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对称剪纸和不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2、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4、 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称剪纸和不对称剪纸的方法,难点是随意剪出、创作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有个性特征的作品,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教学准备:
教师:优秀剪纸作品若干幅,有对称和不对称作品;民间剪纸资料、故事、剪刀、刻刀、彩色纸、录音机、磁带、固体胶、相关课件等。
学生:课前搜集民间剪纸资料、故事、图片、彩色纸、剪刀、刻刀、垫板或旧报纸、固体胶等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作品,引入课题(播放课件)
设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幅特别的作品,想不想看?看完请想一想,它们特别在什么地方?还有新发现吗?这些画有什么特点?你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一课。
1、板书课题:《剪剪乐》
2、简单介绍剪纸文化
(1)剪纸是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它的主要制作工艺有用剪刀剪和用刻刀刻两种形式,统称“剪纸”。剪纸是民间艺术家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特点是构图单纯,造型洗练,线条明快,形式完美。(2)剪纸艺术表现了人们的情感和风俗,装扮着人们的生活,在剪刻时要抓住对象的特征和便于装饰的因素,进行大胆的夸张和变形(3)剪纸具有欣赏性和实用价值
师讲述画面(对称剪纸,包括团花剪纸,不对称剪纸)
师:“有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用对称的方法剪纸的?”“对。”要不要看老师再来示范一次?
2、 介绍对称剪纸的方法和步骤(分六步完成,以熊猫为例)
a) 准备彩色纸
b) 将彩色纸对折
c) 沿着折线设计半只熊猫的形象(要求抓住熊猫的特点,做到构图简洁、线条流畅,可大胆进行夸张和变形)
d) 画上阴影部分
e) 把阴影部分剪下来(剪时强调注意安全,线条要求流畅)
f) 剪刻细节,调整画面,粘贴牢固
3、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
1、我们生活周围你看过和听过关于对称的剪纸故事吗?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请小组长用几句话写下来)
2、 演示分工合作过程(1)从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的造型或故事,请三位同学和老师合作示范(2)先分工再进行合作(学生讨论)
3、 教师示范讲解剪刻步骤(不对称图形)
(1) 意剪出外形(2)剪或刻出人物或动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节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出示民间剪纸作品)中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出示图)
4、组合粘贴
(1)准备粘贴,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2)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动物,你能给它们编个故事吗?
(3) 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4、 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 论评议,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在本组展示本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 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才评议的内容。
5、 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展示总结
1、 学生制作,学生巡回指导。(注意剪刀、刻刀正确使用方法,强调安全及卫生习惯的养成,播放音乐)
2、 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3、 总结:今天我们用了剪纸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三年级下册剪纸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对称剪纸和不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小朋友既动手又动脑,这节课小朋友都喜欢上,课一开始为了调动同学的兴趣,老师出示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剪纸作品,如对称的团花,红双喜字、动物猫头鹰等不对称的鱼、小猫钓鱼等,让同学欣赏,感受剪纸也能让同学带来快乐。
剪纸的方法和花纹的设计和剪刻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抓住人、动物、花卉的特征,边演示边讲解,不至于因过于复杂和琐碎而占用过多的时间,培养他们做事情抓重点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如剪刻完后,粘贴牢固后,要求组织学生将剪好新花样编个有趣的剪纸故事,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