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3 16:1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单元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语 文
2022
内容索引
预习梳理与积累
研习讨论与鉴赏
练习思考与运用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
【了解背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片面机械思想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977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的胡福明撰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后经本人及相关人员多次修改,特别经胡耀邦审阅定稿,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标题,于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5月11日,这篇文章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当天新华社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纸也陆续转载。
【相关链接】
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评论具有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征。评论的新闻性表现为提出人们当前关注的问题,突出新意,迅速传播。评论的政论性服务于各自的阶级、政党和集团,按本阶级的世界观解释客观事物。
以中外报纸为例,评论可分为5类:①社论。包括专论、代论、编辑部文章等。社论是规格最高的评论,代表编辑部的观点。②本报评论员文章。包括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等,规格次于社论。③短评。代表编辑部意见的短篇评论。④编后记和编者按。它是编辑为新闻报道或文章加的说明或批注。⑤专栏评论。一般署作者名字,形式活泼,体现作者风格。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流毒:毒害流传;流传的毒害。
(2)拨乱反正: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
(3)五花八门: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4)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5)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
(1)肃清 澄清
辨析:“肃清”,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澄(chénɡ)清”,(水、天空)清亮;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例句:①肃清行业乱象,规范汽车消费贷款的担保业务,已成为行业的共识诉求。
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务必首先在思想上澄清几个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误区。
(2)妥当 妥善
辨析:“妥当”,稳妥适当。“妥善”,妥当完善。前者强调适当,后者强调完善。
例句:①被房东喊话的女租客现身,称其因生病住院将搬家事宜交给了助理,但助理未处理妥当。
②双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妥善解决核心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双方共同目标。
(3)无稽之谈 不经之谈
辨析:两者都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话,常可换用。但有细微差别:“无稽之谈”偏重于无从查考,毫无根据;“不经之谈”偏重于不合道理,荒诞。
例句:①这并不是无稽之谈,确实是从大量史料中总结出来的。
②这则奇异传说,无论何人听了,都会诧为不经之谈。
研习讨论与鉴赏
问题研讨
【任务一】 梳理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主要包括哪些含义。
参考答案: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如何理解“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这句话
参考答案:这里强调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实践就具有这一特性。
3.为什么说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会削弱理论的意义
参考答案: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使伪科学、伪真理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
4.根据课文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的正确性的
参考答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在45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实践来检验它。如恩格斯在1888年的《宣言》英文版上给“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加上了“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一注释。1872年,两位革命导师在他们共同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对“无产阶级要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这一旧提法作了说明。
【任务二】 分析写作特色
1.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
参考答案: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被实践证明是真理;勒维烈根据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推算出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及其在太空中的位置,加勒于1846年发现了海王星,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被证实是真理;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中国革命实践证明毛泽东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
2.第二部分中作者列举“四人帮”的例子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①直接提出对“四人帮”的批判;②作为反面事例证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
3.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文章以设问开篇,提出文章的中心话题,然后以小标题的方式结构全篇,每个标题是各部分的中心,显示了作者论述的角度及观点,将不同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使得整篇文章散而有序,散而有纲;同时,各小标题之间又形成了递进关系,使论述层层深入。
课堂活动
有人提出,既然“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一种理论刚提出时是否具有真理性
提示:该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不管持何种观点,必须有一定的依据。
整合建构
【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
立论与驳论相结合
立论与驳论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第一部分中的这句话给全文确定了一个中心。接着作者再次强调: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并列举元素周期表、哥白尼太阳系学说等加以论证。文章到此已经有了很强的说服力了,但作者为了使论证更加严密,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原则,在第二部分中提出了“有的同志”担心的问题: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作者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对此加以反驳,这就用到了驳论,并以“四人帮”的事实对此加以阐述。驳论的运用使得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素材挖掘】
练习思考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A
解析:B项,“擂”应读“léi”;C项,“诌”应读“zhōu”;D项,“禁”应读“jì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流毒   领域   捍卫   缪误
B.权威 衡量 光辉 宣言
C.慎重 妥当 祟拜 辩证
D.纂夺 纠正 裁剪 摧毁
答案:B
解析:A项,“缪”应为“谬”;C项,“祟”应为“崇”;D项,“纂”应为“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答案:D
解析:D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选项用于“员工”与“客人”之间,对象用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B.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C.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25日晚在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本年度团队金奖,成为本年度唯一全球获此殊荣的团队。
D.自近代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显示了磅礴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依然散发着思想的力量和道义的光芒。
答案:B
解析:A项,“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前后不照应,应改为“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D项,“散发”与“力量”“光芒”搭配不当。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   。
    。    ,    ,    。
①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
②它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真理
③这是因为,任何真理都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
④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⑤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又互为转化
⑥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
A.⑤①⑥②④③     B.①⑥⑤③②④
C.①③⑥⑤②④ D.⑤③①⑥④②
答案:B
解析:根据逻辑关系推断,结合“真理”“谬误”的关系判断,①⑥在一起。由“转化”“因为”等可知,⑤③衔接。结合“范围”可以判断②④衔接。
二、思考与探究
6.对自己的思想和著作,马克思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修改,如根据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根据古代社会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修改。历史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论》),那么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的近代中国发展史上,有哪些对理论的不断修改
答案:略
本 课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