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单选题
1.脉搏是可以测量的,图中用以测量脉搏的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2.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以下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用湿棉花包住鱼的鳃部保持湿润,利于其呼吸
B.将视野中偏左的小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尾鳍
C.在不同粗细的血管中,血液流动速度都一样
D.视野中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3.如图是三种血管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管腔大,是动脉 B.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C.③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的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4.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A.毛细淋巴管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5.血管是血流的管道。如图为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
B.在四肢处,②中常具有静脉瓣
C.③内径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D.血液流动的方向为②→③→①
6.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一条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推测这条血管最可能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7.A→B→C表示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方向,如果B为毛细血管,那么A表示: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8.中文配音版《工作细胞》以拟入手法讲述了人体内的细胞们24小时、365天不眠不休地工作着的故章。如图所示,《工作细胞》中的“血液循环”这一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红细胞在人体静脉中只可以单向通过“结构A”,如果反向“行走”就会被“结构A”挡住去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结构A” B.“结构A”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人体的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D.“结构A”分布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9.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A.管璧较薄,弹性小
B.管内的血流方向为:由主干流向分支
C.管壁的内表面有瓣膜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10.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可观察到毛细血管 ( )
A.红细胞单行通过 B.血管直径最粗
C.血流速度很快 D.血管发生分支
11.医生帮病人“把脉”时(如图),会感觉到该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关于该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管是静脉,流动着静脉血 B.该血管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该血管内的血液往手指的方向流 D.该处血管如果破裂,应该在远心端止血
12.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毛细血管的是( )
A. B. C. D.
13.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血管中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乙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C.丙血管的血管壁最薄,血液流速最慢
D.我们手上爆出的“青筋”属于甲血管
14.我们常常看到手背上的“青筋”,这是分布较浅的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瓣
15.下列哪个例证不能体现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观点( )
A.鼻腔中的鼻毛和鼻粘膜,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且湿润
B.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利于消化食物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
D.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适宜物质交换
16.图是人体下肢某处血管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①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静脉
B.图示①血管的特点是管壁较薄,管腔较大,弹性小
C.图示③是把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送回心脏的静脉
二、综合题
17.下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管壁最厚的是[ ]_______,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_________。
(2)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________,该血管的特点是在人体内数量______,分布____,管壁__________。
(3)某同学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被告知有炎症需要输液,输液时医生选择的血管是[ ]________
18.图甲所示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添加的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你认为3是________血管,判断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为保证观察效果,该同学用湿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鰓盖和躯干部(如图甲),在实验观察过程中,还时常往纱布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该同学先转动转换器使_____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对光。接着将甲放在载物台上,注视目镜内,转动⑤,此时看到物象但不够清晰;通过转动__________(填名称),看到了清晰的物象。
(3)该同学在视野中发现了一些血管和血流方向(如图丙),其中B血管中的血液流动离心脏越来越______(填“近”或“远”),_________(填字母)血管中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引起动脉发生弹性扩张和弹性回缩,就形成了脉搏。
【详解】
脉搏即动脉搏动,动脉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位的搏动,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即心脏收缩时,由于心室输出血液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所以,图中用以测量脉搏的血管是桡动脉。
故选A。
2.C
划分血管的依据是血流的方向,血液从主干到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从分支到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据此解答。
【详解】
A.鱼的呼吸是用鳃呼吸,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故要保持鳃部的湿润,在实验中用湿棉花包住鱼头部的目的是保持鱼鳃的湿润,维持鱼呼吸作用的进行,A正确。
B.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若把视野中偏左的小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尾鳍,B正确。
C. 视野中观察到的分支血管为动脉,动脉血流速度最快;动脉分支产生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聚合为静脉,静脉血流速度较慢,C错误。
D.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D正确。
故选C。
掌握血管的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
3.B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图中①是静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动脉。
【详解】
A.①的管腔大,管壁较薄,是静脉,A错误。
B.毛细血管在人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物质交换的场,B正确。
C.③是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C错误。
D.动脉的管壁厚,不止一层细胞构成,D错误。
故选B。
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管的类型及功能。
4.A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
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故选A。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5.D
分析图片可知①是动脉,因为管壁最厚;②是静脉,血管上有瓣膜。③是毛细血管,因为红细胞单行。
【详解】
A.①是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管壁厚,弹性大,血液流速快,A正确。
B.②是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液流速慢,只有四肢静脉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B正确。
