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数学8.1平均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8.1平均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2 21: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课本 P90——P9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带密切联系,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准备
磁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授
1、出示图书室图片,两层书架,上层有 12本书,下层有 10本书。师: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
生:从上层移一本到下层,这时每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都是 11本。
2、在磁性黑板上摆好磁钉:第一排放 7个,第二排放 2个,第三排放 6个。现在用磁钉来代表书本,请同学们整理一下,使每一层的数量同样多。
(1)学生独立思考,请不同学生上黑板操作。
(2)思考:几位同学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3)总结:都是从数量多的部分移给数量少的部分。在移动的过程中总数量没有变。(板书:移多补少总数不变)
(4)平均数的含义:像这样几个不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我们把得到的这个相同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黑板上出示四层磁钉,第一排放 7个,第二排放 2个,第三排放6个,第四层放 1个。
(1)提出问题:7、2、6、1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平均数。
(2)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在班内进行分享。
(3)总结方法:
①移多补少法:数量较少时使用比较方便。
②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列式解答。(重点分析讨论)问:为什么用总数量÷总份数得到的就是平均数?
(4)出示题目及时巩固求和均分法求平均数。
2、课件播放四年级三班跳绳比赛的视频,提出问题:男生队和女生队,哪一队的水平高?
(1)预设:比总数,男生队总数比女生队多,所以男生队获胜。预设:男生队的人数比女生队多,所以不公平。
引导得出: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比较平均数公平。
(2)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3、观察统计表,感受平均数的特点。
平均数只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真实数据可能比平均数大,也有可能比平均数小,也有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1)比较平均数和组内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关系。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最大值小,比最大值大。
(2)有的时候,平均数可能并不真实存在于数据中,只是一个虚拟的量。
(三)巩固应用
如果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来订购这批新床,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答:不合理,因为平均身高是介于最高与最低之间的一个数据,如果按平均身高来订购新床,那么身高大于平均身高的那部分旅客用起来就不合适。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平均数
四(4)班数学第二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1分。
我校四年级平均每班有45人。
我校老师的平均年龄是33岁。
五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50厘米。
同学们,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引导学生答出:平均数的含义、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反映的是整体成绩。
(五)课后作业
收集生活中的平均数,再与同学交流这些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