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等,理解了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的关系,掌握了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宏微结合与模型认知的学习方法。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展示了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两个原则、书写步骤),既是化学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础和保障。
教材分析
学生已了解元素、分子、原子、化合价以及化学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知道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书写及其意义,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的关系,同时也具备了宏微结合、模型认知等学习方法,初步接触了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等化学观。但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在技能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进行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描述,得:到较直观的结论;初步掌握了--些常见的微观模型和以微观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模型的搭建能力有待加强。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定律?
质量守恒
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知识回顾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知识,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牢牢掌握质量守恒定律,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好铺垫。
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化学方程式
新课引入
设计意图: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正式引入课题
+
2H2O
2H2
O2
===
点燃
点燃
+
H2O
H2
O2
====
+
O
+
H2O2
H2
O2
===
点燃
臆造了物质
反应产物与事实不符
+
H2O
H2
O2
===
点燃
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主动探索,在实践中探究,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说明原因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索,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引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加深理解。
知道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规范的写好化学方程式呢?讨论5分钟。请小组代表起来作答。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提高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
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化学式,式子两边用一条短线连接。
P + O2 P2O5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验(就是短线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4P + 5O2 2P2O5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
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较多,且相差较大的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配平的方法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和奇变偶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是看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数目是否相等。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注
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4P +5O2 2P2O5
点燃
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2H2O 2H2 + O2
通电
等
把短线改成等号。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
溶液(若物质能溶解于溶液中也可以)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S + O2 SO2
点燃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Fe + CuSO4 = Cu + FeSO4
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等标注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1)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式子(短线)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①观察法
S + O2 SO2
点燃
C + O2 CO2
点燃
2C + O2 CO2
点燃
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②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P2O5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P + 5O2 2P2O5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在O2前面配上计量数5,在P2O5前面配上计量数2
4P + 5O2 2P2O5
再配平其他原子。前后磷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在P前面配上计量数4
反应前后原子数最多的原子
点燃
CO + O2 CO2
③奇数配偶法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2)
再配平其他原子和氧原子,
短线变等号。
CO + O2 CO2
2
CO + O2 CO2
2
2
点燃
Na2CO3 + Ca(OH)2 CaCO3 + NaOH
遇到原子团,一般作为整体考虑
NaOH + H2SO4 Na2SO4 + H2O
2
2
2
Na2CO3 + HCl NaCl + H2O + CO2
H2CO3
2
2
KMnO4 K2MnO4 + MnO2 + O2
看作MnO4
2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五字口诀: 写---配---等---注---查
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最小公倍数法
③奇数配偶法
小结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有关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1)反应条件只有一个写在等号的上方;若需 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等号上下方 。
(2) 点燃≠加热(△)
点燃≠燃烧(不能写燃烧)
高温≠加热(△)
(3)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时(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注“↑”。
(4)溶液中的反应 ,只有生成物中有难溶的固体物质时(反应物无不溶性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注“ ↓”。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1.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或步骤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D.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需要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角码,这样配平容易一些
D
随堂训练
2.化学方程式不能表达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速度 B.反应物与生成物
C.反应的条件 D.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3.在化学反应:2X2 + 3Y2 2R中,用X、Y表示R的
化学式,正确的是( )
A.X2Y2 B.X2Y3 C.X4Y5 D.X3Y2
B
A
随堂训练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做,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
欢迎各位的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