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二) 教案
目标 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能根据整理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重点 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重点 突破 教学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用迁移的方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难点 突破 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组织引导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思考的过程中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学法 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格子图。
过程 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整理了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学会了画条形统计图。笑笑也栽了一盆蒜苗,这是她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师: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汇报,师板书:笑笑栽的蒜苗第2天高度是1厘米,第4天是3厘米,第6天是7厘米,第8天是10厘米,第10天是14厘米,第12天是15厘米······ 【设计意图】由“栽蒜苗(一)”直接引入新课的学习,“笑笑的蒜苗生长记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探新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 1.引导学生观察:根据蒜苗的生长情况,笑笑还制作了这样一幅图。(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的折线统计图)仔细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这幅图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观察统计图,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第一个点是蒜苗第2天的高度,是1厘米,第二个点是蒜苗第4天的高度,是3厘 米,第三个点是蒜苗第6天的高度,是7厘米,第四个点是蒜苗第8天的高度,是10厘米,第五个点是蒜苗第10天的高度,是14厘米,第六个点是蒜苗第12天的高度,是15厘米。 生2:把每个点按照顺序连接起来就成了这幅图。 师明确,并引导学生比较: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上一课时的条形统计图)认真比较这两个统计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先比较统计图,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师生小结:相同点是都有标题,横轴上的数表示时间,纵轴上的数表示蒜苗的高度;不同点是条形统计图使用长条来表示蒜苗的高度,折线统计图用点来表示蒜苗的高度,并且相邻两点用线连接。 2.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说一说这条线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观察后得出:是逐渐上升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条折线,说一说这几天蒜苗的整体生长情况是怎样的,师根据学生观察回答,板书:蒜苗越长越高。 学生再次观察,师追问:蒜苗在什么时候长得快,什么时候长得慢?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第2天到第4天升的慢,第4天到第10天升的快,线比较陡,第14天到第15天又升的慢。这说明蒜苗从2天到第4天和从第14天到第15天生长得慢一些,从第4天到第10天生长得快。 师评价,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分析得也很有道理!折线统计图可以让我们形象地看出蒜苗的生长情况,线越陡说明生长的 越快。 (二)制作折线统计图 师过渡,引导:折线统计图有这样的优点,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再根据你画的统计图和同伴说说你的蒜苗生长情况。 学生画图,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指名展示自己画的折线统计图,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让学生试着描述画图过程,师适当加以归纳:首先确定天数和每一格表示的蒜苗高度,然后描出每一天蒜苗高度的点,把每一个点顺次连接起来。 提出问题:从绘出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你的蒜苗的生长情况是怎样的? 汇报预测:这几天蒜苗越长越高,第x天到第x天蒜苗生长得慢一些,第x天到第x天蒜苗生长的比较快······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画图-再读图”的学习流程,学生认识到了如何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
巩固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说一说:笑笑分别在几时测量了气温,当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2)笑笑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从统计图中的描点及横 轴的时间可以知道,笑笑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 气温。 (3)思考: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说说你的想法。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分析气温的变化趋势:从8:00到13:00,折线呈上升趋势,气温逐渐升高;从13:00到16:00,折线呈下降趋势,气温逐渐降低。 (4)让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问题的解法。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仔细观察这两个统计图,思考: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2010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汇报预测: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 2010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呈逐年增 加趋势,工业粉尘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2)你对目前的环境状况满意吗?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理由,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小组拟定一个保护环境的方案。 【设计意图】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巩固练习,通过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通过提供学生参与过的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折线统计图,学生基本能理解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意义。本节课按照“读图-画图-再读图”的教学流程,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数据统计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了对知识产生和发展的体验及认识。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学生充分讨论,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交流自己的画图经验以及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地去探究、去发现。
板书 栽蒜苗(二) 点-物体的数量 线-物体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