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行书的基本用笔规律与书写特色,了解书圣王羲之其人其事与创作风格,认识《兰亭序》的总体风格,包括用笔规律、字体结构、布局章法与创作渊源。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行书欣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兰亭序》的详尽分析,能够举一反三,在课后能主动、独立的欣赏与探究其他行书作品;在实践练习中,体会行书用笔的规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欣赏作品时,逐渐感受到中国艺术独有的线条美与韵律美;从抽象的行书线条美中体会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电脑、手机的依赖,智能输入法导致对汉字的感情生疏,学生书写水平降低。
2、学生从小缺乏对书法艺术的接触,对民族传统艺术很少关注。
3、在纷杂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个性浮躁、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坚忍不拔、沉稳持重的精神,缺乏耐性与韧性。
重点难点
重点:
1、如何理解和欣赏《兰亭序》的总体风格,体会用笔、结构、章法的特色。
2、临摹实践中,重点体会行书笔画的连接。
难点:
如何在临摹中掌握行书笔画间的流畅连接。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
【教师在音乐的伴随下毛笔手书课题】
教师出示楷书、行书、隶书三种字体,请学生分析哪一种书体可称得上“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学生看图,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以教师表演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
以三种书体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对行书风格产生初步直观认识。
活动2【讲授】行书的概念与特点
二、行书的概念与特点
【教师讲解】
1、行书的概念: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有很强表现力与实用性。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2、行书的优势:
比楷书快捷,比草书易识。
3、行书的特点:
(1)笔画相连
(2)字字相连
学生聆听
学生看图、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在直观感受之后,教师理论总结,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活动3【讲授】行书经典《兰亭序》
三、行书经典《兰亭序》
【教师讲解,或用视频】
1、书圣王羲之
2、《兰亭序》
(1)创作过程
(2)风格特点
学生在教师讲解时补充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在临摹时,也知其所以然。
活动4【讲授】《兰亭序》的章法布局
四、《兰亭序》的章法布局
【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总结】
1、纵有列,横无行,上齐下不齐。
2、跌宕起伏,节奏韵律美
3、字体大小变化
4、笔画粗细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先探究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训练对书法中线条美的艺术敏感度,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活动5【讲授】《兰亭序》的结构特点
五、《兰亭序》的结构特点
1、主次分明
2、参差有致
3、穿插避让
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在直观感受之后,教师理论总结,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活动6【活动】《兰亭序》的用笔特点
六、《兰亭序》的用笔特点
【教师示范讲解】
1、露锋起笔与收笔
2、笔画呼应、牵丝
3、以转代折
【学生作品拼接展示】
教师巡视进行用笔指导,纠正坐姿、握笔姿势。
【学生实践活动】
1、学生临摹“畅”字,初步感受用笔特色。
2、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放大范本,边练习,边听讲解。完成局部临摹练习,后拼接成完整作品。
【设计意图】在欣赏的同时,通过临摹实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活动7【活动】《兰亭序》的意境美
七、《兰亭序》的意境美
结合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对比《兰亭序》与学生交流讨论:行书作品的字里行间如何体现作者的个性、经历、才情、胸襟。
学生比较后作答。
【设计意图】以不同风格的作品比较,指导学生体会书法作品中的意境美,人格美。并为下一节课《祭侄文稿》赏析做铺垫。
活动8【活动】情感提升
八、情感提升
【教师讲述“王献之学书”的小故事】
传达学习书法的关键词:坚持不懈、努力、不骄不躁、脚踏实地
学生听讲。
【设计意图】从知识到情感的提升,着重学生的恒心与毅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