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B)
2022.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指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自由组合”指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
B.一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这两大定律都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不能发生在无性生殖的生物体内
D.分离定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某同学将两色的围棋子放到不透明的箱子中,通过抓取围棋子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箱子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个箱子中围棋子的总数量必须相等
B.每个箱子中两色的围棋子代表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数量可以不相等
C.从每个箱子抓取围棋子并统计后,为了符合实际的受精情况,抓取后不必放回
D.多次抓取后,同色围棋子组合与不同色围棋子组合出现的比例大致相等,即杂合子与纯合子出现的频率相等
3.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25:30:9 B.7:6:3 C.5:2:1 D.1:2:1
4.某高等植物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其余全开白花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8/9 B.6/9 C.2/9 D.1/9
5.雌蜂(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蜜蜂的体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现有褐色雄蜂与纯合黑色雌蜂杂交,则F1蜜蜂的体色为
A.全部是褐色 B.褐色与黑色的比例为3:1
C.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5.某植物产量的高低有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5种类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产量的高低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中产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两种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
D.对中高产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
7.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对应减数分裂,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个时期
B.该图若对应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C.该图若对应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对应的时期
D.该图若对应有丝分裂,则ef时期的细胞都含有染色单体
8.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灰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C.基因A在乙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灰色雌鸽所占的比例为
9.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I上
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2上
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I上
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
10.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Ⅰ-2是纯合子
B.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8是杂合子
C.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是杂合子
D.该系谱图可用来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
11.如果把人的精原细胞核中的46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此细胞在不含15N的环境中依次经过1次有丝分裂和1次减数分裂,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有92条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有92个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放射性的DNA分子是46个
D.形成的8个精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最少占25%
12.一个双链被32P标记的DNA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将其置于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目是60个
B.第三次复制过程需要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复制3次后,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复制3次后,子代DNA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1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
①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经过短时间保温后离心,检测到以上3个实验中放射性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
14.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发菜、变形虫 B.玉米、T2噬菌体
C.硝化细菌、绵羊 D.乳酸菌、SARS病毒
15.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500种
B.某环状DNA分子含有2000个碱基,则该分子同时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25%~50%
D.某DNA分子上有胸腺嘧啶312个,占总碱基比例为26%,则该DNA分子上有鸟嘌呤288个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17.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E段表示有丝分裂,FL段表示减数分裂
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
C.GH段都存在染色单体小
D.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18.Duchenne型营养不良症(DMD)也称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它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调查发现,女性携带者的男性后代中约50%会患该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DMD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正常男性体细胞中不存在DMD致病基因
C.男性DMD患者的父亲不一定患DMD D.男性DMD患者的女儿一定患DMD
19.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20.噬藻体是以蓝藻为寄主的DNA病毒,其侵染寄主细胞的方式与T2噬菌体相似。用32P标记噬藻体的DNA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磷酸基团
B.搅拌的目的是使蓝藻细胞中的噬藻体释放出来
C.蓝藻细胞中嘌呤碱基含量与嘧啶碱基含量不相等
D.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可以证明噬菜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燕麦是种两性花植物,其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图中亲本中黑颖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F2中白颖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F1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部分个体占F2黑颖燕麦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现有一包标签遗失的黄颖燕麦种子,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22.(11分)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图2表示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数量关系。据图回答:
(1)该动物是___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动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其生殖细胞的形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图1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图1所示②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该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最终经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图2中,若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则该曲线可表示______________;若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cd段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则该曲线可表示_____________;若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则该曲线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三空请选填“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23.(11分)神经性耳聋、腓骨肌萎缩症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面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IV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分析回答:
(1)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第IV代出现多个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V1与V2分别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腓骨肌萎缩症属于_____________性性状,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根据基因条带不同,可以做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分析,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V1与V2婚配,他们后代中男孩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24.(11分)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I和1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其中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在性染色体上(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据图乙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与Y染色体能发生互换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
(2)开金黄色花的雄株的基因型有AXbY或_____________,绿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
(3)某白花雄株与一开金黄色花雄株杂交所得F1都开绿花,则白花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进行推导该交配结果(要求写出配子)。
(4)要确定某一开绿花的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的最简捷方案是_____________。
25.(11分)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的,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C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图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___。
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B)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CDBAC 6—10BADCC 11—15ADDD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ACD 17.ACD 18.D 19.AB 20.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1分)
(1)BByy bbyy
(2)1/4 1/3(2分)
(3)①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得F1种子(2分)
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按颖色统计植株的比例(2分)
结果预测:
①F1种子长成的植株颖色全为黄颖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颜色既有黄颖又有白颖,且黄颖:白颖=3:1
22.(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1分)
(1)雄性 图1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均等分裂 精巢(或睾丸)
(2)①②⑤⑥ 1:2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次级精母细胞 AB和ab
(3)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3.(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1分)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Ⅲ1、Ⅲ2均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后代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2分)
(2)1 1/2
(3)显腓骨肌萎缩症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BbXdY(2分) 7/16(2分)
24.(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1分)
(1)Ⅰ
(2)AaXbY 6(2分)
(3)aaXBXB(2分) 遗传图解见图(3分)
(4)用aaXbY对其测交(2分)
25.(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1分)
(1)5 200
(2)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所以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2分)
(3)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2分)
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2分)
(4)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2分)
在实验时间内,细胞中均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