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3.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
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重难点)
3.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 员的崇高精神。(重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展示“神十一”图片及杨利伟相关资料。
【探究生趣】
第一步,浏览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炽热(chì rè]): 释然(shì rán): 五脏六腑(wǔ zàng liù fǔ): 耐人寻味(nài rén xún wèi):一目了然(yī mù liǎo rán): 轮廓(lún kuò): 俯瞰(fǔ kàn): 确凿(què záo):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 模拟(mó nǐ): 遨游(áo yóu]): 鉴于(jiàn yú): 严谨(yán jǐn):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 稠密(chóu mì): 瞬间(shùn jiān]): 屏息凝神(bǐng xī níng shén):无虞(wú yú): 模糊(mó hu):
二、指导学生根据小标题梳理重要信息:
1. 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在太空中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 惊心动魄 ----------飞船返回
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点?
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
3.采用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理清楚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另外,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结构严谨。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
1. “神舟五号”升空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这些心理变化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飞船中的感受,说明航天员工作的危险,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2.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明确:表现了大家看到“我”安然无恙时激动、兴奋之情,真实再现了“我”脱险后人们如释重负的心情,体现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心情: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4.“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明确: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给“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航天员讲会产生怎样的错觉和怎样克服这种错觉。对于神秘的敲击声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步,归纳总结,探究质疑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
2.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作者通过叙述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表现了可贵的探险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抒发了作者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祖国的感情以及胜利返航的自豪之情。
【总结固趣】
1.神五成功发射有什么重大意义?
2.假如杨利伟到你们的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3.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板书设计:
神奇和美妙
太空一日 探险 严谨 自豪
紧张和意外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