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装饰布
教学目标
了解装饰布在生活中的作用,研究装饰布的特点;
掌握装饰布纹样的设计方法和色彩搭配规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美化生活的装饰布。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本年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独到的审美标准,有美化生活的欲望;掌握了一般的绘画技巧和基本的色彩理论,具备一定的设计创作能力;懂得合作探究与合理分工。
重点难点
重点:
装饰布纹样的设计方法。
难点:
色彩的选择与应用以及色调的整体把握。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预习展示
首先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结合学生们自己家的家居照片介绍装饰布的用途,引出问题:假如我们的家居生活中没有了装饰布会是怎样的呢?
答:单调乏味。从而得出装饰布除了具有广泛的实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美化生活、彰显个性、提高生活品位的功能。
引出课题《生活中的装饰布》。
活动2【讲授】装饰布的设计要素及纹样特点、纹样设计分类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装饰布的设计要素有哪些?装饰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题:装饰布设计要素有纹样和色彩,装饰布的突出特点是纹样具有重复性、连续性。
实物展示两块不同图案类型的桌布,提问:装饰布的纹样设计分类?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题:纹样的涉及分类分为具象型和抽象型。同时教师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抽象型的设计与应用,因为抽象的几何形是表达韵律美规律的最简单形式。
活动3【讲授】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
装饰布纹样排列方式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展示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的设计过程。学生根据教师展示过程总结二方连续纹样及四方连续纹样的概念。通过两种纹样的设计过程总结规律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性问题的理解与记忆。
活动4【活动】纹样的排列组合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1分钟时间进相同单位纹样的排列组合设计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不同的排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纹样效果。利用倒计时会使学生有时间的紧迫感,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效率。
活动5【活动】复习以前学过的色彩知识以及举例与应用
在设计或绘画中常用的色彩搭配关系有几种?学生回答:冷色调搭配、暖色调搭配、冷暖对比搭配等。分别举例说明不同的色彩搭配传递着不同的色彩情感,并通过家居生活色彩搭配实例进一步强化色彩的应用需要符合特定的时间场合需要这一色彩应用理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装饰布的使用功能与装饰功能完美结合,彰显艺术品味。
活动6【讲授】装饰布的设计步骤
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装饰布的设计步骤,并举例分析。学生欣赏体会,总结提炼设计步骤。
设计一个或两个单独纹样。
B、设计排列方式——据单位纹样的大小画好若干个格子,再想好怎样重复排列。C、色调的选择与应用——根据需要从常用图案配色方案(冷色调、暖色调、冷暖对比)中选择一种,进行个性表达。强化学生对装饰布涉及步骤的理解与记忆,开启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活动7【练习】分组设计实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课所学知识来设计一款装饰布,可以用来制作窗帘、床罩、靠垫、桌布等,使我们居室的整体色彩及格调搭配得更加协调。
学生分组进行设计体验,感受图案重复排列所产生的整齐美、节奏美、韵律美。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合理的合作与分工可以使集体的利益与个人收获最大化。突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8【测试】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对小组作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示与评价
1、设计用途
2、选用哪种纹样排列方式(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
3、选用哪种色彩搭配关系,说明意图。
学生自评、互评,分享学习收获。
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升华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活动9【作业】延伸设计与应用
教师利用学生上节课的剪纸作品设计制作的一款方巾,引伸出装饰布不仅应用于家居生活中,他还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向学生们明确:我们课堂上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用来装点我们的生活。以此鼓励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作品能够精彩不断。让同学们相信:只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于动手、勇于创作,便会打造出一片艺术天空。最后给学生布置延伸作业“如何将本课所设计的作品美化应用于活”。
教师利用刘思涵同学上节课的剪纸作品设计制作的一款方巾,引伸出装饰布不仅应用于家居生活中,他还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向学生们明确:我们课堂上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用来装点我们的生活。以此鼓励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作品能够精彩不断。让同学们相信:只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于动手、勇于创作,便会打造出一片艺术天空。最后给学生布置延伸作业“如何将本课所设计的作品美化应用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