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新泰市 2021 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022.04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苍南县地处玉苍山之南,属山地丘陵区,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某学者基于建设空间、水资源和粮食供给能力三方面对苍南县人口容量进行测算,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算角度 人口容量/万人
建设空间容量 220
水资源承载能力 178.1~236.7
粮食承载力 153
1.据测算可知苍南县的合理人口容量约为( )
A.220 万人 B.178.1 万人 C.236.7 万人 D.153 万人2.为提高苍南县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降低人均消费水平,减少资源消耗 B.开山造地,增加大量建设空间C.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D.建设水利设施,增加水资源供给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些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变化曲线(人口迁移率= 迁入率﹣迁出率)。(提示:总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显示该城市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2003 年 B.2008 年 C.2010 年 D.2012 年
4.2010 年以后该地人口迁入量开始减少,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城市( ) A.产业结构升级 B.控制人口迁入
C.经济发生倒退 D.农村经济发达,部分人口回流
建设用地比重是指一个功能区内的建筑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下表是我国南方某镇 2020 年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功能区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功能区 GDP 年龄构成 建设用地比重
甲 5 亿 60 岁以上占 50%、14 岁以下占 25% 8%
乙 40 亿 60 岁以上占 25%、14 岁以下占 12.5% 20%
丙 40 亿 60 岁以上占 19.5%、14 岁以下占 7% 60%
丁 100 亿 60 岁以上占 20%、14 岁以下占 20% 90%
表中表示工业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由表中数据可知,丁功能区( )
A.人口抚养比最高 B.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
C.建设用地面积大 D.一、二、三产业结构齐全7.四个功能区中,甲功能区( )
A.交通通达度最高 B.主要生产工业产品
C.旅游业较为发达 D.主要提供肉蛋菜等农副产品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达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取得公安户籍的人口。下表示意成都市 2012-2019 年主要人口数据。(2016 年县级市简阳市划归成都市管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1417.8 1429.8 1442.8 1465.8 1591.8 1604.5 1633.0 1658.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8.4 69.4 70.4 71.5 70.6 71.9 73.1 74.4
年末户籍人口(万人) 1173.4 1188.0 1210.7 1228.1 1398.9 1435.3 1476.1 1500.1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61.08 61.34 62.42 58.68 56.09 59.30 60.94 62.54
8.成都市常住非户籍人口的省外来源主要是( ) A.重庆市 B.长三角和珠三角
C.京津唐地区 D.山东、江苏等省份
9.2016 年成都市城镇化水平变化特点的主要成因可能是( ) A.经济波动发展 B.城市落户政策放宽
C.行政区划调整 D.城市间“人才争夺战”
成都市常住非户籍城镇人口主要从事的产业(职业)是( )
A.建筑业和商贸服务业 B.编辑、工程师、教师等文职C.仪器、仪表制造业 D.种植业
近年来,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截至 2019 年末,天津常
住人口 1561.8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23 万人。其中,外来人口 499.01 万人,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3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导致 2017 年天津人口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天津( ) A.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就会减少 B.环境质量下降
C.控制人口政策的实施 D.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其他直辖市相比,天津人口较少,天津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直接措施是
( )
A.放开户籍政策,吸引大量人员迁入 B.降低生活水平
C.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吸引高素质人才 D.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下图示意我国某一线城市部分街区更新改造规划,该街区兴起于20 世纪90 年代, 为传统中央商务区,金融机构众多。随着城市发展,该街区部分机构外迁至新兴商务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处更新改造在满足原住民回迁的基础上仍增建大量住宅楼,主要是考虑
( )
A.提升房产价值 B.美化环境,合理布局C.促进职住平衡 D.促进社区交流
高级写字楼沿主干道分布,有利于( ) A.方便货物运送 B.方便上下班
C.推动产业集聚 D.提升城市形象
我国某中部县城借高铁过境并设高铁站的大好机遇,规划建设高铁新城,推动城市发展和质量提升。下图是其高铁新城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铁新城站前核心区,最可能布局的产业部门是( ) A.农产品加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商业服务业 D.加工制造工业
关于图中河流的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城市老城区与新城区天然分割,各具特色,有序发展B.建成观光休闲带,有利于居民的休闲娱乐
实现人工水系与天然水系相连通,建设海绵城市
成为天然防护带,减少新城工业污染物对老城区的影响
西安市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桥头堡,21 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同时, 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西安市城市发展对关中城市群产生明显的辐射作用,这一地区初步完成了以西安市城区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现象。下表为“2000~2013 年西安都市圈不同等级居住地的面积变化情况表”(单位: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等级 2000 年 2004 年 2009 年 2013 年
都市区 281.70 340.37 446.13 608.78
地级市 64.24 79.95 90.83 122.40
县城 117.55 155.62 183.12 239.64
乡村 610.25 684.75 749.93 975.18
17.2000~2013 年居住地面积的变化表明西安都市圈( ) A.农村人口数量下降 B.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C.居住区面积不断减少 D.人口主要向都市集聚
为促进西安都市圈的协调发展,2013 年以后西安都市圈发展的重心最可能是( )
A.吸引人口向都市区迁移 B.推动地级市和县城的发展C.鼓励人口流向乡村 D.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近年来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市中心交通拥堵 ②市中心商业成本不断上升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 年 12 月 23 日,塔什库尔干县红其拉甫机场开启投产飞行校验工作。作为
新疆唯一的高高原机场,该机场跑道长度达 3800 米。预计到 2025 年,新疆将建
成 30 多个机场,是我国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下图为新疆机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红其拉甫机场的跑道很长是由于( ) A.旅游观光需要 B.起降安全需要
C.飞行校验需要 D.对外联系需要
新疆成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下列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新疆的铁路和公路发达
②旅游资源贫乏且分布密集
③地广人稀,城镇分布较分散
