸发水分①加水①加溶质②降温②升温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那么有哪些方法?1.20℃时,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使其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2.20℃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水①加氢氧化钙固体实践与应用②蒸发水份③升温注意盛有甲、乙两杯等量、同温度的水知识扩展: 一匙蔗糖下面哪杯糖水更甜(即:那杯糖水更浓)?两匙蔗糖四、浓溶液和稀溶液定义浓溶液: 含溶质较多的溶液。稀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温馨提示:
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是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相对多少来分的.做一做根据表中数据讨论实验:(80℃)
1、50克水 + 12克硝酸钾:振荡,现象:
溶液类型:
2、50克水 + 0.2克熟石灰 :振荡,现象:
溶液类型: 硝酸钾完全溶解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浓度大熟石灰未完全溶解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浓度小3、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从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可能是浓溶液.甲浓度大乙浓度小用图示表示小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对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而言)浓溶液稀溶液 1、在温度为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稀溶液 B、含有100g溶剂的溶液
C、浓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实践与应用 D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C3、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子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
剂倒出一些。
(4). 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不一定,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依然是不饱和溶液.不一定,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