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 习 课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 吕 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构成
②组成
元素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任务1 “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请你对这句话进行评价。
【解答】这句话不正确,分子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当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时,原子、离子保持着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如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氯离子和钠离子保持。
质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子
任务2 判断下列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相关说法是否正确,其中正确的再举一例加以说明,错误的说明理由。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例如,我们可以闻到远处的花香;
(2)分子间有间隔,例如,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会上升;
(3)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质量,其实际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单位是克。
【解答】(1)正确,再如品红在水的扩散、湿衣服晾干等;(2)错误,水银是金属,由原子构成,因此水银柱的上升是原子间间隔变大的结果;(3)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到的数值,单位是1,因此相对原子质量并非原子的实际质量。
质子
原子核
核外
电子
中子
构成
②组成
元素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决定元素的种类
例题 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2)钠、镁、铝均属于 元素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 (选填“阳”或“阴”)离子,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其符号是 。
(3)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据此推测,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
该是 (选填“A”“B”或“C”)。
H
11
2
金属
失去
阳
Al3+
B
②组成
元素周期表
物质
核外电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失
电
子
相关
④表示
构成
化学式
分子
书写
宏观
微观
量
化学反应中破裂
元素
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含量
表示
分类及
化学性质
地壳中
人体中
元素符号
与数字组合
纯净物
混合物
③分类
单质
化合物
同种元素
不同种元素
种类
决定
原子序数
质子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最外层电子
构成
相对分子质量
得
电
子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离子
意义
城市居民(共30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 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由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碳原子 6 6 6
碳原子 6 7 6
碳原子 6 8 6
碳原子结构
质子数都为6的一类原子
这三种碳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同。
氧原子结构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氧原子 8 8 8
氧原子 8 9 8
氧原子 8 10 8
质子数都为8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1: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 氢元素
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
碳元素
氧元素
质子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
(注意2: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
Ar H2O NH3 O O2-
质子数 10 10 10 8 8
电子数 10 10 10 8 10
氩元素
水分子
氨分子
氧元素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过氧化氢
(H2O2)
水 + 氧气
(H2O)
(O2)
思考: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有没有改变?
2.若用某种试剂制取氧气,则这种试剂必须
具备什么条件?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注意3: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
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例: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个氧元素组成
元素 原子
概念
区别
应用实例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
微观概念,原子既讲 ,也讲 。
原子构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
氧气中含有 种元素。
氧气由 组成;
一个氧分子含有 个氧原子。
氦气由 构成。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
种类
个数
1
氧元素
2
氦原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次是?
(6)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
生物细胞中
空气中
海水中
氮(N)、氧(O)
氧(O)、碳(C)
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氧(O)、氢(H)
元素与物质、微粒间的关系
组成
硫酸铜、氯化钠等
氧气、氢气、水等
铁、汞、金刚石等
构成
构成
构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 ,特别是 有关 。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C O
Cu Ca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碳 氧
铜 钙
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C
表示碳元素
表示一个碳原子
H?
2H?
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
②一个铁原子
①铁元素
Fe
C
③铁这种物质
①碳元素
②一个碳原子
③碳这种物质
Ne
表示氖元素
表示一个氖原子
表示稀有气体氖
【中考链接】
1.氧化镁和氧气中都存在着 元素。
2.二氧化硫是由 和 组成的。
3.符号“S”表示( )
A、硫元素 B、硫的原子核
C、一个硫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
4.“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氧
氧元素
硫元素
A
A
铜CU 锌ZN 银AG 锰mN 钙cA
Cu Zn Ag Mn Ca
铁FE 硅si 钠Na 铝AL
铁Fe 硅Si 钠Na 铝Al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氧气
O2
水
H2O
二氧化碳
CO2
都含有氧元素
1.元素是具有 的一类 的总称。
2.二氧化碳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
3. 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原子质量
5.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约有20亿之多。这里的“铁”是指( )
A.钢铁 B.铁元素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相同质子数
原子
氧
碳
一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A
B
元素的分类
铜铁银钠镁铝钙钾锰锌钡铂……
碳磷硫硅等
溴
氢氧氮氟氯等
氦氖氩氪……
找偏旁的规律
⑴ 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常温下为液态),
⑵非金属元素:
①(“石”字旁)固态
②(“氵”字旁)液态
③(“气”字头)气态
⑶稀有气体元素:
记忆这些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H、He、C、 N、 O、 F、Ne、Na、Mg、Al、
氢、氦、碳、氮、氧、氟、氖、钠、镁、 铝
Si、 P、 S、Cl、Ar、K、 Ca、Mn、Fe、Cu、 Br
硅、磷、硫、氯、氩、钾、钙、锰、 铁、 铜、溴
Zn、Ag、I、 Ba、Pt、Au、 Hg
锌、 银、碘、钡、铂、金、 汞
请你将下列元素进行分类: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发现无论从哪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 当年,纽兰兹在英国化学学会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无讥讽的口吻问道:“你为什么不按元素的字母顺序排列 ”
门捷列夫顾不了这么多,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艰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将当时已知的仍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排列比较,才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1.什么是原子序数?
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与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2.什么叫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道的 100 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上分两大区域
(2)横行——周期
(3)纵行——族
7个横行就是7个周期
18个纵行16个族
(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金属和非金属
6
C
碳
12.01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4.元素周期表所得信息:
5. 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
氮气(N2)由氮元素组成,铁(Fe)由铁元素组成,二氧化碳(CO2)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水(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叙述纯净物的组成时用元素,如:
(2)叙述纯净物的构成时,用直接构成它的微粒(分子或原子)来描述。如: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能说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分子
1.基本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形状变
状态变
固体
液体
气体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固体
液体
气体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2.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否分子变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变的呢?
重新组合
O
Hg
氧化汞分子
(HgO)
氧分子
(O2)
汞原子
(Hg)
分解
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
例:氧化汞分解
O
Hg
Hg
O
Hg
O
Hg
Hg
O
O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H
H
O
H
水分子
(H2O)
O
O
氧分子
(O2)
氢分子
(H2)
O
O
O
O
O
H
H
O
H
H
H
H
H
H
H
2H2O
2O2
2H2
二、原子
1.基本性质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原子间有间隔
2.定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 子
原 子
相似点
区别
联系
注意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原子运动加快
(3)原子间有间隔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性质不同
在化学变化后,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大小、性质都不变
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也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要大些。但不能笼统认为分子比原子大
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大,原子小。
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3.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
4.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水和大多数气体(除稀有气体)等,如:H2O,H2,O2,N2,NH3,CO2,SO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和非金属固体,如:Mg,Fe,Cu,He,Ne,Ar,P,S,C,Si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