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20 10: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在科举制考试的年代,一位考生在试卷中把“昧昧我思之”,错写成“妹妹我思之”,主考官阅卷,提笔写下评语“哥哥你错了”。成为一时笑谈。
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无墨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写“我是李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卷写下“你是李中堂的亲妻,我不敢娶(取)。”


科举考试是怎么回事呢?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1、了解科举制创立之前的选官制度
2、掌握、识记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情况
3、理解科举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学习目标:顾名思义:什么是科举制?科:举:科举制:分科考试选拨官吏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吏的制度科举制诞生的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②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魏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不合时宜
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科考试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开殿试、武举自主梳理: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一)对中国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清朝末年被废除)
(二)对世界的影响:
对世界文明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找出下列与科举制有关的句子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F、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G、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H、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A B C D F H科举制的创立诞生:完善:影响: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对世界的影响:背景:对中国的影响:本课小结 苏北地区有的家庭用洁净软布或新棉蘸香油 为新生儿擦身,边擦边说:“…………擦擦小腚膀,中个状元郎。”
满月时剃头也有讲究,苏州行剃头礼,桌上供五个红蛋、十六只盖红印的糕点,俗称“状元团”。理发师边剃边吟“红运高照,五子登科,状元及第”等。连云港的剃头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一刀独占鳌头,二刀二龙戏珠,三刀三元及第,四刀事事如意,五刀五子登科,六刀六六大顺,七刀七子团圆,八刀八仙过海,九刀九子十成,十刀十全十美。”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员大多是高门权贵 ,出身低微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很难担任高官。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下列哪个朝代(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是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有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A.进士科、明算科
B.明经科、明法科
C.秀才科、进士科
D.进士科、明经科4、“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
最受重视的是
A.明经科
B.明书科
C.秀才科
D.进士科5、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6、如果你是生活在唐玄宗时期的读书人,在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前,你主要复习的内容是
A.算学
B.诗赋
C.书法
D.历史7、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8、下列关于唐代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唐代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B.唐太宗扩大了国学的规模
C.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D.考试命题主要在四书五经范围内潮州牌坊街之林大钦状元坊有一种广东小吃,用猪瘦肉丸、
猪肝片、猪粉肠加入粥中煮熟
而成。色白鲜明,糜水交融,
味鲜香厚。它叫及第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武举考试内容: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一个读书人的一生“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颜真卿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王维韩愈白居易他们都是进士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