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该装置中种子数量太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大
4.取少量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反复揉挤后将纱布内剩下的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 黄白色面筋放入培养皿中,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分别是( )
A.面筋变为蓝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生 物 试 题 B.面筋变为蓝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C.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注意事项: D.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5.下列关于下图“芽发育成枝条”的理解,错误的是( )
2.本试题共 5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为 60分钟。
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填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不得分。选择题答案用 2B铅笔涂
写。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主要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靠假根固定植物体 A.甲中的[2]芽轴能发育成乙中的[b]茎
B.苔藓植物的茎和叶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因此长得特别矮小 B.乙中的[a]叶是由甲的[1]幼叶发育成的
C.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且根、茎、叶内都有输导组织 C.乙中的[c]芽是由甲中的[3]芽原基发育成的
D.卷柏、贯众、苏铁、云杉都长的比较高大,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木材 D.芽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只发育成叶
2.下列有关大豆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6.下列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我们食用的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胚乳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②大豆播种前翻耕土壤的目的是满足种子萌发需要的空气 B.多数植物通过叶片的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③大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C.干旱地区的植物叶片往往较小,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④大豆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因素影响
⑤在适宜条件下,大豆种子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 7.某同学为探究“玉米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甲试管中盛入适量土壤浸出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液,乙试管中盛入等量蒸馏水,其他条件都相同;②两试管中均放入 1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
3.为验证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同学用三粒种子设计了下图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并固定好,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均只用 1株幼苗实验,存在一定偶然性
A.利用该装置可探究水分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甲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存在多个变量
B.该装置中①和③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 C.现象是甲组幼苗生长良好,乙组幼苗生长迟滞弱小
C.该装置中①和②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 D.结论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幼苗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六年级生物试题第 1页(共 5 页)
8.把等量小麦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8小时后,对
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定,得到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植物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产生量(mL)
1 叶 绿 22 15
2 叶 红 22 120
3 根 红 22 0
A.在本实验中,植物器官、光的颜色、温度都是变量
B.1、2组进行对照,可探究光的颜色对叶产生氧气量的影响
C.1、3组进行对照,可探究不同植物器官产生氧气量的情况
D.第 3组氧气产生量是 0,最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够 A.甲是为了使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9.如果一个足球俱乐部为备战比赛,长期高强度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球场地面干硬板结, B.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草坪发黄甚至出现一定面积的死亡干枯。关于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C.丁中叶片滴碘液后银边部分变蓝
A.草坪缺水导致草的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B.土壤板结导致草根缺氧,不能呼吸导致细胞死亡 13.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C.缺乏无机盐,导致草不能正常生长 A.衣藻是单细胞淡水藻类植物 B.银杏和杏树都有输导组织
D.由于踩踏导致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C.卷柏和侧柏都属于裸子植物 D.小麦和玉米的种子都有胚乳
10.早春时节,迎春花刚开放时叶片还没长出。推测迎春花花瓣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 ) 14.下列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A.根毛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①地钱 ②银杏 ③小麦 ④苏铁 ⑤卷柏 ⑥水绵
C.上一年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 D.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⑥
11.如图是花生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下列关于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需要从外界吸收有机物转运给胚
B.种子的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
D.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6.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图中②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花生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D.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不断增加
12.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曲线 a表示胚乳,b表示胚
B.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
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
D.幼叶变绿后依靠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提供有机物
17.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六年级生物试题第 2页(共 5 页)
A.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A.A曲线可以表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B.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 B.A曲线可以表示吸气时胸腔容积的变化
C.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随蒸腾作用增强而加快 C.在食物链为“草→羊→狼”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若过度放牧,B曲线可以表示短时间内
D.植物吸收的水只有 1%~5%保留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狼的数量变化
18.如图是绿色植物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B曲线可以表示血液流经小肠过程中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的变化
23.图曲线表示盛夏的某个晴天,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
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向上运输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A.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 B.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
B.②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 18时 D.氧气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 6时
C.③表示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 24.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④过程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 )
1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论是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它们的种子中都有胚
B.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C.在肥沃的土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种子更快萌发
D.肥沃的土壤能给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有机物
20.我省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2020年所有市县将建成省级以上园林城市.部分街道、
