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四年级体育与健康 4.1.4障碍跑 说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四年级体育与健康 4.1.4障碍跑 说课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5-03 22:1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障碍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中用跨、钻、爬、绕、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此项教材可借助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障碍物的难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培养、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把“障碍跑”这一有难度的教材变为学生喜欢参与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小,兴趣迁移较快,注意力极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趣味性和灵活多样的运动形式调动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且学生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喜欢模仿别人的运动技巧。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的评价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发挥他们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学生们在参与活动中都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成功。
三、设计理念:
1、本节课以情景教学为主线,总体思路力求“新、活”为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采用森林大冒险设计情景。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告诉学生去森林冒险的途中危险重重,有各种障碍物,给学生探险带来一定的困难,留下一个悬念,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克服困难的心理,紧接着用动物模仿和丛林舞会来开课,为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做好了铺垫并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快速的调动情绪,投身到学习之中。
2、在整个学习障碍跑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帮助中学会与人接触和交往,增进同学间的了解,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变换小组障碍跑的环节中,体验不同练习的一种成就感。同时运用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比较牢固的掌握,充分体现体育课堂上以学生为本教育。
3、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练习的情趣。在分组完成“穿越丛林”游戏时,学生的个体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得以展示和体现,竞赛中的交往和相互鼓励,让学生更能够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4、随着音乐的舒缓节奏,放松身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结束本课的学习。使本节课前后贯通,融为一体。
四、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最后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每位学生的优异表现给予肯定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钻、跨、爬、绕的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个人练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将课堂还给学生。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至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跨、钻、爬、绕技术。
难点:动作连贯、自然
七、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创设情景——学练越过各种障碍——分组用“跨、钻、爬、绕”方法越过各个障碍——游戏:穿越丛林——放松活动——总结、评价
八、说预期效果
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知道障碍跑的锻炼价值和方法。
通过教学使80%~9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距离内用跨、钻、爬、绕等正确的方法顺利通过一定难度的障碍物。
九、本课的特色:
1.指导思想。突破了传统专项竞技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健康、健身为本,注重在学、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上。本人在设计中,通过主体尝试-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地达成目标;努力避免以往讲解-示范-练习,即教师主体、学生被动的刻板模式和教师“一言堂’现象。让学生在自己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学习方式上。在教材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尝试,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利用图片让学生观摩与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