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
第一课时 “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课前预习导学】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 和
两大部分。
2.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 、太平洋与
之间的“十字路口”。
3.马六甲海峡:位于 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 、 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与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名师点拨■(1)马来半岛是中南半岛的南端狭长部分,属于中南半岛的一部分。(2)油棕是经济作物,棕榈油是其产品,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 气候和 气候。
5.主要的粮食作物: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 、 、 等。
6.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品
(1)东南亚是世界上 、 、 和 的最大产地。
(2)分布:泰国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和 出口国; 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答案:1.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2.大洋洲 印度洋3.马来半岛 欧洲 非洲 太平 印度
4.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5.水稻 泰国 越南 缅甸6.(1)天然橡胶 棕榈油 椰子 蕉麻
(2)天然橡胶 蕉麻 椰子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典例互动讲练】
知识点1、“十字路口”的位置
【例1】(2011·山东济南)有关东南亚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洲五海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
C.中纬度大陆西岸 D.地跨亚欧两大洲
思路分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三洲五海”之地指中东;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俄罗斯、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
自主解答:B
知识点2、热带气候与农业
【例2】(2011·湖南张家界)小李的爸爸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入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的是( )
A.棉布 服装 B.羊毛 小麦
C.椰枣 地毯 D.天然橡胶 椰子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东南亚是橡胶、棕油、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自主解答: D
【高效训练】
1.今年暑假,小明将去东南亚各国旅行,去漫步椰林婆娑的东南亚海滨,感受那里炎热的热带气息。小明能感受到炎热热带气息的原因是东南亚各国( )
A.均属临海国家 B.均在北半球
C.均地处低纬度地区 D.均地处中纬度地区
【解析】选C 。 从纬度位置看,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处在10°S和北回归线之间,都处在低纬度。
2.“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元帅的诗句描写的是哪一地区的地理特征( )
A.南亚 B.马来群岛 C.中南半岛 D.西亚
【解析】选C 。 中南半岛的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西南部山水相连,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式。
3.与我国陆上直接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
A.越南、老挝、缅甸 B.越南、柬埔寨、老挝
C.越南、泰国、老挝 D.越南、菲律宾、缅甸
【解析】选A。东南亚包括11个国家,其中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4.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是美洲、欧洲向东航行到非洲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D.是连接红海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解析】选A。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的海上通道。
5.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影响东南亚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
①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气候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耕地多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解析】选D。 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农业生产。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是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东南亚人多地少,地块小,机械化程度低。
6.下列热带经济作物及其分布组合错误的是( )
A.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 B.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
C.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菲律宾 D.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出口国是菲律宾。
二、非选择题
7.读“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沟通了 洋和 __________洋。
(2)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 洲、 洲和亚洲的 __________地区、 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 地区和 __________洲以及 洲、 洲。
(3)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
(4)对日本来说,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相当重要,其中主要原因是
_ 。
答案:(1)马来 苏门答腊 太平洋 印度洋 (2)欧 非 西亚 南亚 东亚 大洋 北美 拉丁美
(3)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4)日本的原料和燃料大多需要进口,其中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因此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8.读两类气候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________气候,B图表示________气候。
(2)东南亚地区,A类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
B类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类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这类气候分布区内农作物多在___季播种,_____季收获。
(4)B类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这类气候分布区内的降雨类型多是________雨,除东南亚地区外,世界上这种气候类型在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分布的面积也很广。
(5)这两种气候分布区很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还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2)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3)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 旱 (4)终年高温多雨 对流雨 南美洲 非洲 (5)水稻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9.拓展提高题: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 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位于______(南或北)半球,西临B____________洋。
⑵ 由丙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
⑶ 由乙图分析,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小麦、玉米、水稻),适合该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丙图阴影部分表示中南半岛主要农业区,请描述这些农业区的分布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东南亚联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下商品不属于东盟十国主要出口商品的是( )
A.天然橡胶 B.椰子 C.羊毛 D.棕榈油
⑹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是由于该地区处于A、B、C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其中C为____________板块。
解析:第(1)题,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根据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判断东南亚位于北半球,西临安达曼海,属于印度洋。第(2)题,东南亚大河向南流,可判断地势北高南低。第(3)题,主要考查了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4)题,图中阴影部分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第(5)题,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的主要产区。第(6)题,主要考查了板块的位置与名称,亚欧大陆主要位于亚欧板块。
答案:(1)北 印度洋(2)北高南低 (3)水稻 全年高温,降水多(或雨热同期)
(4)沿海、沿河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5)C (6)亚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