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关于移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A.必须去掉全部枝叶后移栽,这样可以避免树木因过度失水而死亡 B.b点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成分为水分和无机盐的营养液,应将针头插入其木质部 C.当光照强度大于 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在中午阳光充足时移栽,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可为其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D.当光照强度大于 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移栽时带一较大的土坨,主要目的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无机盐 25.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一致的是( )
21.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 A.种植棉花摘除其侧芽-促进多生侧枝,提高棉花产量
①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清水冲洗 ③叶片脱色 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④用黑纸将叶片一部分遮光 ⑤光照 ⑥滴加碘液 C.枣农在枣树开花初期环剥树干-减少有机物通过木质部中导管运输到根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③②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①②⑤④③⑥ D.农民播种之前都要浇水和深耕-保证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22.如图可以反映某些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六年级生物试题第 3页(共 5 页)
非选择题部分 共 50 分
27.下图所示的是几类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 50分)
26.“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
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大樱桃因晶莹剔透、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
·
家喜爱。是大棚种植的首选果树品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请根据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组的同学们利用大樱桃幼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填序号),属于 植物。
(2)图中具有假根的是 (填序号)。属于 植物。
(3)图中属于孢子植物的是 (填序号),孢子是 细胞,有同学想研究
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帮他做一个假设: 。
尝试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组别 实验操作 观察结果
Ⅰ.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图中 A处应滴加等量的 。若探究过程顺利成功, 加入 20粒 放在光照充足的
则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 A 孢子 地方 其它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培养 观察孢子萌发
Ⅱ.该组同学通过观察图二并查找资料。了解到大樱桃属于被子植物,你认为它属于被子植
加入 30粒 一段时间 数量
物的主要依据是 。 B
孢子
(2)乙组的同学们探究大棚内大樱桃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图三是夏
(4)你认为操作不妥之处 。
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大樱桃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Ⅰ、Ⅱ),图
(5)将 B组操作补充完整 。
四为大樱桃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
(6)该对照的实验变量是 。
28.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厚礼,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
玉米创造了亩产 1402.86 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滨海中学生物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基地种
植了玉米,让我们跟随实践的脚步一起来探究。(10 分)
Ⅲ.从图三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从 点开始,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点。
(填图中字母)
Ⅳ.图三中大樱桃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是 (填图中字母)。
图中 c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于植物叶片的部分 关闭。
Ⅴ.结合图四,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一条建议,以增强大樱桃植株的生理过程 A,从而提高
其产量: 。
(1)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观察玉米种子纵切面(如图一)发现,种子中的淀粉主要
六年级生物试题第 4页(共 5 页)
存在于[ ] 里,判断的依据是 。能萌发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5)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
[ ] 。 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2)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种植?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哪些条件?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探究,实验记录如表,作为对照组的是 号瓶,比较实验现象可知,玉米种子的萌发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需要 。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实验步骤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 12小时光照,再连续 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光照与黑
1 将 10粒玉米种子均匀放在瓶中(倒放)的餐巾纸上 暗时相同)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 加入适量清水 加入较多清水 不加水
3 拧紧瓶盖 30. (11 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
4 置于冰块中 置于 28℃左右常温中 用.图一中的 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
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
实验现象 不发芽 发芽 不发芽 不发芽
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3)玉米开花伊始,在雌蕊(须状)未长出之前,同学们用纸袋将雌花 A套起来,而 B未
做任何处理。一个半月后,结果如图二所示,说明花经过 才会结果。
(4)《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紧凑型玉米具有株型高大紧凑、
叶面直立上冲、透光透气性好的特点,从登海种业获得的实验数据显示(如图三),在适宜的
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 株/亩时,既能提高 强度。又能相对减少
对有机物的损耗,最利于提高产量。
29.(8分)科学探究式学习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图甲中的 ABC 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
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
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图丙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
一中的[ ] 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 .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 ] 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 (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
是因为 .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 (结构)进出叶片。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 在植
是 .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
物体内的运输。
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 (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
[ ]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 内的叶片会变蓝。
(4)如果将乙图装置 2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 2必
须放在 环境中。
六年级生物试题第 5页(共 5 页)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 (4)黑暗
(5)20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30.(11分)
(1)导管;B 蒸腾作用;水循环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
(2)A;光合作用
1-5 CBBCD 6-10 ABBBC 11-15 ACCCA 16-20 DCAAB 21-25 BDDAB
(3)N;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50 分)
(4)②①④③;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
26.(10分)
的条件(2分)
(1)油滴; 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2分); 樱桃种子外有果皮包被(2分)
(2)a;f,b和 f;(2分)气孔;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白天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等(2分)
27.(11分)
(1)F;藻类
(2)C;苔藓
(3)ACF;生殖;光照能促进孢子萌发(光照抑制孢子萌发或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影响)
(4)AB组孢子数量应该保持相同(符合此意即可)(2分)
(5)放在阴暗处
(6)光照的有无(光照)
28.(10分)
(1)1 胚乳; 遇碘液变蓝; 3 胚芽
(2)2;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分)
(3)传粉
(4)5200;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9.(8分)
(1)气孔;无机盐
(2)2;C
(3)1;2
六年级生物试题第 6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