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艺术 说课
我将分别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敬请方家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处理
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结合“临写”的多元综合课型;多物作喻,以启发、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结构形态,生动明了实用。
本节为第二课时(本课共计二课时),继续学习和了解书法结构的基本规则(“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及其特点。针对学情,适度加大了对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的了解和相关书法文化的认识。
2、学情分析:
基于本班学生现实基础较好的状况,大胆尝试拓展书法教学多种方式,临写、品读、评述、拼字、筛字展示等教学先后呈现;后半段适当地增加了欣赏权重和视野,增强了学生对行书的审美认识和理解。
3、根据学情,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继续了解书法结构的基本规则和特点,赏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②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进行构件组合活动,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本节课主要是楷书和行书),并能表述自己收获。
③情感目标:欣赏《兰亭序》(视频及讲解),学生临写和交流,能够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感染到王羲之的情志之美、洒脱不拘的魏晋风度;由此影响平时能自觉规范书写并形成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书法结构的基本规则和特点,临写楷书、行书范字。
教学难点:分析字形结构并进行构件组合,初步理解和感受书法艺术的结构变幻之美。通过欣赏《兰亭序》,感知王羲之的情志之美和洒脱不拘的魏晋风度。
二、说教法
灵活使用多种教法,包括:讲练教学法,读写教学法,比喻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拼装教学法,迁移教学法,赏评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示范引领法,实练自悟法,动态练习法,交流互启法等。
三、说学法
结合自己书法教学经验,推荐学生选择使用多种书写方法:格临,中线临,(“一、二、三”字形)结构临,主次临,笔意临,外形临,节奏临等。有课件引到认知,有示范直解难题,有作品交流互启,有分组游戏激趣,有文学名作综合等。
四、说过程
教学过程:
自制ppt教学课件,全程手动遥控播放,准确而机动地掌控教学时间进度。
旧知巩固环节
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学生自主选1-2字修改完善作业。这样,既使本节课程完整,又为“拼字游戏”等教学活动作铺垫;既可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又为教师腾出时间,用以板书课题及教学关键词语。
教师提示注意书写规范(执笔和运笔),笔法(提按,中锋),篆书写法,楷书笔序等。
自评与交流,学生之间以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呈现,可互为启示、取长补短。
间架结构方面,从几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多样性:1、一字多体;2、一体多形;3、一人多体;4、一览无余:呈现古今书法艺术的各种字体佳作,拓宽艺术视野。
教师讲解“计白当黑”,用以帮助学生理解笔画与字内空白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书写过程的结构合理安排。
新知三步环节
教师解读课题,加深对书法的认识。随即进入新课学习阶段。
学生同步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教师板书本节教学内容关键词:“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
采用“以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师生互动形式分组展开。
“迎让避就之美”,分析构件组合形式,了解含义:如“欲、額”(左迎右让),“锺、識”(左避右就)。并辅以练习,分析标示:了解例字并指出(楷书“禪、歟、戯、親”)笔画分布和避让关系(即要求结构搭配“合理美观”)。
“主次分明之美”,识别主笔突出:“山、出”;“言、集”和说明“甘、生”主笔。
“形态变幻之美”,指出“欣欣然陶陶然”同字变异的具体表现的美感。
至此,本课教学内容看似已趋于结尾阶段。
本人鉴于当时学情,在此作了特别创新处理,将教学带进到一个高潮阶段。包括:播放书法专题视频,赏析《兰亭序帖》(有助于学生对书圣王羲之及其代表作《兰亭序帖》的深度认识);教师示范(讲解方法);饶有兴致的活动,如学生竞临范字(“之”、“竹”、“其”、“列”等字组)、按6个组限时进行汉字(柳体楷书)构件组合拼字游戏比赛并贴于小展板上展评(合作学习审美探究)。随后让学生思考少量草字(“之、以、亦、迹、临、足”等)在《兰亭序帖》的应用及意义、王羲之的创新所在,以及品读王羲之《兰亭诗》、体会现代名家刘湛秋的汉字情怀(推荐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以升华学生对汉字的民族文化情感和爱国情愫。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教学活动。此处几项活动,共用时15分钟。
在板书方面,立足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完整扼要,规范美观。
整个教学,严谨、充实,启发、互动,通俗、直观,紧张、活泼,丰富、多样,自然、有序,教法灵活张弛有度,氛围融洽合理拓展;尤其在针对学情变化方面,适度调整标高(因材施教),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最终达成了教学预期目标。
教学反思(提要或说明):
1、因受现场录课教室的硬件设施限制和影响,对学生分组、分工及教学准备作了相应的合情合理调整。
2、课堂教学前半节,因现场录课学生上课情绪紧张,反映出教师对学生课前心理疏导不够,需作改进,予以重视。
3、新知学步,也可考虑让学生分组自学规定内容,然后交流心得。教师释疑。
4、讲解书法“结构变幻之美”时,针对“欣欣然陶陶然”,可对照同步ppt教学课件中的印刷体楷书(3对字形均相同无变化),进行适度地比较辨析,然后转向书法“形态变幻之美”。若时间许可(或教学角度微调),可将其设计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教学环节,以增加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审美深度。
5、本节课(第二课时),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调整和适度补充,这是根据学生实情而定的。简化和压缩了三个“结构之美”规则(“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的繁琐教学,使得之后欣赏《兰亭序》、二次“玩字”(拼字、贴字)动手晒字的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生动、兴致盎然效果。
6、还可以在本节课前,学生开展书法艺术在生活中运用情况的调查活动,如牌匾、楹联、书发展览等,便于教学中可用,更能体现出书法艺术的生活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