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中物理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部编版 历史(初中)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八年级下册)
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
2.培养学生用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学习目标
CONTENTS
2
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衣食住和社会方式的变迁方面的表现,铁路等交通事业和通信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3
课堂活动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从“蓝灰色的海洋”到各种品牌服装争奇斗艳,服饰已经不仅仅是______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_____、展示______的方式。
2.食:从饮食结构比较_____和没有解决基本_____到不但吃饱,还讲究营养_____、粗细_______,绿色食品等_________的概念深入人心。
3.住:从住房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到_______________面积扩大、室内__________和居住_______有了明显改善。
4.消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____、旅游、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御寒
风度
个性
单一
温饱
均衡
搭配
科学卫生
人均居住
装修
环境
文化
健身
自学反馈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5.交通:
(1)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_,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2)公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_______前列。
(3)民用航空: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______,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______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第二位
世界
航线
直通
(4)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_____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5)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_________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轨道
出行方式
自学反馈
6.通信:
(1)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______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_______________,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和生活方式。
全球
快捷和简便
思想观念
自学反馈
1
2
3
日常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学习目录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启示
挣扎在死亡线上
问题1:阅读这些图片,你能形容一下你所见到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吗?
建国前情景
01
学习目标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背景
材料研读
材料一:纵向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66.1元。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从1840年到1949年,GDP年均增长不到1%。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70%,工业总产值比重占30%,而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7.9%。中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材料二:横向看,1820-1950年间,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世界GDP增加为7.68倍,世界人均GDP增加为3.17倍。美国人均GDP增加到7.61倍,西欧人均GDP增加到3.73倍,日本人均GDP增加到2.88倍。而在中国,人均GDP还下降了,从1820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降低到1950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中国在全球GDP中所占比例从1/3,降到了1/22
——《世界经济千年史》
问题2: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材料研读
材料三:李胜利回忆:有一位开国上将,每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个月的工资。上将的秘书撰文说:“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一个月4斤猪肉,4斤黄豆。司令有4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
——《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
问题3:阅读材料三,李胜利是不是想吃什么就可以买到什么?
相关史实
1950至1980年代,只能凭粮票、油票、肉票等才能购买食品。门市部、供销社是商品供应的主要渠道。由于食品物资的匮乏,供应的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关或节假日前夕,供应点就会簇拥着大量凭票购物的人们,购物长队成为那个年代的一大街景。
——中国改革开放前回忆录
合作探究
材料六:1984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用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至1985年前后,凭证凭票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直到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票证年代”宣告终结。
——学习强国
问题4:现在买东西还需要票证吗?你知道票证是什么时候取消的吗?
票证的取消意味着什么?
改革开放
衣、食、住、行、娱
旧中国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发展,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949年
新中国
成立
1978年
1.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
2.日常生活的变化——衣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色彩缤纷、款式新颖,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合作探究
粮票、油票
1)改革开放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春节前菜市场前排起长队在雪中买菜
1978年的中国只是个温饱不足的低收入国家,……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高达67.7%和57.5。即使是按照中国自己当时比较低的贫困线标准衡量,也有多达1/4的人口(约2.5亿)属于尚未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
——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
饮食结构十分单一,有些农村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20世纪50-70年代——“饿”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饿”的年代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饿”。那个时候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
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居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早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
午餐:玉米面、红薯面面条汤
晚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和窝窝头
史料实证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史料实证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2)改革开放后
虽然改革开放十几年了,人们口袋里有了点钱,但毕竟还算不上富裕,吃饱为主,勤俭持家还是主旋律。几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老百姓富裕起来,对饮食要求不断提高。以前,客人的餐桌上大都是些家常菜,国产的鱼、肉、菜,随着季节变化,翻着花样,变着口味来,几乎没什么生鲜。(现今)国产活海鲜已经不是稀罕物,来自世界各地的好东西,比如进口海鲜、牛肉也都成了中国老百姓的盘中餐,菜是越来越丰富了,坐在家门口,吃遍全世界,也不再是梦想。
——李允峰《从“市民餐桌”看改革开放40年》
从“吃饱”到“吃好”
20世纪80年代——从温饱到小康
20世纪90年代——饕餮时代
史料实证
解决温饱奔小康
这个时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座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史料实证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菜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入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店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减肥。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饕餮盛宴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健康,科学卫生
21世纪——吃出健康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知识卡片
史料实证
当今人们开始呼应健康的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保持身上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概念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清醒而及时的迈上了一个台阶。
绿色饮食
1、早上醒来.应该喝一杯水?
