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小毛虫》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4 12:4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小毛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书写“整、抽”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生动形象的语言,从小毛虫的成长中受到启迪: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从小毛虫的成长中受到启迪,感受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毛虫、蚕茧、蝴蝶剪贴画。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则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猜猜是什么?美丽的蝴蝶。看,这是什么?小毛虫。你们想知道蝴蝶和小毛虫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22小毛虫,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提出自读要求:大声朗读一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前预习圈画出来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2、学习认读生字:看大屏幕上的词语你们都认识吗?有没有信心拼读准确?相信你们,火车火车哪里开?从你这里,声音很响亮。随机指导多音字“尽”,并组词。小老师领读,相机给予鼓励和称赞性语言。去掉拼音读。方式:齐读、男生女生赛读。同桌互相检查,词语通关。
3、单独生字,生字读正确,蝴蝶就向你飞来了。
4、学习会写生字。
先读一读,仔细观察,找一找有相同特点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发现了“纺、织、编”都是绞丝旁,与丝、线有关。老师还要强调一个地方,写这三个字的笔画“撇”时都要越过竖中线,穿插到绞丝旁下边。鼓励学生说识字方法。指导“整”字的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随机强调整翘舌音、上下结构等。)左上角画那捺为点,右边为折文旁,下面写正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这样一个工工整整的整字就写在田字格上啦!)拿起笔在田字格中把生字书写一遍。注意书写姿势。书写完同桌互相欣赏,写得好的画笑脸。
(三)研读课文,理解词句
过渡:同学们,生字词都记住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1、研读第1、2自然段,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1)出示要求: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学生回答:可怜。
师:为什么觉得可怜?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确实可怜,而其他小昆虫呢?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多么欢乐的场面。谁能读出欢快的感觉?(指名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欢乐的小昆虫。
(2)在生机勃勃的小昆虫们的对比下,小昆虫显得更加可怜,你同情他吗?你能带着同情的感情读这句话吗?语速放慢更容易读出同情的感觉。
(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下,体会到小毛虫的“可怜”)
(3)这样可怜的小毛虫做了什么?齐读第二段。给学生指出“挪、爬”是对小毛虫的动作描写,怎样挪?怎样爬?理解“九牛二虎之力”的含义。师:小毛虫费了这么大的力量才挪动了一点点,这样笨拙的动作更突出了他的可怜。
2、研读第3、4自然段,体会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1)师:孩子们,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可怜又笨拙的小毛虫。但小毛虫对此是怎样的态度呢?既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多么乐观自信的小毛虫啊!
(2)出示要求:默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画出小毛虫是怎样想的?用“~~~~~”画出小毛虫是怎样做的。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学生读后思考并回答。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做的:抽丝纺织,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3)小毛虫是怎样去做这项要紧的事情呢?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的工作着。理解“尽心竭力”:用尽心思,用尽力气。师:多么努力的小毛虫,不怕困难,为了实现目标坚持不懈。
(4)师:这样辛勤的工作让小毛虫住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3、研读第5、6自然段,体会“规律”
(1)小毛虫在这样牢固而温暖的茧屋里学到了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2)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老师先举个例子,让学生先明确什么是规律。例:东升西落是太阳的规律;春天播种,秋天成熟,是禾苗的生长规律。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规律吗?让学生随机回答。面对规律,我们要耐心等待。而小毛虫的耐心等待,让我们看到了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4、研读第7自然段,体会小毛虫“破茧成蝶”
(1)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师:它不再是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而是变得灵巧,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
动画演示:小毛虫破茧而出变成蝴蝶。(利用动画,形象地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老师随着动画配读文字,既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为小毛虫而高兴)
师:看!它惊奇的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了色彩斑斓的花纹。这时的小毛虫是怎样的心情?开心、愉快。所以,它愉快地......齐读段落后两句话。小毛虫拥有了轻盈的翅膀,轻柔的身姿飘然而起,多么美好的画面,这,就是小毛虫破茧成蝶的故事。通过板书,带领学生回顾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孩子们,我们来看。一开始可怜又笨拙的小毛虫,通过尽心竭力的工作为自己编织出牢固而温暖的蚕茧,最后破茧成蝶,收获成功。
(四)总结课堂,感悟道理
通过小毛虫这样的经历,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跟大家说一说。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教师相机鼓励、小结。
师:正如故事中的小毛虫一样,我们也要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要耐心等待。(齐读)
(五)小组合作,巩固练习
1、借助老师的板书以及课后习题第二题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要求将小毛虫的变化过程讲清楚,说出关键词句。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复述故事,教师评价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熟读今天学习的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给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评测练习
一、我会读。
生机勃勃 尽心竭力 与世隔绝 色彩斑斓 笨手笨脚 九牛二虎之力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昆虫(gūnkūn)可怜(lánlián)挪动(nánuó)尽管(jǐnjìn)仿佛(fófú)规律(lùlǜ)绒毛(róngyóng)
三、我会组词。
整( )抽( )纺( )织( )编( )怎( )布( )消( )
四、我会填量词。
一()毛虫一()叶子一()茧屋一()翅膀
五、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既.......也......更......”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文中有那些富有哲理的话,写出来,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的重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同学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课文1、2自然段通过对比学习,加深词句理解。以欢快、轻松的朗读体会“各种昆虫”的美好生活。通过对描写小毛虫句子的反复朗读,边读边思:小毛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一点点”、“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自然体现在低沉、缓慢的朗读中。
课文3--6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文章“道”之所在,也是学生体会的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时根据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对文章的深刻含义有所感悟。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猜谜语、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进一步加强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通过观看小毛虫破茧成蝶的视频,直观真切地体会小毛虫“抽丝织茧——破茧成蝶”的过程,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在我原先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时间不太够,便减少了一些朗读量。在指导朗读上,也是短暂带过。但课后仔细想来,课堂上时间再紧张,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训练量的不足,让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如理解“九牛二虎之力”一词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明显感觉学生的理解不够到位。此时,我觉得应该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真正体会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从而感受它的笨拙。深入研读教材,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打磨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的方向,我会加倍努力,潜心研究课堂教学,使自己成为业务能力强、教学理念新的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