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D 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选修3。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亢”往往是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线粒体的解偶联作用(细胞内有丙酮酸的大量分解,但无ATP形成)导致的,根据这一事实,“甲亢”患者会出现的症状是
A.吃的食物多,肥胖 B.吃的食物少,消瘦
C.吃的食物多,消瘦 D.吃的食物少,体温低
2.科学家曾经在人的尿液中发现了吲哚乙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有将色氨酸催化成吲哚乙酸的酶
B.根的吲哚乙酸主要由地上部分运输而来
C.合成生长素的腺体分布于幼嫩的芽、叶等部位
D. 吲哚丁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生长素
3.中国的“种痘之术”开创了人类天花病(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预防之先河。清代《种痘新法》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痘苗的选育过程相当于对病毒减毒 B. 痘苗进入人体后仅激发细胞免疫途径
C.种痘成功后可以预防水痘病毒感染 D.种痘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可终身防卫
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最大 B.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5.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常常将原有植被清除,从农田运来土壤种植草坪。下列关于城市公园建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公园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B.一定经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C.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D.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有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
C.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67%
D.甲、乙、丙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7.栖霞是著名的苹果产区,已知在该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许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为飘虫、螳螂等。在苹果园中种草,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草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卷叶蛾和食心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蚜虫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
8.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创立了一种斯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定向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C.基因工程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10.利用PCR技术既可以快速扩增特定基因,也可以检测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PCR技术用的DNA聚合酶是一种耐高温酶
B.变性过程中,双链DNA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
C.复性过程中,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ATP和4种核糖核苷酸
11.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复制原点,使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扩增
B.具有启动子,作为多肽链合成的起始信号
C.具有标记基因,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初步检测
D.具有目的基因,以获得特定的基因表达产物
1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的是
A.棉花体细胞中检测到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检测到重组载体上的标记基因
13.基因治疗是指
A.对全身所有的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到有基因使其表达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缺陷的基因突变同正常基因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4.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成果的是
A.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
B.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得白细胞介素
C.从大肠杆菌内获得生长激素
D.用高产青霉菌生产青霉素
15.下列有关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植体一般选自于未开花植的茎上部新萌生的嫩枝
B.为充分利用培养条件,每个锥形瓶可接种6~8个外植体
C.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可继续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D.外植体接种前常进行流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消毒措施
16.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生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1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
A.不同种类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程度相同
B.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C.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类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程度相同
D.只要是植物体活细胞,任何条件下都能表达出全能性
18.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
B.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只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D.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19.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地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细胞毒素结合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只有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
D.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融合完成的细胞进行筛选,细胞才能生长
20.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杂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
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21. 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E两点表示经筛选、分装后继续培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选用的材料大多为动物的受精卵
B.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分界点是曲线中D点
C.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
D.培养过程中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形成单层细胞
22.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没有发生细胞分化,②过程才开始出现细胞分化
B.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牛、羊一般在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才进行移植
D.原肠胚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期
23.下列关于胚胎工程在动物育种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外受精时应将收集的精子立即与培养成熟的卵子进行受精
B.移植的胚胎中含有来自不同个体的数量不等的遗传物质
C.胚胎分割应在原肠胚进行,可保证分割后的胚胎都发育为完整个体
D.鉴定胚胎性别时可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确定
24.有关“转基因猴”“克隆猴”和“试管猴”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三种猴都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B.三种猴培育过程都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三种猴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D.为提高繁殖效率,三者都可采用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害
25.在克隆奶牛的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对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在体外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在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添加琼脂、血清等有机物
D.使用电脉冲等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
26.(6分)右图是人体某射活动的反射弧模式图( 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I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c是___。
(2)若在A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该处的膜内电位的变化为__。
(3)若给B处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或“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______。
27.(8分)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中的___(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是以___的形式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___(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__。
(4)图甲中河蚌属于第 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第___营养级。
28.(7分)奶酪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传统的方法是从未断奶的小牛的胃黏膜里提取牛凝乳酶,它能水解多肽链中苯丙氨酸和甲硫氨酸之间的肽键以促使牛奶凝结来生产奶酪,此方法产量低且昂贵。如今科学家将编码牛凝乳酶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实现牛凝乳酶的批量生产,极大地满足了奶酪生产的需求,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出大量的牛凝乳酶,该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
(2)使大肠杆菌产生牛凝乳酶的目的基因最好从(填“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中获取。
