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 6个生字,会写 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艇的,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 体会威尼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学习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威尼斯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威尼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学习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
教学准备:PPT;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无法去很多地方游玩,其实读书也是一种旅行,脚步不能去的地方,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可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走进威尼斯,欣赏那里的的美丽风景。(课件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教师简介: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水城,四周为大海所环抱,只有西北角有一长堤与陆上相通,它是一座开门见水、以河为街的城市。因此,威尼斯又被成为“水城”“百岛城”。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威尼斯也有独特的交通工具——小艇。
2.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重点生字“艇”的书写。生齐读课题。
3.练写生字。(师:本课还有一个带有“舟”字旁的生字“艄”,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学生练写“艇”和“艄”。)
二、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
威尼斯 小艇 船艄 垫子 窗帘 保姆 簇拥 沉寂
停泊 码头 笼罩 哗笑 手忙脚乱 纵横交错 操纵自如
(1)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因,再齐读。
(2)强调多音字“哗”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概况小艇和威尼斯关系的一段话。
(1)生读相关句子。
(2)根据威尼斯的地理环境,用一组关联词改写本段话,以此明确小艇与威尼斯的关系。
2.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重要作用。】
四、深入理解,感受美景
师过渡:(出示本单元语文素养)本文就是围绕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来展示威尼斯的美丽风光的。说到这里,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艇是什么样子?
1.(课件出示小艇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艇,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艇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句子,感受小艇特点: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这两段话,哪段写得更好?好在哪里?
(2)学生谈感受。
(3)边读边想象,哪个比喻特别形象?作者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抓住了小艇的外型以及行动的特点,其中,行动的描写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小艇的动态之美。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样的描写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形象。
3.师过渡:光看小艇就觉得已经很有意思了,如果我们坐上小船,又是怎样的感受呢?现在就让我们去乘坐威尼斯的小艇去游览威尼斯,去看看那里的景色与风情。
(1)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读。
(2)“情趣”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坐在小艇上,还会产生哪些
新奇想法呢?
4.自学课文,小组讨论。
默读课文 4-6自然段:找出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静态描写用“________”标出;动态描写用“ ”标出,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5. 全班交流。
预设一: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体会动态描写。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在何种情况下 船夫如何应对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在拥挤的情况下
遇到极窄的地方
学生回答:
在何种情况下 船夫如何应对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在拥挤的情况下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 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2)师生共读:教师读前面部分,学生接读后面的部分。
(3)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达。让学生发现句中使用的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船夫驾驶小艇的动作。
(4)体会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当置身于这样的小艇时,有什么感受?(学生读)这部分多于吗?
师总结:作者通过三个方面正面、直接地展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且这三个镜头一个比一个惊险,层层递进,后面以自己的感受侧面、间接的展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借鉴这种写法。
预设二:学习小艇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小艇的动态美。
(1)学生找出第五自然段,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有感情读。
预设三:晚上的威尼斯,同样离不开小艇,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
(1)根据表格,照着书上的句式述说谁还会用小艇去做什么?
(2)这样的场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只针对文中的动态描写展开了讨论,感受到了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出门都生活离不开小艇,难怪作者说它是威尼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读“阅读链接”,体会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威尼斯的小艇》评测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xiǎo tǐnɡ chuán shāo chuán cānɡ báo mǔ dǎo ɡào
( ) ( ) ( ) ( ) ( )
huá xiào tínɡ bó wēi ní sī zòng héng jiāo chā
( )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桥梁 ( )的妇女 ( )的威尼斯()的街道 ( )的影子 ()的声音( )的水上城市( )的交通工具
三、读课文填空。
1、尼斯小艇在构造上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①长度为____尺,"又__又___",船头和船艄 ,行动________。
②制作比较讲究,"船头和船尾向上____,像________。船内舒适自在,皮垫子____像____一样。
2、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的特点。
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体现在哪里
《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介绍异国风情的散文。因此,在设计这一堂课时,我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感受这独特的异国风情,并在读中悟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1.设计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让文字留在脑际。比如,学习第四自然段,即“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时,由于作者抓住了三个特写镜头进行正面的描写,我设计了师生对读,教师读“路况”部分,学生读“船夫”部分。由于分句对读,学生的情绪易被老师的语气所感染;告诉学生读时要抓住关键词,即表示船夫动作的词语,体会船夫驾驶技术高超,课堂上读得津津有味,情趣盎然。
2.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在课文第三部分中对威尼斯的小艇的作用的理解时让学生注意了动态的威尼斯和静态的威尼斯,并且从读中去体会,去体会两种不同的美,从小艇的作用中体会威尼斯的美可以说是独到的。
3.在了解小艇的样子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善于观察事物特点的写法,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词和三个比喻句来理解体会,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小艇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体会如何能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文讲解时只对文章中展现威尼斯动态美的语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静态描写并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