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石钟山记》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石钟山记》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3 15: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
语 文
2022
内容索引
预习梳理与积累
研习讨论与鉴赏
练习思考与运用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
【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合称“三苏”。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了解背景】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他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之罪被捕下狱,这就是“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任汝州(今属河南),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相关链接】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1)词类活用
(2)古今异义词
①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内心惊恐。
今义:心跳;内心有所触动;动心,产生做某事的欲望。
②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③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事情的真相。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
·
·
·
·
·
(3)重要虚词
4.记诵名句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研习讨论与鉴赏
问题研讨
【任务一】 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缘由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 作者对他们的说法持什么态度 其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前人姓名 石钟山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第2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首先简单地交代游览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再详写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试分析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
参考答案:第1层(寺僧使小童持斧……或曰此鹳鹤也),着力描写石钟山月夜景致。石之状貌,已给人阴森恐怖之感,又加上栖鹘惊起、鹳鹤咳笑,更是幽深怪异,一般人怎敢月夜独往 这段描写与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相照应。
第2层(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重在描写水石相激的现象,并且写自己亲见其景,亲闻其声,徐而察之,终得其实,以实地考察揭千古之谜,得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3.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哪两个
参考答案:第一,“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第二,“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4.长期以来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任务二】 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1.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第3段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参考答案:第1层(第1句),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明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2层(第2~4句),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第3层(第5句),点明写作目的,即记录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2.《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游记。试结合课文说明它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做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晰,结构谨严,说理透彻,文笔流畅。
课堂活动
对苏轼在探寻石钟山名字由来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敢于质疑的精神和不畏艰险求实的精神,你最认可哪一种
提示:可以肯定苏轼敢于质疑的精神,也可以突出他不畏艰险求实的精神。
观点一 我最认可苏轼敢于质疑的精神。敢于质疑是一种拒绝盲从、拒绝迷信的睿智。凡事无绝对,不要轻易地迷信权威。苏轼有疑必究,并亲自去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观点二 我最认可苏轼不畏艰险求实的精神。如果苏轼没有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意志,就不可能去亲身探访。“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栖鹘惊飞,鹳鹤怪叫,环境阴森可怕,寒气逼人,却没有使苏轼退却。
整合建构
【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
多种表达方式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再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文章第1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2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3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道理,属议论部分。第1段议论是第2段记叙的前提,第2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3段议论是第1段议论和第2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三段式结构,一脉相承,这与本文具有考辨性质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总之,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
【素材挖掘】
●求真务实:苏轼游览石钟山不只是求得山水中的逍遥,而是缘疑而游。郦道元和李渤的石钟山“因声得名说”都不能令苏轼信服,这也激起了他一探究竟的热情,而舟行以及送子至湖口的便利为他提供了亲临石钟山考察,从而解开疑团的良机。于是,在月明之夜,他“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经历一番惊险,终于发现了“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的钟声,彻悟了石钟山得名之由,苏轼以其求真之执着,以其不畏险阻、敢于探索之气概,解开了石钟山得名之疑,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眼见未必实: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然而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很多时候,我们亲眼看到的也未必为真。所以,我们对任何一件事,都要深入观察,认真思考。
练习思考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A
解析:B项,“铿”应读“kēng”。C项,“噌”应读“chēng”。D项,“射”应读“y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D
解析:D项,考:敲。
3.下列对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答案:A
解析:①⑤均为助词,②③④均为代词。故选A项。
4.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C
解析:A项,宾语前置,定语后置。B项,判断句,省略句。C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D项,判断句,被动句。
二、思考与探究
5.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
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不全面的,那么怎么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呢
参考答案:略
本 课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