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绝活--走进民间美——面塑
1教学目标
了解面塑艺术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面塑艺术特色。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责任感。
2学情分析
因为生存地域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对面塑艺术了解少,对面塑艺术的特色起源发展等认识不够。同时对美术知识的了解很少,对美的欣赏能力也稍有欠缺。根据他们的情况,本课从最贴近他们生活的场景引入,一步步带他们走进面塑艺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面塑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面塑制作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走进民间美——面塑
提问:你知道有哪一些民间艺术?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场景吗?他们在做什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喜欢吗?想不想拥有?请每组上来两个同学带两个灰自己组欣赏。
这么优美,有趣的民间艺术我们居然有很多同学没见过,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引出课题:走进民间艺术——面塑
活动2【讲授】1、概述
面塑的起源
汉代
明清和民国时期
食用的面塑作品是用生面捏制,然后蒸熟。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就有人研制出了让面塑长期保存的办法,也就是收藏的面塑作品的做法,它是用熟面,其中加入了各种添加剂,防腐剂,颜料,只能看,不能吃。
出示图片
面塑分类:
食用面塑
收藏面塑
自主学习:
学生用一分钟完成资料助学,完成表现形式和面塑的特点:
出示课件学生抢答:
表现形式上 有用举棍式、整雕式、吊线式(教师板书)
欣赏图片
教师总结并板书,面塑的特点: 色彩丰富 艳丽 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体积小 便于携带;表现灵活,有包容性。
想一想着一些面塑工具能怎样使用?
课件展示;以制做仕女为例讲解工具的具体用法
老师的作品很简单,同学们想不想欣赏其他的作品呐?
欣赏面塑作品
再具体欣赏《核桃面塑》、《水乡人家》
教师分别讲解面塑作品的大与小
学生谈谈你对作品的感受,作品什么地方感染到了你?出示核桃面塑学生欣赏:
提问:核桃有多大?有多少人?有什么道具?衣纹表情是否相同?在半径几厘米的半圆球里面说明了什么?想一想用泥做行不行?你想对面塑说点什么?(教师小结作者)
教师:
外国人对我们这种方便携带,又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称,北京面塑为“中国的雕塑”,具有传统特色。
教师示范小鸟的制作方法,并出示课件展示制作过程。
活动3【活动】学生作业
学生制作,以鸟语花香为题,教师巡视辅导
并播放音乐《鸟语花香》
活动4【测试】评价作品
谈谈你喜欢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教师小结各组学习情况,并奖励得分最高的一组。
活动5【测试】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面塑的有关知识。也体验了面塑的制作,知道了什么是面塑,它的分类、表现形式、特点等。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钻研,勤于思考,制作出更多更好更有创意的作品来,为弘扬我们的传统艺术做贡献!大家能不能做到?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到,而且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