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动物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认识动物的习性、结构与动态,了解描绘动物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捕捉动物精彩的瞬间。
3、通过艺术的表现,树立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体验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的动态变化和结构特点,大胆肯定的描绘。
教学难点:
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描绘动物精彩瞬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通过欣赏俄罗斯女摄影师Elena拍摄的一组孩子与动物间的亲密照,唤起学生对动物的情感共鸣。
2、把各自收集的自己喜欢动物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交流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二、欣赏、尝试、探索
1、通过仔细观察动物的图片,尝试用手中的画笔简单勾勒动物的外形,初步尝试描绘动物的瞬间姿态。
2、在自我尝试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各自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3、师生讨论:如何捕捉动物精彩的瞬间?描绘动物是注重形态还是神采的感觉呢?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能更适合自己呢?
4、赏析:
带着问题师生一起对比研究各种风格的动物作品。
速写的记录——欣赏德拉克罗瓦的《虎》与黄胄的《猫》
讨论:A、两种动物的神态。
B、两种动物的动态特点;
C、两位画家运用手法的特点;
D、德拉克罗瓦遒劲奔放的线和黄胄柔软轻松的线条是如何凸现动物性格的?
色彩记录——欣赏运用色彩写实的方法描绘的动物作品。
5、探究:
通过对比欣赏的方式,探索动物的形体、颜色、姿态和不同的观察视角,描绘出动物的多姿多彩的性情,体会美术作品中传达的深厚情感。
三、深入研究
1、以教材中丢勒的《兔子》为例,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如何描绘动物。
交流:从哪儿起笔,可以选择从整体出发,先画兔子的外形,再画细节,加明暗,罩上淡淡的水彩;也可以从某个你觉得有特点的局部开始,逐渐画出全部。无论选哪种方法,都要抓住动物的特征来画,这样所画的动物才会生动。
2、欣赏多种描绘方式:
(1)感受不同画家所表现的动物性格,体会艺术家塑造动物时所用的不同的艺术手法。
(2)非专业画家以寻访日记的方式做探寻自访记录,用绘画和文字,共同记录动物的一点一滴。
同学们互相交流各自喜欢的描绘方式,最想学习的风格。
四、构思
描绘动物的途径很多,可以借助动物的图片资料,动物标本,还可以走出教室到户外直接观察写生。
考虑选择何种方式,从何处入笔,同时更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特点和神彩。(可以独立完成动物的某个瞬间,也可以小组单位,将动物组合为有趣的画面合作完成。)
五、快乐的创作
在音乐《森林狂想曲》的音乐声中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个或多个动物造型。
以线条为主、以色彩为主或线条与色彩结合。
六、作品展示评价
举行人类的朋友作品展,展示各自的作品并交流心得。
七、拓展与延伸: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人类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拥有共同的家园,它们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伙伴,爱护它们,也是在关爱人类自己!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