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章节测评练习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章节测评练习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3 16: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
A.,
B.,
C.,
D.,
2、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 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
C.刀刃磨得很锋利 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3、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欧姆
C.托里拆利 D.牛顿
4、我省不少地方建有风力发电站,绿色环保无污染。若同时需在山上建一种简约却不易被吹飞的休息站,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作用。下列哪个休息站的形状符合要求(  )
A. B. C. D.
5、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
B.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
C.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
D.图4中,倾斜玻璃管,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8、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9、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是(  )
A. B.
C. D.
10、如图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皮碗对吸 B. 瓶吞鸡蛋
C. 纸拖水杯 D.橡皮膜凸出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货车超载,很容易把公路的路面压坏。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的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规定值。这是通过______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______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
2、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烧坏的底面积之比为3:1,液体密度之比为1:2,液体高度之比为2: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是______。
3、学习了温度计后,小明同学在周末自制了气体温度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①该温度计的原理是 ______。
②把温度计的瓶子放在沸水中,待液柱稳定时,液柱停留在A处,然后将温度计移到空气中时,液柱向 ______处移动(填“B”或“C”)。
(2)为了提高精确度,可以对气温计做怎样的改进?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剪刀、斧头要磨得锋利是通过______受力面积,而______压强。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肩膀的受力面积______,肩膀受到的压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如图船闸中,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 ______;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_____
6、钉子的前端做得越尖,越容易钉入物体中,这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米2,盛有0.3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6千克、密度为3×103千克/米3。
①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水;
②求正方体乙的体积V乙;
③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
2、密度为、长a、高b、宽c分别为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所示。
(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
(2)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所示.风在长方体光滑侧面产生的压力为F,则力F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
(3)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c)所示。当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请通过计算确定的值。
3、夏日的北海银滩,游客在水平沙滩上驾驶四轮海滩摩托车,摩托车到18km外的地点用时30min。
(1)求摩托车在这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若空车质量为300kg,人的质量是60kg,车轮与沙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2m2。求车对沙地的压力和压强。(g取10N/kg)
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的质量为,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当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进时,机器人受到地面的阻力为重力的,求:
(1)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驶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多大?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解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

长方体甲、乙的形状和体积相同,设它们立方时的底面积为,平放时的底面积为,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可知

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
【详解】
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是通过滑雪板来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不变时来减少压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符合题意;
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的大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A.“上平下凸”,横风吹过该结构时,其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下方流速大,压强小,使其受到向下的压强、压力差,从而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A符合题意;
B.房子设计成图B所示的圆顶,尽管容易清除积雪,但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等于向下的压力,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B不符合题意;
C.房子设计成图C所示的圆顶,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上下表面水平,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等于向下的压力,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
【详解】
由图中可知,一开始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当高速气流经过U形管左侧时,该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右侧大气压强不变,所以U形管内液体在左右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沿左侧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使测量结果准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保证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托起的,即大气压支持了水银柱使管内液面高出管外液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测量大气压不会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因为两容器液面相平,抽出部分液体之后液面仍然相平,所以抽出液体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容器底面积SA<SB,由V=Sh可知,液面相平,高度h相同,所以VA<VB,由于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所以G甲>G乙,即m甲>m乙;由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根据柱形容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A>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ρghS=ρgV=mg=G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A>FB,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因p甲=p乙,所以有
ρ甲gl甲=ρ乙gl乙

ρ甲l甲=ρ乙l乙
由图可知,l甲<l乙,则ρ甲>ρ乙;
A.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甲乙切去部分的质量质量差为
根据
ρ甲l甲=ρ乙l乙
故有
整理可得
根据
l甲<l乙

所以,可知被切去的质量
故A错误;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ρ甲l甲2l甲剩余=ρ乙l乙2l乙剩余

ρ甲l甲=ρ乙l乙
代入可得
l甲l甲剩余=l乙l乙剩余
根据l甲<l乙,代入上式可得,l甲剩余>l乙剩余,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厚度大于乙剩余的厚度,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B错误;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l甲<l乙,ρ甲l甲=ρ乙l乙
则有Δm甲<Δm乙,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C错误;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由
可得

ρ甲l甲=ρ乙l乙
可得
因l甲<l乙,故有,即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由图知,容器底面积 ,因为,由于液面相平,故h相同,所以
因为, 所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根据可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关系为
对于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A.皮碗对吸,类似于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大气压把两个皮碗紧紧压在一起,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瓶吞鸡蛋实验实际上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到瓶中,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纸托水杯实验中,水为什么没有把纸压下来,是因为纸下面有大气压给纸一个向上的压力,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橡皮膜向外凸出,是因为管中的水给橡皮膜一个向下的压强,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详解】
[1][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货车行驶时,地面的受力面相同,承载质量越大,对地面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路面易损坏;是通过受力面积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
2、1:1
【详解】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是
=
3、气体的热胀冷缩 B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
【详解】
(1)①[1]由题意可知,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②[2]将温度计从沸水中移到空气中时,瓶内的气体遇冷收缩,同时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液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向B处移动。
(2)[3]为了提高气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液体膨胀体积变化一定的情况下,管径越细,截面积越小,那么长度变化就越大,温度计灵敏度就增大了。
4、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详解】
[1][2]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所以剪刀、斧头的刃要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
[3][4]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所以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肩膀受到的压强。
5、连通器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详解】
[1]如图船闸中,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连通器,轮船可以实现在上游和闸室间航行。
[2]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样设计能达到抗压效果。
6、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
【详解】
[1][2]钉子的前端做得越尖,受力面积越小,在压力一定时,压强越大,越容易钉入物体中,故这是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三、计算题
1、①2940Pa;②2×10﹣3m3;③392Pa。
【解析】
【详解】
解:(1)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9.8N/kg×0.3m=2940Pa
(2)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正方体乙的体积
(3)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时水的深度的变化量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
答:①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940Pa;
②正方体乙的体积为2×10﹣3m3;
③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为392Pa。
2、(1);(2);(3)
【解析】
【详解】
解: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地面的支持力
(2)无论风向为哪个方向,他对物体产生的压力总是垂直于作用面的(流体的特点),因此风产生的压力为F,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
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有
解得
(3)根据风在光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可得,风在顶面产生的压力
风在侧面产生的压力
当时,长方体将不会翘起,即
由于可以取足够大,为使上式对任意大都成立,必须有


答:(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
(2)力F为时才能将长方体翘起;
(3)当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
3、(1)10m/s;(2)3.6×103N,1.8×105Pa
【解析】
【详解】
(1)摩托车在这段过程中行驶的路程为18km=1.8×104m,时间为30min=1.8×103s,所以在这段过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2)摩托车是在水平沙滩上的,所以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力
摩托车与沙地总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为S=0.02m2,故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强
4、(1);(2)
【解析】
【详解】
解:(1)机器人匀速前进,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力
对冰面的压强
答:(1)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