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语文考试及答案(9)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地区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语文考试及答案(9)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06 16: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九年级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题㈨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跌宕(dàng) 干涸(gù) 沉淀(diàn) 酝酿(niàng)
B. 称职(chèn) 牌坊(fāng) 歼灭(qiān) 殉职(xùn)
C. 婆娑(sōu) 拮据(jū) 贮藏(zhù) 差使(chāi)
D. 诘责(jié) 纤细(xiān) 咽喉(yān) 地壳(qiào)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B. 他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C. 食古不化的人,在西洋称为“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称为“两脚的书橱”,也有人称之为“冬烘先生”。
D.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泰州市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广大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弹冠相庆。
B. 市教育局下达的“建和谐校园,建书香校园”的文件,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引起了轩然大波。
C. 现在一些电视剧出了名之后,常常接着拍续集,但往往给观众以狗尾续貂的感觉。
D. 平时写作文,我们一定要养成注意文面、讲究标点的好习惯,切不可书写潦草,文不加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
A. 第49届世乒赛俨然是中国队的专场演出,我国选手囊括最佳女演员奖。了此次比赛五个单项的全部冠亚军。
B.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综合文艺节目。
C.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凭借在影片《密阳》中的出色表演,韩国女星全度妍荣获第60届戛纳电影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瞬息可就(完成) 乞人不屑(认为值得)
若毒之乎(毒害)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B. 援疑质理(询问) 夜篝火(用笼子罩)
遽契其舟(立即) 香远益清(更加)
C. 连月不开(放晴) 不耻下问(以……为耻)
或王命急宣(有时) 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D. 年且九十(将近) 其真不知马也(难道)
生于忧患(在) 以伤先帝之明(来)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 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是的,春已把她微凉的气息散到天宇四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公园里,翠绿的热带鱼与橙红的蜜蜂,不紧不慢地游着,是云野 是海里 不管他!
②澄清蔚蓝的天空里,一架银色的飞机如北归的雁,悠悠地划出一道弧线,逶迤在天际。
③于是冬日的乌云只好怏怏地离去,变得缥缥缈缈起来。
④乳白的薄烟散漫开来,轻盈地溶入了苍穹,于是风筝们更见得分明而且活泼了。
A. ③②④①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④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35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
镌刻 指手画脚 分廷抗礼 流离失所
诀择 月白风清 力挽狂澜 倾家当产
寒噤 金璧辉煌 鼎力相助 屈指可数
改 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1)~(2)每题1分,(7)~(8)每题2分)
⑴ 纸上得来终觉浅, 。
⑵ ,恒兀兀以穷年。
⑶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⑷ 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⑸ ,思而不学则殆。
⑹ 安得广厦千万间, 。
⑺ 李白送别友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让你联想到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 。”
⑻ 古诗文中有许多蕴含“新生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哲理的句子,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 。
9.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1分)
⑵ 上阙画线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奇异的塞外秋景,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写。(2分)
⑶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情境口语交际。( 4分)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看到了这一场景,会对那位青年说些什么?
——哈哈,只要有老爸,我就不长大!
11.名著阅读。(4分)
⑴ 《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在 (国家)的游历生活直接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主人公认为 (国家)的子女教育不可托付给他们的父母。(2分)
⑵ 文学家鲁迅在《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回忆了与自己生活有关的老师、保姆、父亲、朋友,请任选一位加以简单的评价。(《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人物除外)(2分)
12.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诗。“芙蓉”,就是荷花。请根据你平时的生活积累,围绕“荷”专题,回答问题:
① 请写出荷花的另外两个别称: 、 。(2分)
② 班级要办一份以“赏荷”为主题的手抄报,你准备安排几个栏目?分别写出名称。
(2分)
⑵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做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媒体称之为“阳光体育工程”。
1 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你打算运用哪些方式进行调查?(不少于两种)(2分)
② 请你为“阳光体育工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生动,不超过20个字。(2分,有创意、富有文采的加1分)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一)(10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惟知反于己身者乎!”
