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3 21: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节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活动1:比较谁游得快?
观众认定,在相同时间内,游在最前面的人快。
中间那个在最前面,好快啊!
中间那个时间最少,真快!
终点裁判认定:在运动员们到达终点时,计时少的人游得快
观众与裁判比较快慢的方法一样吗?
交流与归纳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裁判员:
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
观众: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长短。
一般概括为:
路程相同比时间
时间相同比路程
小汽车1s内通过的路程为
A:小汽车120s内行驶3600m
=
( )
( )
______m
B:飞机2s运动1000m
飞机1s内通过的路程为
( )
( )
______m
=
3600m
120s
30
1000m
2s
500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那么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可以用路程与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路程与时间比值的实质:
时间相同比路程
讨论:
思维拓展:
既然路程与时间的比能够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可以利用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速度。
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1、定义:
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用ν 表示。
速度= ———
路程
时间
路程—— S
时间 ——t
速度—— v
2、公式:
方法指导:
这种利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除了速度这个物理量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在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还有哪个物理量也是这样定义的?
密度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用这种方法来定义新的物理量。
3、单位:
根据速度公式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因此,速度的单位等于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
汽车的速度是“30m/s”,
读作30米每秒。
它的物理意义:
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是30米。
飞机的速度是“500m/s”,
读作500米每秒。
国际单位:米/秒(m/s)。
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它的物理意义是:
飞机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是500米。
换算关系:
米/秒(m/s)和千米/时(km/h)之间怎样换算呢?
1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h
1m
1s
1/1000 Km
1/3600
h
3.6
1km/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1km
1h
1000m
3600
s
1/3.6
1km/h =1/3.6 m/s
1m/s =3.6km/h
m/s是较大的单位
口头练习:
5m/s= km/h
72km/h = m/s
18
20
公式的变形:
求路程
求时间
答:(1)该客机每分钟飞行的路程为16.5km;
(2)骑自行车通过上述路程所需的时间为55min。
例题:某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速度为990km/h,它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如果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要用多长时间才能通过客机1min内飞过的路程?
已知:v1=990km/h,t1=1min= 1/60 h;v2=5m/s。
求:(1)s; (2)t2。
解:(1)该客机1min飞行的路程为
S=v1t1=990km/h×(1/60)h=16.5km=16500m;
(2)骑自行车通过路程s的时间为
t2=s/v2=16500m/(5m/s)=3300s=55min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解、答。在“已知”中,必须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中的已知量,单位可在这一步中换算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或者均用常用单位;对于“求”,同样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中的所求量;
4、计算过程要带单位,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2、解题过程中如果题目出现了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公式中的各物理量还要标上“下标”以示区分;
3、计算过程必须先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或变形公式,不能直接代入数据;
1、气象预报称,台风中心正以25km/h的速度向距其150km的某地接近。请你算一下,台风中心需要多长时间到达该地?
已知:v=25km/h s=150km
求:t
解:t=s/v=150km/(25km/h)=6h
答:台风中心需要6h到达该地
课堂练习
解:
V2

s2
t2
=
165m
25s
=
6.6m/s
因为V2 > V1 ,所以李四跑得快些。 
答:李四跑得快些。
已知: s1 =100m, t1 =17s, t2 =25s,s2 =165m。
求:v1 ,v2
V1

s1
t1
=
100m
17s

5.9m/s
2、张三跑100m用了17s,而李四用25s跑了165米,张三和李四谁跑得快些?
直线运动
在机械运动中,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航天飞机降落时慢慢停下来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路径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
机械运动的分类:
下面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两种直线运动
活动3:比较汽车速度的变化
300m 600m 900m 1200m
10s 20s 30s 40s
=
=
=
=
30m/s
观察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计算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

300m 300m 300m 300m
10s 10s 10s 10s
30m/s
=
=
=
=
分析概括:
像汽车这样的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上例中速度30m/s的大小恒定不变,可见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思维拓展:
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公式 ,能否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呢?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机械运动。
继续观察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该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样的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些粗略的研究,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度。这
样计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物体是在哪段路程内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s/m
10
30
90


t/s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1)、s—t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s-t函数关系的数学图像:一条斜直线,如甲、乙。
静止物体的s-t函数关系的数学图像:与横轴平行直线或横轴,如丙。
40


t
0
(2) v—t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v-t函数关系的数学图像: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静止物体的v-t函数关系的数学图像:横轴.
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v-t函数关系的数学图像:一条斜直线。
图像法优点:
能直观形象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便于识别和分析。
本节小 结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2. 在变速运动中,v= 求出平均速度。
1 m/s = 3.6 km/h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3. 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