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 9.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 9.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5 22:3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传统蓝印花布作品的欣赏及实际运用,增强学生对蓝印花布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2、方法与过程:指导学生认识蓝印花布的传统制作技艺并尝试替代的方法,有意识的探究手工制作过程中的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体验蓝印花布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交流视觉感受,合理评价同学设计的蓝印花布作品,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得到启发,认识和体会蓝印花布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热爱传统工艺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有着自己的独特认识。
重点难点
通过对传统蓝印花布作品的欣赏及实际运用,增强学生对蓝印花布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想了解蓝印花布吗?那就跟随着老师进入蓝白的世界吧!
二、探究新知
蓝印花布的制作始于宋代,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蓝印花布同蜡染和扎染一样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蓝印花布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像江苏、浙江等地的蓝印花布都各有特色。
㈠、美在色彩
1、出示图片
问:同学们观察一下蓝印花布有哪两种颜色啊?(蓝、白)
问:白色让你们联想到什么?(白云、白雪,象征纯洁、光明、神圣具有明快朴素和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特征。)
问:蓝色让你们联想到什么?(大海、蓝天,象征宁静、宽厚、深邃具有稳重智慧和无限包容力的特征。)
蓝印花布色彩的情感表达正是通过把自然界蓝天、白云的蓝、白二色巧妙的组合实现的,看似无意识的,却充分反映出东方人本有的淳朴、和谐的审美理念。
2、出示图片
问:这两块蓝印花布的色彩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组讨论
(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
问: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了怎样的美感呢?小组讨论
(对比与统一)
在古代蓝色称为青色,青色代表了什么呢?(春天、生命)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一朵艳丽的奇葩,它也是蓝与白构成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花瓷)
元代的青花瓷与蓝印花布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蓝白两色不仅仅是它们给人以蓝白之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蓝色与白色是生命的基本色调,是人们对生命关注的美好诠释。
㈡ 、美在纹样
欣赏资料
问:蓝印花布的题材都选择哪些内容呢?(讨论:以花卉、植物、动物的纹样为主……)
问:它们抒发了老百姓怎样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寓意呢?(讨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㈢、美在生活
1、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蓝印花布吗?请同学们大胆的说一说
2、一起欣赏生活中的蓝白之美吧!
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可以了解到蓝印花布的面料常常制作成居室用品、服装、工艺品等,但它的蓝白之美却被人们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美的色彩、美的纹样、美的制作最终要应用到生活中去。
㈣、美在制作
教师出示蓝印花布的工艺制作步骤图,让学生自己直接了解蓝印花布的设计与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
①、纹样设计和花版的制作。用点、线、面结合设计纹样,然后用纸刻成花版,最后用熟桐油油漆晾干。
②、漏版印花。把石灰和黄豆粉加水拌和成印花防染浆,漏刮在织物上,待7天期的阴晾干燥,才能染色。
③、植物染料染色。用“蓝草”植物的色素,制成染液,在室温下进行多次染色。
④、刮花子及清洗染色后的蓝印花布。经晒干或烘干,用刮刀刮掉防染浆层,然后用流水多次清洗,洗尽浮色。
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蓝印花布的美是淘洗出来的美,进过反复淘洗再来晾晒,它具有不褪色、耐洗、耐晒的特点,它以质朴的色彩、古拙的纹样,素雅的风韵,形成清新雅致的魅力。
三、实践创新:
表演魔术:让学生在老师带来的神奇的纸上制作两块仿蓝印花布(用纸替代布、用腊替代防染浆的方法)
问: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替代的方法制作蓝印花布呢?
针对具体情况,启发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寻找替代方法。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快速的仿制一块蓝印花布,老师循环指导。
四、评价小结: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