C.③是毛细血管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C正确。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①动脉→③毛细血管→②静脉,D错误。
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及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6.C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C。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7.A
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血管,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
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假设B代表的是毛细血管。A血液流向毛细血管,因此A代表的是动脉。C代表的是静脉。
故选A。
8.A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
【详解】
AB.分析题意可知,“结构A”是静脉瓣,能够有效阻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从外周回流至心脏,可知红细胞只能单向通过静脉瓣,A错误,B正确。
C.由分析可知,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C正确。
D.四肢体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静脉瓣,尤其是下肢静脉。静脉瓣能够有效阻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从外周回流至心脏。如果静脉瓣功能不健全就会出现静脉曲张等情况,D正确。
故选A。
9.B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详解】
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管内压力大,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管内的血流方向为由分支流向主干,管内压力较小,管壁较薄,血流速度慢,在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除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外,其它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选B。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管的种类和特点。
10.A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
A.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A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直径最细,B不符合题意。
C.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是最慢的,C不符合题意。
D.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三种血管的比较:
【详解】
A.脉搏即动脉的搏动。 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桡动脉内流动脉血,错误。
B.桡动脉内没有瓣膜,错误。
C.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所以桡动脉内的血液往手指的方向流,正确。
D.该处血管如果破裂,应该在近心端止血,错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脉搏是动脉的搏动。
12.C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
【详解】
A.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A错误。
B.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B错误。
C.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C正确。
D.血液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D错误。
故选C。
13.A
血管类型和特点: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③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使得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
A.图中甲血管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到主干,说明是静脉血管,但静脉血管不一定流静脉血,A错误。
B.图中乙血管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到分支,说明乙血管是动脉血管,动脉血管的特点是: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B正确。
C.图中丙血管连通小动脉和小静脉的细小血管,说明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正确。
D.手臂上的“青筋”,属于静脉血管,图中图中甲血管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到主干,说明是静脉血管,D正确。
故选A。
14.A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详解】
人体三种血管的比较如表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常常看到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在手臂上分布较浅的静脉血管。
故选A。
15.B
毛细血管数目多、分布广、管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
A.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粘液,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且温暖,A正确。
B.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面积,适宜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B错误。
C.肺泡数目多,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血流速度慢,适宜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体小肠的、毛细血管、肺泡、鼻腔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6.C
(1)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故图中①为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故图中③为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②为毛细血管。
【详解】
A.图示①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动脉而不是静脉,A错误。
B.图示①动脉血管的特点是管壁厚而不是较薄,管腔较小而不是较大,弹性大而不是小,B错误。
C.图示③是把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送回心脏的静脉,C正确。
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以及提高学生的识图、析图的能力。
17.(1) A动脉 C毛细血管
(2) C毛细血管 多 广 薄
(3)B静脉
分析图可知,A是动脉,B是静脉,C是毛细血管。
(1)
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分析可知,管壁最厚的是A动脉,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C毛细血管。
(2)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流速度最慢的是C毛细血管,该血管的特点是在人体内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些特点有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3)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因此在医院打吊针输液时,应将药液输入B静脉血管。
18. 清水 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静脉 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
【详解】
(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图中1动脉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2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且血流速度最慢;3是静脉,判断主要依据是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19. 使小鱼保持呼吸 低 细准焦螺旋 远 C
由图可知:图乙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通光孔,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图丙中: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B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A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C毛细血管。
【详解】
(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鳃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
(2)显微镜在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的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观察物像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够清晰,可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
(3)血管B是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是将血液运输到各处的血管,所以距离心脏越来越远。C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