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示范高中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示范高中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2 23: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示范高中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答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
A.某地粮仓中的全部灰仓鼠 B.南京玄武湖中所有的鱼
C.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我国东北长自山北部地区的全部东北豹
2.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需借助呈微镜
B.若计数室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应对菌液进行稀释处理
C.用无菌的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D.取样时为避免吸取培养液底部的死菌,应用滴管从其上层轻轻吸取
3.如图甲表示同一个群落中,两种不同生物所处的空间位置:图乙表示图甲两种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后,所处的空间位置(a、b表示不同种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和图乙两个时间阶段,两物种间都存在着生态位的部分重叠
B.若两物种均为动物,影响二者空间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
C.图乙中空间范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种间竞争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变化
D.空间位置属于物种的生态位,此外生态位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与其他物种关系等
4.如图为某群落不同种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图,能正确表示大豆与根瘤菌、牛与羊、青蛙与昆虫,蛔虫与人营养关系的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森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冰川泥、火山岩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次生演替能够形成森林,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
D.演替达到乔木阶段,群落中依然存在地衣、苔藓、草本、灌木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解者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B.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C.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某些动物如蚯蚓也是分解者
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羊吃草,草中的能量全部流入羊体内
B.通过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C.分解者所需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D.能量可以沿食物链从较高营养级流向较低营养级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公鸡斗争时鸡冠发紫、羽毛竖起,属于行为信息
B.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属于化学信息
C.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
D.生态系统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3面积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B.若某生态系统面积小,则面积一定小
C.S2面积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D.受到干扰后能恢复生态平衡,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0.十八大报告正式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列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B.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C.人口剧增以及人类活动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D.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导致温室效应加
11.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的腐乳比豆腐更容易保存
B.酵母菌也参与腐乳的发酵过程
C.席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有的能量均增加
D.微生物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12.我国具有悠久的酿酒、酿醋文化和历史。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比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高
B.制作果酒时,发酵瓶内应尽量装满葡萄汁
C.制作果酒及果醋用到的微生物均是原核生物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醋酸
13.《诗经》云:“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道,献之皇祖。”这里的“值”,就是指的泡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泡菜腌制过程中常使用5%~20%煮沸后冷却的盐水
B.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的产物只有乳酸
C.发酵过程中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应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D.随着泡菜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来越高
14.机体的尿酸含量过高,会导致桶风。2021年7月,中国科研人员首次从浆水(一道传统名菜)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尿酸降解能力的乳酸杆菌—JL—3益生菌。该菌可以在小鼠肠道内生存繁殖,能有效改善模型小鼠的高尿酸血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浆水中的JL—3益生菌可以用于制作腐乳
B.JL—3益生菌是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好氧细菌
C.长期食用含JL—3益生菌的浆水可治愈痛风
D.发酵时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氧气、菌种等
15.常规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消毒或灭菌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培养皿—湿热灭菌 B.涂布器—灼烧灭菌
C.操作空间—紫外线消毒 D.操作者的双手—化学药物消毒
16. 有报道称,自酿果酒如果在消毒杀菌方面做得不够完善,会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某同学对样品中大肠杆菌进行计数时,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0.1mL,分别涂布到三个伊红美蓝培养基中(已知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黑色),每个稀释度接种3个平板。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上的黑色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每毫升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约为
A.7.6×104个 B.7.6×103个C.2.7×104个 D2.7×105个
17.如图为某培养基部分成分含量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除图示成分外,培养基中还应添加水和无机盐等
B.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C.培养细菌的培养基需要用HCl调pH至弱酸性
D.该培养基可作为实验室常用的观察微生物的载体
18. 1881年,科赫在第七届全球医学大会展示了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涂布分离微生物的技术,该技术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整个微生物学的发展。平板涂布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分离纯化大肠杆菌
B.平板涂布时,涂布器在灼烧后应立即进行涂板,以免杂菌污染 涂在限
C.图中的平板涂布操作中的唯一不规范之处是培养皿的盖完全打开
D.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19.刚果红是一种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染料,但不能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等来配制
B.培养基中的琼脂不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能源
C.菌落②的中心区域最大,该菌落含有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 菌落③
D.菌落①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是筛选和分离的目标菌株
20.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罐中必须通入无菌空气
B.分离提纯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C.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发酵过程进行反馈控制
D.培养基需要严格灭菌,发酵设备不需要严格灭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4分)如图所示为同一个群落中两种生物与)的种群密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1可知,种群和种间关系为___,随时间的延长该种间关系强度变化为______(填”由强到弱”“由弱到强”或“由弱到强再到弱”)。此时的环境条件更有利于___(填“N1”或“N2”)的生存,若环境条件稳定且持续时间足够长,将会导致___。
(2)分析图1、图2可知,该群落在___(填“稳定”或“频繁变化”)的环境中种群密度更加稳定。
(3)图2中,若人为地迁走所有生物,N2 ___(填“会”或“不会”)呈“J”形增长,原因是______.
22.(14分)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图中食物链___。
(2)图中自养生物有___(填字母),异养生物有___(填字母)。
(3)无机环境中碳元素进人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
(4)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后者具有___和逐级递减的特点。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大约是___。
23.(16分)早在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利用微生物将葡萄加工制作成果酒、果醋等。图1是简单的生产果酒、果醋的流程,图2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的发酵瓶。回答下列问题:
(1)将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清洗干净,用___消毒后晾干,图1①过程,在___℃发酵,发酵过程中每隔12h需要通过图2中管口2进行一次放气,原因是___。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产生情况的好处是___。
(3)若将上述发酵瓶发酵得到的果酒进一步发酵制成果醋,需进行的操作是___。
24.(16分)尿素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氢肥,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很好地被植物利用。某科研小组为了纯化培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及操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理性质分析,该培养基为___,理由是___。
(2)上表是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选择培养基是指___
(3)倒平板后,按照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接种,完成图示接种的工具是___,从开始接种到结束,该工具至少需灼烧灭菌___次。
(4)尿素分解菌能合成,其催化尿素分解产生的可以作为细菌生长的氮源,如果培养基中加入了 ,尿素分解的产物NH3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呈现红色,根据功能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
湖北省部分示范高中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2D 3B 4.B 5.C 6D7.C 8.D 9.B 10.C1t. C 12.D 13.D 14.D 15.A 16.A 17.C18.A
19.A 20.C
21.(每空2分,共14分)
(1)竞争关系由到强再到弱 N1 N2生物灭绝(或者生态位发生变化)
(2)频繁变化
(3)不会 自然状态下,N2还受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22.(每空2分,共14分)
(1)a→c→d→e
(2)a b、c、d、e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能量流动 单向流动 10%~20%
23.(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
(1)70%酒精 18~30 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会产生CO2,放气能避免发酵瓶爆裂(3分)
(2)酸性重铬酸钾 便于取样,并且能防止打开瓶口取样检测造成污染
(3)从管口1通入无菌氧气,并适当提高温度(30~35℃)(3分)
24.(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
(1)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琼脂
(2)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3分)
(3)接种环 5
(4)脲酶 酚红指示剂 鉴别(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