④全年多晴天,大气能见度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海草房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以厚石砌墙,屋顶用晒干的海草遮盖,最厚处达4 米,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20 世
纪 90 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转作旅游资源。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海草房最可能分布在( )
A.山东 B.湖北 C.山西 D.云南
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突显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 B.修饰屋顶,使其更加美观
C.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 D.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
25.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新建海草房越来越少的原因可能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海水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减少
③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 ④工厂面积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无人机物流快递业务是无人机应用向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某电商企业提出了由干线、支线和末端三级无人机构成的物流体系设想,如下图所示,并在我国陕南、川西等山区试点了末端无人机送货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南、川西等山区,可能原因是当地( ) A.大气降水少,飞行限制少 B.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
C.土地面积大,运送距离远 D.人口密度大,送货数量多
如果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在该地区投入运营,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行业将是
(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 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 B.工业园区
C.商业区 D.物流园区
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读 W 市主城区 2004 年与 2016 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如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33.2016 年与 2004 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 )
工业发展太快 要控制工业发展
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乡城市市民所接受,下面为“1986~ 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完成下列小题。
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 年 B.2005 年 C.2007 年 D.2011 年
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38.“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该市盛行风为东南风和西北风,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化学工业产业园区 D.石化工业产业园区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4 分)
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人口稀疏区,其内部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显著。"祁吉线"(下图)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是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达到 93∶7。两侧人口疏密格局长期稳定,但同时具有微变动。研究 1982—2010 年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发现,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在 1%左右,部分县市还出现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西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 2%,人口占比持续微增。西北半壁是地球上相对不宜人居的地区之一,并分布有可可西里、羌塘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以从事畜牧业为主。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西北半壁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1)分析青藏高原的东南半壁人口相对较多的自然原因。(6 分)
(2)推测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人口增长较慢,部分县市出现负增长的原因。(4 分)
(3)为协调西北半壁日益增长的人口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请提出可行性建议。
(4 分)
42.30 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共 14 分)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6 分)
(2)简述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 分)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6 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2 分)
上帕萨扎地区地处厄瓜多尔东南部,位于亚马孙河上游支流沿岸地区,地势平坦, 人口居住空间分散。该地区对外出行以独木舟和小型飞机为主,地面交通建设成本高。大多数社区都有可容纳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部分社区拥有码头,通过机
动独木舟运输货物,极少数社区濒临小道能通过卡车运送物资。下图示意该区域主要交通设施分布。
(1)上帕萨扎地区聚落分布较多,分析其自然原因。(4 分)
(2)分析上帕萨扎地区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难度大的原因。(4 分)
(3)上帕萨扎地区简易机场、简易码头众多,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 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D2.C3.D4.A5.C6.B7.D8.A9.C10.A11.A12.C 13.C14.D15.C
16.D17.D18.B19.C20.B21.B22.D23.A24.D25.B26.B27.A28.B29.A30.C
31.A32.D33.B34.D35.D36.B37.D38.C39.C40.A
二、综合题(共40分)
(共14分)
(1)东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土壤发育好;河流较多,水资源条件好;大多位于400mm年降水量线以东,气候相对湿润。适合种植业发展,生存环境相对较好。(6分)
说明∶东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或答出河谷较多也可);答出热量条件和土壤发育都可以;气候相对湿润(或答出降水较多也可)。
东南半壁毗邻内地,人口迁出更为活跃;拉萨、西宁等较大城市周边的县市,向中心城镇迁移明显。(4分)
说明∶答案强调区域之间人口迁移和区域内部人口迁移两方面。
(3)引导人口从自然保护区及生态脆弱区迁出;鼓励和扶持人口向城镇集聚;帮助当地人口转变生计方式(答出具体方式也可,如蔬菜大棚种植、光伏发电、从事旅游业等)。(4分)
(共14分)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6分)。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2分)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3分)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3分)
(共12分)
(1)上帕萨扎地区属于热带地区,地处河流上游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蚊虫较少);位于上游支流地区,水量小,较少面临洪灾。(4分)
(2)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森林茂密,沼泽河流众多,开辟道路、修建桥梁工程量大,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交通建设所需基础设施运输至此较困难。(4分)
(3)地面交通成本高,(民众出行、物资运输)对航空、水运需求大;居住空间分散,且缺乏地面联系;经济发展水平低,运输需求量有限,且技术水平较低,适合修筑简易机场、简易码头。(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