2、饭后宜吃水果?
3、空腹时不宜喝牛奶 ?
4、炸薯条、炸鸡腿、巧克力好吃可多吃?
5、汽水、可乐类比白开水更营养?
6、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7、每天应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8、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YES
NO
YES
NO
NO
YES
YES
YES
饮食常识
知识卡片
略显老旧的房屋,留下了我们爸爸妈妈太多的童年记忆!
4.日常生活的变化——住
1)改革开放前
拥挤、居住环境差;室内设施简陋
华西村农民住房
焕然一新的村民住房
2)改革开放后
北京某小区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现代化的装修
4.日常生活的变化——住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提高,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隐私。对住房功能的要求也变得明确!
独立厨房
独立卫生间
知识卡片
“拆迁”成了热门词汇,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城市和农村区域规划的部署,很多家庭借着拆迁的浪潮,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
知识卡片
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知识卡片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文化: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旅游
健身
5.休闲娱乐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史料实证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史料实证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这件衣服在哪买的?多少钱?我也要去买一件!
趋同性
糟糕,怎么和同事撞衫了?看来今天还得重买一件!
个性化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传统购物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奉行节俭
量入而出
信贷消费
超前消费
铁路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运输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
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航空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 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1.阅读教材,归纳交通发展的表现
学习目标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02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2008-2017年高铁营运里程和占比(万公里)
截至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占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铁路营运里程(万公里)
(1)铁路
材料研读
中国公路网
图片来自《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1978年,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89万公里,公路密度9.27公里/百平方公里。201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网密度达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
1978-2017年年末高速公路里程
(万公里)
1978-2017年年末公路里程(万公里)
(2)公路
材料研读
我国生产的大型客机C919
大兴国际机场
数据来自《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世界民航大国: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14.89
748.30
(3)民航
材料研读
北京地铁网络
重庆轻轨
2020年3月26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轨道集团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该市近期将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6个项目,总里程109.96公里,总投资798.08亿元,规划期为2020~2025年。
(4)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材料研读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交通的发展
“自行车王国”
马车
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轨道交通
飞机
轮船
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
改革开放前,交通工具匮乏
(5)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
图说历史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前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后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阶段小结
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住
食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色彩缤纷、款式新颖,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吃饱”“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较为匮乏单调
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等
行
娱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娱乐方式单一
阶段小结
2.通信的发展
(1)成果: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编的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中国5G应用计划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数超过5.6 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5G应用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编制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计划》”)。《计划》指出,目标到2023年,5G 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 亿;5G 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过18个,建成超过30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5G 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 35%;每个重点行业打造100个以上的5G 示范应用标杆;形成 100 种以上的5G应用解决方案;研制30项以上重点行业标准;打造10-20个5G 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树立3-5个区域示范标杆。
----摘自来源:硅谷网
中国通讯的发展
图说历史
图说历史
说说当今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说说未来的互联网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交通
公路
铁路
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
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十分普遍
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
民航
电信
互联网
通讯
阶段小结
拓展延伸
针对交通和通信业中存在的问题,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仍然存在,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仍不流畅,绿色交通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讯网络质量和技术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等等。展望未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交通运输业和有点通信业必将迎来更光明的前景,不断向着“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的目标昂首迈进。
——《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解决方式:公交优先、使用清洁燃料、发展轨道交通、提升市民素质等;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互联网的实时监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科技研究和投入……
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②人民收入不断提高;
③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④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03
学习目标三、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启示
总结提升
改革开放的脚步没有中断,当代中学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些什么?
①树立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
③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恪守道德,遵纪守法;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意志坚强,开拓进取;
⑥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⑦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本课结构梳理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要求
促进
对比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方面的变化。
①交通:公路、铁路、航空等方面的发展;
②通信:电信和互联网的发展
4
课堂小结
行
信
带动
要求
1
3
衣
食
住
2
富 裕
5
4
便 捷
变
得更加……
4
课堂小结
5
课堂检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衣着丰富多彩 B.食物匮乏单调
C.自驾出游流行 D.上网淘宝购物
【答案】B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人们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人们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答案】A
3.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五碗饭,你现在却连两碗都吃不了。”小明辩解道:“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您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D
4. 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 )
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
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D.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
答案D
5. 活动课上,小明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是当时人们购粮所需的票证
C.这张票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答案C
6. 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创新
B. 开放
C. 协调
D. 共享
A
8.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D
9. 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B. 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机制
C. 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