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4 09:5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的自信之路。
——邓小平理论
走党领导的路,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初心之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走科学发展的路,走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文明之路。
——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胜之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之路上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知道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本课难点:知道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能说出邓小平理论提出、发展、完善、确立的过程
2.能复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3.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自学任务
1、阅读课本P46-P48,找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2、阅读课本P48-P51,勾画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
主题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初步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实行( )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提出“建设有( )的社会主义”
基本形成 中共十三大(1987)年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充实发展 南方谈话(1992)年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确立 中共十四大( )年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1997)年 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2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
历史地位: (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
知识链接
邓小平简介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一:邓小平理论
情景1:
在粉碎了“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在这样两种思想倾向的影响下,造成了一部分青年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出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讨 论1:阅读材料,想一想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讨 论1:阅读材料,想一想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一部分人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
党内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讨 论2:说一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知识链接
关广梅现象
“关广梅现象” 发生于1987年,当时伴随着改革的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斗争。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一路为改革呐喊的《经济日报》轰轰烈烈开展了一场"关广梅现象大讨论"。
1986年6月,《经济日报》上刊出了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和《本溪市委、市政府的一封吁请信》,文章以"本溪出了个关广梅"开头,既描写了关广梅实行改革过程中取得的种种成绩,更真实地反映了她在改革中面临的阻力和困惑。并在随后通过多篇深度系列报道,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商业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租赁和租赁群体的经营方式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即所谓姓"社"、姓"资"的大讨论。
关广梅,辽宁本溪人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情景2 视频:
讨 论1:观看视频及知识链接,谈一谈邓小平为什么要在1992年1月进行南方谈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讨 论1:观看视频及知识链接,谈一谈邓小平为什么要在1992年1月进行南方谈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讨 论2:假如你是当时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一名随行记者,你想在报纸上表达什么重要观点?
观点:南方视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主题二:中共十六大~十九大
1.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会议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个代表
小康
一、中共十六大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三个代表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 )。
4.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
什么样的党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二、中共十七大
1.时间:
2.主要内容:
3.意义:
2007年
“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
知识链接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三、中共十八大
1.时间:
2.主题:
3.内容:
2012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四、中共十九大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主题:
2017年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时间:
2.报告: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4.指导思想: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评价:
知识链接
马克思列宁主义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思想
2
邓小平理论
3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4
科学发展观
5
继承
发展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情景:
材料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材料2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讨 论1:从中共八大到中共十九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讨 论1:从中共八大到中共十九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由中共八大时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变为中共十九大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讨 论2:谈一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中共八大时期,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共十九大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但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中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 B.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
C.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 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
【答案】B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只要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里论述的“理论”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D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中共二大——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B.中共七大——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八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