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 5.时钟造型设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 5.时钟造型设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5 19: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钟造型设计--钟表的畅想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特点和个人的不同能力水平层次,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层级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创意方法并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尝试制作钟表作品
★★总结归纳创意方法并运用所学、选取新材料创作具有个性的钟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赏析、教师演示,利用小组合作参与体验创作过程,锻炼动手、合作能力
★★通过图片赏析归纳并在小组合作中运用,表达个性创意,提升创新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参与,体验钟表创意制作成功,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态度,体会利用所学美化生活的乐趣,分享时间的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也对自己亲身参与设计和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意钟表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深入学习设计的创意和表达。学生通过对钟表这一生活用品的赏析、创意和制作的学习过程能初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和流程,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这位今后的设计课程做好准备。但由于本校不是专业美术学校,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整体素养及美术创作能力均处于普通水平,班级中个别学生的美术绘画功底和创意想象能力较好,所以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过高或让学生单独完成实践练习恐有难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钟表设计的构成要素和创意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钟表制作
教学难点:
选取不同材质,创意出具有个性特点、新颖的钟表作品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复习导入
出示多张典型钟表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钟表设计方法吗?
学生回答:1、改变传统的表盘造型 2、对表盘进行图案装饰 3、钟表与其外形相似的物体结合 4、创意表针的外形、位置 5、注意钟表的风格与内涵
教师追问:★★这些设计方法都围绕着钟表的哪方面创意的?
学生思考回答——都是对钟表的造型进行创意设计的
活动2【讲授】
二、课堂新知
活动一:作品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设计时色彩的使用
出示一组钟表图片
教师提问:★比较作品,哪个更吸引你?
学生观察对比——有颜色的钟表
教师追问:★★用色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阐述观点——钟表的色彩及其搭配
1、一个主颜色,搭配对比色或邻近色
2、用色艳丽、干净,避免杂乱
3、色彩符合钟表风格
(板书:色彩)
活动二:发现不同材质,分析其选取时考虑的因素
出示一组钟表图片
教师提问:★这些作品设计的不同之处在哪?
学生比较发现——钟表采用不同的材质
教师追问:★★选择不同材质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归纳
1、产品价格因素
2、使用者的特点
3、产品表现风格
(板书:材质)
活动三:教师演示,学生直观感受制作步骤及色彩材质特性
展示一件自制钟表作品
教师提问:★大家猜猜看,这个作品是什么材质?
学生观察作品,根据生活经验发现钟表的材质是卫生纸
教师用教学材料进行制作演示(演示步骤:主材料搓条——盘粘成表盘——着色装表针)
学生认真的进行观察
出示一组自制钟表作品
教师提问:★★比比这两个作品的材质给你的感觉是否一样
学生进行作品比较、总结——不同材质可通过选取真实材料表现也可利用色彩绘画仿现
活动3【活动】
三、拓展延伸
出示多张钟表图片
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带着思考登上这辆钟表观光车
★1、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哪个?说说它的设计方法?
★★2、你从作品中找出几种创意方法?
★★★3、结合图片中的创意方法和自己的设计稿,谈谈你的新想法?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钟表作品,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问题回答
活动一:欣赏古代计时工具,获得新创意
出示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
教师提问:★猜猜看,这些都是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学生通过“日晷”猜测这些都是古代的计时工具,认识水运浑天仪、漏壶钟等知识增强博闻,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教师追问:★★你能从中想出新的设计方法吗?
学生思考,尝试提取相关元素进行再设计
活动二:体会时间的涵义引发新创意
出示创意钟表图片
教师提问:★你能体会出作品的设计涵义吗?
学生体会出时间匆匆而过、时间流逝不再回来、好好把握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三、设计多功能展现新创意
出示多功能钟表图片
教师提问★这些钟表还有其他用途吗?
学生发现新功能
教师追问:★★你能提供一个这样的想法吗?请大家为你的创意提出意见
学生提出创意思路,纷纷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4【练习】
四、学以致用
学生友善合作根据要求完成创作
★ 1、利用所学知识,选择材料,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钟表创作
★ ★ 2、利用所学知识,选择材料,小组合作完成系列钟表的制作
要求:
1、男女生搭配形成合作小组
2、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4、作品创意新颖、制作精良
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学生,随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