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5 18:1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1教学目标
通过对六组具有代表性作品的讨论,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对“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一些社会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美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通过讨论会有一定的认识,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难度不会太大。
3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难点:
认识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背景的联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当考古学家…..当我们走进一个幽暗的山洞,看到了以下这些图案……(课件)
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些是什么绘画?
为什么远古的岩画多以动物为题材?
我们从这些绘画中了解到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在远古年代,文字还没有产生,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来获得,比如:绘画、雕塑、工艺品和建筑。当人类的发展演变,有了文字记载,但美术作品也是反映那个时代人类生产、生活最直观的印证,因此,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美学的意义、经济的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承载着特定时期、地域、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活动2【活动】分组讨论
同学们,我们继续来当考古学家,我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来讨论一件美术作品(模型及喷绘),看看我们能在其中找到哪些反映的社会文化信息。每个小组老师发给一张表格,请把讨论的成果写在上面,讨论结束后每组请代表来分享你们组讨论的成果。
第一组:苏州园林
第二组:《清明上河图》
第三组:秦始皇兵马俑
第四组:《簪花仕女图》
第五组:三彩骆驼载舞俑
第六组:舞马衔杯纹银壶
讨论结束,学生拿上美术作品到讲台前分享讨论成果。
活动3【讲授】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发言和讨论都非常精彩,大家找到了许多美术作品中反映的社会文化信息,我提议为我们探讨而鼓掌!
同学们,美术是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因此,美术作品通过造型的方法,承载和反映着社会文化,所以说一件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美学的意义、经济的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活动4【作业】拓展
接下来,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老师给你们两个任务:第一:通过网络搜索一下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些美术作品还有哪些我们没有想到的反映社会文化信息;第二:同学们寻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和美术作品能反映当代的时代文化特征,老师下一节课想听一听你们寻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