(3)利用图示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最好选用___(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名称)切割,说出理由:___。
(4)若要初步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要在含___(填“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29.(6分)植物A和植物B均为二倍体,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通常用___处理,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
(2)步骤④相当于___。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意义在于克服了___的障碍。
(4)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___(填“遵循”或“不遵循”)。
30.(6分)“试管婴儿”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一定时期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优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1)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___处理,才能与卵细胞结合。
(2)“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填序号)。①早期胚胎培养 ②体外受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3)采用___技术,能得到“同卵双胞胎”,用这种方式诞生的双胞胎,其性别___。
31.(7分)2018年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下图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食蟹猴的操作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1)进行过程①时,为提供成纤维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环境,应进行的实验措施是___,其目的是___。
(2)据图分析,过程③是利用___法将成纤维细胞注入猴去核的MII中期卵母细胞的___。
(3)图中过程⑤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___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微素浓度过高,而甲状腺激素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患者会出现吃的食物多,却消瘦的现象,由“细胞内有丙酬酸的大量分解,但无ATP形成”可知,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体温升高。选C。
2.B【解析】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人体内可能没有将色氨酸化成吲哚乙酸的酶,A错误:根的吲哚乙酸主要由地上部分运输来,B正确;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不是原体,C错误;吲哚丁酸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
3.A【解析】痘苗的选育过程相当于对病毒减毒,既让其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又不会使机体患病,A正确;天花病毒侵人到人体后,一股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散播,通过细胞免疫使入细胞内的病毒失去藏身之所,因此痘苗进人人体既会激发体液免疫途径,也会发细胞免疫途径,B错误;痘苗引起的是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只识别天花病毒,不能识别水痘病毒,C错误;抗体不能长时间存在于血浆中,识别天花病毒的记忆细胞可对相应抗原保持长时间的记忆,D错误。
4. B【解析】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A错误: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B正确: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数量会增加,面不会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种群数量为K/Z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错误。
5.D【解析】城市公园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的群落演替所需时间较短,B错误: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C错误: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有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同,D正确
6.D【解析】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但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低于低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比如在一棵树上有很多昆虫和食虫鸟,A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的同化=175+875+200=
1250;乙的同化量为200,丙的同化量为30,甲所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的能量之和,B错误;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30÷200×100%=15%,C错误;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甲、乙、丙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D正确。
7.A【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在苹果园中种草,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可以推知,种草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卷叶球和食心虫属于初级费者,B错误:蚜虫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C错误:食物的起始为生产者,D错误。
8.D【解析】基因工程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面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因此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D正确.
9.C【解析】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的排作,不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A错误:抗菌素抗性基因常常作为重组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目的是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B情误;基因工程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这样一种生物的基因可以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C正确;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不一定是有益的,也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生物安全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D错误。
10.D【解析】PCR技术用的DNA聚合酶是一种耐高温酶,A正确;变性过程中,双链DNA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该过程通过高温使DNA双链间的氢键断裂,B正确;复性过程中,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面对原则,C正确: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dCTP,dATP、dGTP,dTTP,D错误。
11.B【解析】基因表达载体必须使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胞内进行扩增,因此必须具有复制原点,A正确;基因表达载体必须使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胞内进行表达,因此必须具有启动子,启动子作为RNA合成的起始信号,B错误:具有标记基因,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初步检测,如抗生素抗性基因,C正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为了使目的基国在受体细胞内高效、稳定地表达,因此必须具有目的基因,以获得特定的基因表达产物,D正确.
12.A【解析】棉花体细胞中检测到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说明外源基因已经完成表达,A正确;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mRNA,说明外源基因已经成功转录,但不能说明外源基因已经完成表达,B错误: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说明外源基因已经导人受体细胞,但不能说明外源基国已经完成表达,C错误:检测到标记基因只能说明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不能说明外源基因已表达,D错误.
13.B【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基因治疗是指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正确
14.D.【解析】乳牌生物反应器是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属于基因工程成果,A属于;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得白细胞介素及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得生长激素都是将相关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从而得到的基因工程药物,属于基国工程成果,B、C属于,用高产青霉菌生产青霉素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的诱变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睛,D不属于。
15.C【解析】在以快繁殖为主要目的时,菊花未开花植株的蒸上部新萌生的侧枝是最为常用的外植体,因为该处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容易表达,A正确;为充分利用培养条件,每个锥形瓶可接种6~8个外植体,接种后,将封口膜重新扎好,B正确;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需要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才能再分化形成植株,C错误:外植体接种前常进行流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消毒措施,最后为了免消毒液的危害,需要用无菌水清洗三次,D正确.
16.C【解析】进行植物微型繁殖时常采用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原因是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或根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可能不带病毒,C正确。
17.B【解析】不同种类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度不同,故不同种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表达的程度不同,A错误;植物体的每一个活菌都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所以理论上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有成完整植株的潜能,B正确;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类的细胞分化程度不同,战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程度不同,C错误;理论上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能否表达还取决于培养的条件,所以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表达出全能性,D错误.
