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2012·泸州中考)“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2.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
A.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B.党内“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姓“资”姓“社”问题
D.党内右倾错误
3.(2012·河池中考)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5.(2012·齐齐哈尔中考)“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6.(2011·葫芦岛中考)下列著作,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是( )
A.《毛泽东选集》 B.《周恩来选集》
C.《刘少奇选集》 D.《邓小平文选》
7.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 ( )
A.资产阶级自由化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姓“资”姓“社”的问题
8.(2012·泰安模拟)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9.右图为邓小平同中共十四大会议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一起。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的是( )
A.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10.(2012·连云港模拟)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讲话” D.高举旗帜
11.(2012·玉林中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邓小平理论
C.初级阶段理论 D.实现共同富裕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二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里的“春天”喻指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邓小平针对哪一问题提出这一观点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综合以上材料,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有何特点?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当家做主站起来”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富起来”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逐渐富强起来,所以选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故B、C不正确。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故D不正确。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记忆。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误区警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忆各次会议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共十二大的内容。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与题意不符,故选A。
4.【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能力。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对此进行了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南方讲话中的主要论断。邓小平南方讲话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都不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和别国的模式,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的,而且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道路。
9.【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五大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阐明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讲话中提出的,故排除B、C、D三项,A项正确。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中国共产党在1997年的重大事件是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对中国共产党来说,1997年是“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的一年。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和理解识记的能力。第(1)题,从歌词中“一九七九年”“中国的南海边”“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等信息可知:材料一歌唱了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的南方视察;第(2)题从“1979年”“四项基本原则”等可判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3)题属于容易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讲话。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三大。
(4)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