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猫》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3 08: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贪玩、尽职、屏息凝视、蹭上、踩印、淘气、开辟、跌倒、撞疼、枝折花落”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 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
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情境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一个小猫的视频。
2、你们喜欢猫吗?你们喜欢猫的哪些方面呢?学生回答。
3、同学们知道吗?不光你们喜欢猫就连我们的大作家老舍先生也很爱猫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猫》。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是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入手,激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生活体验为文本服务,同时也拉进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也完成了预习单,老师现在就来看一下你们预习得怎么样。
2、顺着学生的预习分组展示生字词:
(1).检查生词。
(2).联系课文内容思考两组词语分组的根据。
板书:大猫、小猫
(3).引导学生找出哪些自然段写得大猫,哪些自然段写得小猫?
①分段:第一大段:1-5段,第二大段:第 6段,试着用文中的话结段意。
②课文中有哪两句话能概括段意?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找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两句话 。
③接着用两个词语概括中心句,古怪和淘气,相机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在初读环节保证学生有充分地初读时间,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三、精读课文,体会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
这一环节的教学,抓中心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做法如下:教学第二段:
1、默读课文,出示默读提示。找找从课文的哪些具体事例看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上自己的体会。
2、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引导:第一点抓说...吧...的确...可是....体会小猫的性格十分古怪,通过重读“可是”,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小猫的古怪性格就在这话语的转折中,作者的喜爱也在转折词中。第二点抓关键词“老实、贪玩、尽职”,通过重读三个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谈谈所看到的画面,从而感受到小猫惹人喜爱的各种情态。第三点抓语气词“吧、啊、呢”感受作者对小猫的怜爱之情。通过对比读,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引导学生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总结出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4、接着出示学习小锦囊,引导学生用习得的学习方法,默读 3-4自然段。
教学第三、四段,采取学生自读感悟法,在第 3段了解猫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时可抓语言文字:蹭、小梅花、丰富多腔、一声不出等词,重点引导作者为什么用蹭而不用抓,为什么不说踩脚印而说印了几朵梅花,发现作者这样写更突出了猫的可爱这一特点,也更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喜欢之情。在第四段了解猫既胆小又勇猛这一特点时,只需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读一读就可以。
教学第六段,延续第 2自然段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到描写小猫淘气的具体事例,再从具体事例中抓关键词语,当学生找到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时,适时出示《养花》片段,通过对比朗读,体会作者对小猫的喜爱。最后把所有对小猫的喜欢和喜爱都化作朗读读出来。
(设计意图:遵循自主探究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抓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在充分的感悟之后让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家语言特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对比阅读,感悟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猫》一课遣词造句及表达感情的特点。然后再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两个片段,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总结,教师相机出示表格:
项目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老舍写的猫 三位作家无不视猫如孩子,将猫的形象描绘得丰满可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具体事例,运用平实的口语,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夏丏尊写的猫 除了夸奖小猫的毛色漂亮,还通过写大家对猫的态度让读者感到大家对猫的喜爱.
周而复写的猫 详细描写了猫的外貌、神情和动作,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1、相同:表达喜爱之情。
2、不同:从不同的方面表现情感:一段是从猫的外形和神情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一段是从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表现猫的可爱。教师作适当点拨。
小练笔: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仿照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写作方法来表达情感。对第四自然段进行扩写。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下研读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作品《母鸡》。看看同一作家的笔下写不同的动物的区别。
板书设计:
13 猫
大猫 古怪
小猫 淘气
喜爱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细致地描述了猫的性格特点--"实在有些古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______;(2)______;(3)______。
2."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句中"梅花"指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
二、课堂小练笔: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猫》教学反思
《猫》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之作。作者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在研读教材时我发现,这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炼,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而且在遣词造句的运用上也十分生动和生活化,妙趣横生。因此我认为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引导学生鉴赏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
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
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在整堂课中,我觉得各环节处理的基本到位,检测预习后发现学生在多音字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进行多次强调,让学生多读多记。理解课文中学生品读词句也到位,学生理解了猫的古怪性格的具体表现。
由于我自身经验不足,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缺陷:
在总结写作方法时,有点仓促;拟人的手法也应该让学生总结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精炼:课上我的激情,情绪不够到位。如果多注意用儿童的语言巧妙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会更活跃。而且我今后要继续加强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并且应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