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0 13: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理解、翻译课文。
2.熟读课文,培养语感,背诵《夸父逐日》。
3.培养探究精神,能多角度理解课文。
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大意。
2、《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________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________。《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3、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盘盂( ) ②孰为汝多知( )( )
4、①下列词句中的“走”与“夸父与日逐走”的“走”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 B.儿童疾走追蝴蝶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D.虎大吼,众人夺路而走
②下列词句中的“汤”字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固若金汤 B.香汤沐浴 C.农夫心里如汤煮 D.汤汤水水
资料链接
《山海经》,18篇,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则为西汉作品。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朗读背诵
1.听录音,或由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3.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背诵竞赛。
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重在语感的培养。本文比较简短,容易熟读成诵。所以学生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把全文背诵出来,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疏通课文
1.四人一组,运用工具书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若有问题,记下来,全班解决。
2.自主发问,互相帮助,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指名学生进行全文翻译,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课文比较简短,容易理解,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疏通课文。这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兴趣。)
探究人物,品味文章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请参照《夸父逐日》的学习方法,自学《两小儿辩日》。
朗读背诵
1.听录音,或由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直至流利。
3.学生自告奋勇朗读,师生互评。
4.全班齐读,力争背诵。
疏通课文
1.四人一组,运用工具书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若有问题,记下来,全班解决。
2.自主发问,互相帮助,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指名进行全文翻译,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演读课文
三位学生,一人演孔子,另两人演小儿。孔子的话可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文义即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的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可以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才情。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探究课文,理解内涵
1.全班讨论:对两小儿所持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2.全班讨论:从两小儿的辩斗中,你有哪些启发?
3.你认为学生该不该笑孔子?“孔子不能决也”一句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