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性文章专题 课件(共42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性文章专题 课件(共42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4 19: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
《课程标准》目标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阅读新闻,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2、教材要求·说明性文章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
◆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理清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敢于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说明性文章·预期目标
◆我会通过抓关键语句、概括等方式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我会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与说明对象特征之间的关联。
◆我会用抓限制词、比读等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我会通过理清作者阐述事理的逻辑,了解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类别、特征、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说明文的概念
一、说明文的分类及特征
按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以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教材八上)《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
事理说明文: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教材八下)《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
按语言分 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如《中国石拱桥》运用大量数据对说明对象作客观的说明。
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如《大雁归来》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大雁,知识性、抒情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考点1 辨析、判断和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特征之前,往往要先明确说明对象。大多数说明性文章的标题揭示了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特征往往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整体把握文章,从标题、首尾段、关键句或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考点1 辨析、判断和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判断方法:
①看题目。不少说明文的标题就表明说明的对象。如《苏州园林》的标题正是它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如《梦回繁华》第一段最后一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点明说明对象。
考点1 辨析、判断和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对象的特点,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判断方法:
①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看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如《时间的脚印》。
②抓关键句。文段的首句或末尾句往往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中“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等。
③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永定河发水时,来势……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结构坚固)
二、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 ①“总—分”式: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结构安排。
②“分—总”式:如2017河北中考说明文:第①~③段先介绍“转基因”是什么以及“太空种子”发生基因变异的原理;第④段总说“太空种子”只是在“变基因”,而不是在“转基因”。
③“总—分—总”式:如《被压扁的沙子》中第①段总说关于恐龙灭绝的新观点的争论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第②~ 段具体说明了关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理论;最后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二、说明文的结构
递进式 如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从物候现象到物候规律的认知过程就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
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如《苏州园林》中对苏州园林布局的介绍,采用了并列的结构形式。《梦回繁华》按照开卷、中段、后段的并列式结构描述《清明上河图》的画面。《蝉》分别介绍了蝉的地穴、蝉的卵。
三、说明顺序
2.梳理并辨别说明顺序
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时间顺序以时间变化来阐述事物的发展变化,其标志是时间词。空间顺序,重在描述事物的方位,重在阐述事物的形貌、特征等,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逻辑顺序重在阐述事物或事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思维认知的发展变化。具体地说,有先总后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性文章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有其他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在第⑥段具体介绍卢沟桥时,又采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三、说明顺序
时间 顺序 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常以表时间的词语为标志,如年月、朝代等。如《中国石拱桥》是按石拱桥建造的历史发展顺序(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长虹大桥”)进行说明的。
空间 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
如《梦回繁华》就以《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为主体内容来说。其中“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三个词语将画作切分成三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方位依次进行说明。
三、说明顺序
逻辑 顺序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
排除法:没有具体的时间、空间名词,不是时间、空间顺序,即为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由现象到本质。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思路是: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就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②由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一文第3段至第6段紧扣第2段的四个“讲究”,介绍了苏州园林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主要特点,而第7段至第9段则说明苏州园林不大被人注意的角落及局部的特点。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使文章不仅脉络清晰,而且重点突出。
三、说明顺序
逻辑 顺序 ③由概括到具体。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继而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征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④由浅入深。如《梦回繁华》中介绍《清明上河图》,作者先浅说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深入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
⑤由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卢沟桥时,先介绍整体的长度、宽度等特点,再介绍桥墩、桥面等。
⑥其他: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原因到结果、由简单到复杂、由特点到用途、由一般到特殊。
三、说明顺序·常考题型
例如:A、B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 A段说明/写出……;B段说明/写出……;两者之间是由( )到( )的( )顺序/A、B两段与其他段落是( )的结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四、说明方法
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更好地说明事物、事理的特征、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作引用等。一般来说,打比方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通过与具体、熟知的事物作比较,能更加突出所说明事物的特征;举例子能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得形象具体;分类别能使说明的内容显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又能凸显各类别的差异;用简明概括的文字下定义,可以清晰明确地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列数字能准确、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画图表能简明、直观地呈现说明对象的某一规律;作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具典型性与权威性。
四、说明方法
四、说明方法
1.举例子
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
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
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
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为了说明“纬度位
置对物候的影响”,作者便举了南京和北京的桃花、
刺槐花开花的时间加以说明。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列数字
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
些数字来说明。
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中介绍太和殿“高28米,
面积2380多平方米”,就是典型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和殿的高度和面积。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作引用
(1)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2)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3)引用古诗文增加文章的文采。
※有的引用位于文章的开头,还能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如《中国石拱桥》中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又如《苏州园林》:“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运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注重图画美,增加文章的文采。
作用:将……与……比较,突出说明……
如《苏州园林》一文中作者就将苏州园林的特
点和北京的园林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它极少使用彩绘
的特征。
4.作比较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
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四、说明方法
5.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本质
做规定性的说明,从而从本质上更科学、更本质、更
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作用:科学、准确、简明地说明了……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科学、准确、简明地说明了什么是
统筹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6.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作用: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例如秋冬之交,天气
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
温层”。运用作诠释的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什么
是逆温层。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
7.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
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
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
明。 
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如《中国石拱桥》中对赵州桥的介绍:“这座桥的特
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
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
结构匀称……”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赵州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8.打比方
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
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
得具体、生动、形象。
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
像虹”一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石拱桥比作
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外形优美的特点。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
9.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这些石刻的狮
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描
绘石狮子的“千态万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
的形式优美。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0.画图表
运用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来
说明事物的方法。二者可单独运用,也可以一起运
用。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常与文字解说配合使用。
作用:清晰直观地说明了……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五、说明文语言
体会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说明性文章不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重在给读者以知识,所以说明性文章的语言讲求科学性。准确、简洁、平实是说明性文章语言的主要特点。
另外,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要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说明性文章语言风格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理解语言的准确性,要打破思维定式,不要认为只有精确的语言或数据才是准确的、科学的,应该认识到有时模糊的语言或数据反而显得更客观,更有分寸感,更符合实际。无论说明对象、引用数据还是阐释道理,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都要讲究准确、严密,注重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五、说明文语言
五、说明文语言
1.基本要求:准确、严密
语言具有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和要求。在文中一般涉及的词语类型有以下三种:
①表程度、范围或推测、估量、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和数量词。如“目前”“大约”“也许”“可能”“一定”“必须”“之一”等。
②表限制数量的词。如“左右”“上下”“不少”“绝大多数”“至少”“不下于”等。
③“据说”“相传”“据介绍”等短语,表示材料来源的不确定性。
五、说明文语言
2.生动、形象
在准确、严密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具有多样性,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见长。但说明文的最终目的是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因此,“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生动描写)的语言也必须建立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的形式优美。
五、说明语言
例如:某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XX词的意思是……,起……作用,说明……,去掉后说明……,与原意不符/语言过于绝对,因此不能去掉,用它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如《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是“差不多”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我国的石拱桥差不多到处都有,但不是到处都有。“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六、说明情怀
感悟人文情怀,体认科学精神
阅读说明性文章,应注意感悟这类文章背后作者的人文情怀,体认作者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精神。说明性文章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未尝不可以带一点儿风趣。在严谨的说明之中往往会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社会的人文关怀;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许多说明性文章帮助阅读者提升观察力、思辨力和分析力,帮助其形成严谨规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此外,说明性文章在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时候,往往会提供丰富的事实、知识、方法等,阅读中应条理分明地梳理这些信息,从中归纳出清晰集中的知识、方法、技能,并运用它们来解决新的情境中的生活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