13.解释下面的加点字的含义。(2分)
闻寡人之耳者( )有语寡人曰( )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 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
15.(乙)文说“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甲)文中与此相呼应的句子是“
”(1分)
16.联系今天的社会实际,你同意(乙)文中孔子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遗传与智力的关系(14分)
①智力是个诱人的话题,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致力探讨的难题。人类发展史上,类似爱迪生、达尔文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发明家应该更多,但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寥若晨星,太少了。
②人的智力高低究竟与什么相关呢?是否与家庭遗传有关呢?科学家、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英国人高尔顿曾调查过300位名人的家史,认为这些高智商的社会名流都是家族遗传的。他说,4位著名法学家的儿子中,有一个可能成为法学家,如果是普通工人家庭,要4000人中才可能有一个法学家。
③遗传学家托尔曼为验证高尔顿的观点,曾用大白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白鼠放进迷宫“考试”,看谁进去后出来最快。然后选出最“聪明”的雌雄鼠,让其交配生子。同时选出“最笨”的老鼠作对照。繁殖一代,考察一代,7—8代后发现,“聪明”的鼠生下的子孙,一代比一代“聪明”,“笨”鼠的子孙,则一代不如一代。
④瑞士生理学家海登,对这些实验老鼠的脑细胞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聪明”鼠脑中的DNA比“笨”鼠至少要高10%。如果将这种神经多肽的物质,注射到“笨”鼠体中,奇迹出现了:笨鼠变得聪明起来了。以福尔克为首的几位学者,对245位青少年进行为期7年的跟踪研究,也证明了智力与遗传密切相关。
⑤不过,也有科学家发现,尽管是“聪明”的白鼠,若将其关进小笼子,生活富裕,但无所事事;同时,将另一只“聪明”的白鼠与其它的老鼠生活在一起,不仅有丰富的食物,而且可以进行游戏活动,尽情享受。几个月后再进行“考试”,结果发现,每天生活丰富多彩的要比生活呆板无所事事的白鼠“聪明”的多。教育家凯洛夫曾说:天赋仅给予人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必须借助教养和教育才能达到。
⑥中国著名作家夏衍说得更富有哲理。他说:“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众所周知,爱迪生在学生时代就曾被老师和家长看成是没有发展前途、不受欢迎的学生,甚至还被学校除名。但他发奋图强,最终功成名就。当人们称爱迪生是位天才时,他却用亲身的经历阐述了先天智力和后天发展的关系。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⑦华罗庚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却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在神学院并非是出众的学生,但经历27载的考察研究,最大限度开发了自身潜在智能,写出了划时代的《进化论》。木匠齐白石,半路出家学画画,日日磨砺,成了一代国画宗师。李时珍30年修出了《本草纲目》。歌德58年终成《浮士德》。显然,这些都不能用“遗传”来解释。
⑧总之,天资聪慧是幸运的,因为遗传注入了大器的胚胎。但遗传的天赋只是智力发展的内部条件,并非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当然,想真正解开智力之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7.作者认为“遗传与智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3分)
18.第④段中“‘聪明’鼠脑中的DNA比‘笨’鼠至少要高10%。”一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9.第⑦段中列举了华罗庚、达尔文、齐白石等大量名人事例,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4分)
20.你认为教育家凯洛夫的话说得有道理吗?请结合实例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19分)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闷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经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悄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
——(选自《名家散文》 祝勇文)
21.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⑤段内容用两个字加以概括。(4分)
①品雪—② —③ —④ ⑤ — 一⑥忆雪
2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3分)
23.第④段中有“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一句,其中“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4分)
24.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4分)
25.第⑤段中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从文外举出两例加以印证。 (4分)
三、作文。(60分)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海航老总陈峰发出了这样的感言:“人生就是一出戏。你只要认认真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完成任务了。”
请你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限。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6题DCCDB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7、廷——庭 诀——抉 璧——碧 当——荡
8、略
9、(1)“燕然未勒”是指战争没有取得胜利。
(2)在像屏障一般的群山里,太阳西沉,暮霭苍苍,烟雾茫茫,一座孤城的城门紧紧关闭。
(3)表达了守边将士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
10、略。(注意称呼、语气。)
11、(1)大人国、小人国 (2)略
12、(1)①芙蕖、菡萏 ②(答案只要能围绕“赏荷”就行)
(2)①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不少于两种)
②如:走进操场,走进健康,走进阳光。
青春在运动中飞扬,心灵在阳光下健康。
运动与阳光同在,青春与激情飞扬。
13、(1)使·····听到 (2)告诉
14、(2)自身得到治理的人,就得到了百姓;自身失去治理的人,就失去了百姓。
1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6、同意。因为作为统治者领导者,应该首先完善自我,修正自我,在自我修养达到一定的水准的条件下,才能够领导群众,领导人民,人民群众才会信服于他,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
不同意。因为作为领导者,只有真正走进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声,才能真正了解民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在求得自身的完美。
附译文:孔子拜见鲁哀公,哀公说:“有人告诉我:‘治理国家的人,只要在朝廷上治理罢了。’我认为这是迂腐的论调。”孔子说:“这不是迂腐的论调。我听说过‘自身得到治理的人,就得到了百姓;自身失去治理的人,就失去了百姓。’不出门就能治理天下的人,大概正是因为他懂得返回到治理自身这个根本啊!”
17、作者认为遗传与智力密切相关,但遗传的天赋也只是智力发展的内部条件,并非是成才的决定因素。
18、“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聪明鼠脑中的DNA比“笨”鼠高出的比值在10%或10%以上,不低于10%。如果去掉,表示的数字太绝对,不符合实际,“至少”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9、具体说明了成才的关键还在于后天的努力。
20、有道理。因为“知识”要靠后天的教育,“德行”要靠后天的培养,“天赋”只是智力发展的内部条件,而并非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如《伤仲永》中的方仲永,虽然有天赋,但没有得到后天教育而沦落为平凡之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实例。
21、①品雪—②喜雪一⑧咏雪一④踏雪一⑤看雪一⑥忆雪(每空1分,意同得分)
22、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当时所见之景、所生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23、“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是指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读书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灵的旅程,所以说读书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意思相近即可)
24、孤寒寂寥中有生命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25、如:文天祥在狱中吟出了宁死不屈的的诗篇。司马迁于逆境之中写出了“无韵之《离 骚》”——《史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