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8课
课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单位:
主备人::
【课标与教材分析】
《2011版新课程标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知的: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对一些历史常识、李大钊都有一定的了解,文章比较短小,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课文大意。
2. 学生想知道的:初一的学生大多是十三四岁,正处于由童年时期向青年时期的过渡的阶段,此时也正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而这篇课文写作于五四运动之后的国难之时,文中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正是需要学生好好去领悟并把握的。
3.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但是学习习惯却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学习,独立思考。但也有的学生依赖性强,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但是随着习惯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这两个班的学生一定能得到大的发展。
4.关注学困生。大部分学生对课文传达的情感不能够准确把握,因此,在让部分基础了解好文章传达的情感后,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小组长帮助其他同学理解文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以下词语: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导读法、点拨法、交流质疑法、朗读解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观感引读1、图片展示:
图1风平浪静,船儿远航---
图2波涛汹涌,勇往直前---
图3乌云散尽,彩虹出现---
二、激情朗诵,整体感悟
1、激情朗诵:学生激情朗诵,初步感知课文。
2、整体感悟:
①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②当时我们面临怎样“艰难的国运”呢?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③如果要鼓励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标题呢?重音该放在哪呢? (“雄健的国民”)
④下面快速阅读课文,并归纳各段内容。
a.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b.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c.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d.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e.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①②③
1、合作探究:
①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文中哪些比喻可以表现“雄健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含义何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2、品读赏析:
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1) 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节开头的一句:
(2) 指名朗读课文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3) 掌握品味语言的第一环节: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
崎岖:本义是“高低不平貌”,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义“坎坷险恶”。
境界:本是指事物达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此指国运艰难程度。(将这些关键词语加上着重号,再默读一遍,是否有所领悟。)
创新支点
3.学生寻找关键词语、体验作品感情
“高唱”——主动(被动)、积极(无奈):雄健的国民是以一个奋进者的姿态出现在崎岖道路上的。
“悲壮”——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会有流血,会有牺牲。奋进本身就是壮烈的。正如李大钊所言,“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走过”——不用“要走”、“将走”,也不是“走着”,而是面对艰难险阻满怀斗争信念,一定要走过这一段困苦的路,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是第三句中显示出的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第四句中显示出的则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请问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雄健的国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参考答案:“趣味”,有情趣,有意味,有意义。既然是环境艰难险恶困苦,为什么还会觉得“有趣味”?而且是“最”有趣味?这当然是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这正是我们(学习上的苦行僧们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向先驱者学习的要点所在——在艰难困苦的厄运降临时仍充满必胜的信念!
4.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 境地(选择同义词)
5.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很艰难险阻的境界。 进程(近义词) 境况,情况
6.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
常常 高低不平
7.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处境困难
8.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 走远路的人
9.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阻止,抑制
10. 重温品味语言的三种途径
反复朗读 比较异同 探究疑点
四、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2000年第七期))
附:李大钊生平介绍:
李大钊,字守常,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一九二二年七月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坚贞的崇高品质。这里录一首李大钊留学日本时(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绝》以志纪念: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诗歌大意):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捷,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想起今天小饮饯别时共同约定的诺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风雨楼来纪念这伟大的胜利。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铭记一段李大钊的话语: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六、作业布置:
A层:仿写第三段,把“旅行”改为其它比喻,重写一段话。
B层:抄写文中的重点词语两遍。
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