18.B【解析】细的癌变发生于传代培养过程中,A情误;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膜蛋白酶处用,使细胞分散,B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细胞产物或细胞群,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动物血清等,不需要生长素,D错误。
19.C【解析】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等优点,A正确;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选择性杀死癌细胞,B正确;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并分泌单克隆抗体,C错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融合完成的细胞进行筛选,只有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才能生长,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喧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及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D正确。
20.C【解析】过程①是获得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分解,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将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将普通小麦与盐性强的中倔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故过程②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使中问麦草的染色体断裂,B正确;灭活的病毒诱导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诱导植物原生质体合常用物理法、化学法,C错误;实验最终将不抗盐的普通小麦和抗盐的假麦草整合形成耐盐小麦,说明耐盐小麦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D正确。
21.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采用的材料多为早期胚胎组织或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A错误;A~B段细胞增殖几平停,可能发生了接触抑制现象,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分界点是曲线中B点,B错误;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是为了维持培养液的pH,C错误;培养过程中,会出现细胞接触抑制现象,形成单层细胞,D正确。
22.C【解析】素胚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形成滋养层和内细胞团细胞,因此①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A错误:受精卵形成囊胚的过程中进行卵裂,该时期细胞数目不断增多,但胚胎的体积不变甚至略微减小,因此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少,B错误;牛、羊一般在桑葚胚或囊胚阶段才进行移植,C正确;桑棋胚或囊胚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期,D错误。
23.B【解析】体外受精使用的精子必须进行获能处理,A错误;移植的胚胎可来自自然受精的个体、核移植以及转基因的受精卵,都含有来自不同个体的数量不等的遗传物质,B正确;应选择桑椹胚期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剂,C错误;胚胎性别鉴定取的是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24.C【解析】“克隆狼”的性状主要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供体,该过程可以体现细胞核的全能性;“试管猴”和”转基因猴”的形成过程是有性生殖的过程,可继承双亲性状,但不能体现细胞核全能性,A、B错误;三种狠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C正确,胚胎分割的时期应是桑葚胚或囊胚期,D错误。
25.D.【解析】核移植时,对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奶牛不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但胚胎移植时,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用,A错误;在体外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成熟,B错误;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血清等物质,不含有琼脂,C错误;使用电脉冲等方法可以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D正确.
26.(6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效应器 神经中枢
(2)负电位→正电位(或负电位→正电位→负电位)
(3)不能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据图只能由d传递到c,由c传递到b,而不能逆向传递,)因此B处兴奋后兴奋只能传导到I处(2分)
【解析】(1)根据突触结构,可以得出:n是效应器,b是传人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2)给予A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该处的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的负电位到兴奋时的正电位,最终恢复成静息状态的负电位。
(3)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据图只能由d传递到c,由c传递到b,而不能逆向传递,)因此B处兴奋后兴奋只能传导到II处。
27.(8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B、C,D(答全得分)有机物(或含碳有机物)
(2)A、D(答全得分)
(3)捕食、克争(答出一种得1分,共2分)
(4)二、三(2分) 一
【解析】(1)图乙中的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根据图乙信息可知,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A、D。
(3)湖泊中,河蚌捕食水蚤,水蚤与河蚌都以小球藻为食,故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描食,竞争,
(4)由藻类→水蚤→河蚌,小球蒸→河蚌可得,河蚌属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水蚤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小球藻同化的能量,故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一营养级小球藻同化的能量。
28.(7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cDNA文库
(3)Neol和Xhol(2分)目的基因不会被破坏(或防止目的基因、载体的任意连接,2分)
(4)氨苄青霉素
【解析】(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DNA属于分子水平,所以该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2)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cDNA文中没有内含子,基因结构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更接近,所以使大肠杆菌产生牛凝乳酶的目的基因量好从cDNA文库中获取。
(3)根据图示可知,EcaRl的识则序列在目的基因内部,用其切制会破坏目的基因的完整性,若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容易导致目的基因或载体的自体连接以及目的基因与载体的反向连接,所以可用Nool和Xhol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既保证目的基因不会被破环,又能防止目的基因或载体自身的黏性末端连接,以及防止目的某因与载体的反向连接。
(1)由于Ncml和Xhol的识到序列在抗四环素基因上,所以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上抗四环素基因被破坏,但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完整,故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会表现出抗氨苄青毒素,所以若要初步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要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其中进行培养
29.(6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分)聚乙二醇(或PEG)
(2)脱分化
(3)远缘杂交不亲和
(4)不遵循
【解析】(1)步骤①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步骤②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一般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PEG
(2)步骤①为脱分化过程。
(3)植物体组胞杂交技术可以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4)由于只有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其遗传物质的传递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过不属于有性生殖,因此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不遵循孟都尔的遗传规律。
30.(6分)
(1)获能(1分)
(2)①②③(2分)
(3)胚胎分割(移植)(2分)相同(1分)
【解析】(1)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获能处理,使精子具备与卵子结合的能力才能与卵子结合。
(2)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故选①②③。
(3)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采用胚胎分刻(移植)技术可获得“同卵双胞胎”。用这种方式诞生的双胞胎,其性别相同。
31.(7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定期更换培养液(1分)防止成纤维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2)显微注射(1分)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
(3)相同 (1分)
【解析】(1)过程①表示动物细胞培养,为了提供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环境,应该定期更换培养液,以防止成纤旗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2)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显微注射法将成纤维细胞注入去核的MI中期卵母细胞的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
(3)过程⑤表示胚胎移植,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