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07 1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题㈡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憧憬(jǐng) 湍急(tuǎn) 呜咽(yè) 蓦地(mù)
B.积攒(zǎn) 折叠(dié) 荟萃(kuì) 自诩(xǔ)
C.撺掇(duo) 镌刻(juàn) 浩淼(miǎo) 跻身(jī)
D.卷帙(juàn zhì) 汲取(jí) 灼热(zhuó) 炫目(xuà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看上去十三四岁,很是机灵的样子。
B.今天活动课分组活动,你是去踢足球呢,还是去打篮球?
C.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泰州夜景。
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B.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C.新来的汪洋同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D.泰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先自度其足(量尺寸) 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 一狼洞其中(打洞)
B.至之市(到……去) 反归取之(代尺码) 项为之强(代蚊子)
C.岁以大穰(因为)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凭) 贻以金钗(用,把)
D.其一犬坐于前(狗) 虽乘奔御风(即使) 谷传响(响亮)
6.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竹,是上苍赏赐给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 ,
, 。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澈的静湖 ④跌落岩峰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订正。(4分)
一鸣惊人 鸦鹊无声 赏心悦目 走投无路 谈笑风生 矛塞顿开
返老还童 眼花瞭乱 危言耸听 茫无涯际 曼不经心 一事无成
订正
8.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原句。(每空1分,共9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
(2) 晴空一鹤排云上, 。
(3) ,听取蛙声一片。
(4)山尖全白了, 。
(5)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孔子《论语》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6)不识庐山真面目, 。
(7)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 。
9.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与前面两句构成内容连贯,结构整齐,音节和谐的排比。(4分)
找到了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论了一个知心朋友,友情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 ;
, 。
10.设计一句广告语,向同学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3分)
11. 仔细观察《画家的回忆》这幅漫画,
说说漫画的含义。(3分)
12.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与对方进行辩论。(3分)
(2)班级准备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如果你是会议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3分)
13.古诗赏析。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这一首诗中描绘了秋色的哪些特征?(2分)
(2)简要分析“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表达的妙处。(3分)
阅读理解。
(一)狼(其一)
清·蒲松龄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炎欠 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马刃,(狼)少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逐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2分)
(1)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同 ,意思是:
(2)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 同 ,意思是: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有屠人货肉归( ) 又从之( )
狼乃止( ) 屠即径归(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2)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7.请指出屠夫将肉挂在树上的初衷。(3分)
18.概述读这则故事后受到的启示。(3分)
(二)寻访布鲁诺遗踪
①一到水都成尼斯市,好客的东道主就将我们安置进大运河边的里亚尔朵旅馆。开轩面水,里亚尔朵桥近在咫尺,离圣马克广场也只有5分钟路。不过,笔者来威尼斯,并非闲逛猎奇,而是有心专寻先哲乔·布鲁诺遗踪的。
②经几番查询,我获悉乔·布鲁诺的故居在莫切尼哥宫,就向一位当地人打听前往途径……
③16世纪末.为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来到威尼斯。1593年2月17日,应红衣主教萨尔多利要求.布鲁诺被捕并引渡罗马,关进教皇监狱。[甲]赤裸裸迫害一个驰名欧洲的大哲学家,在罗马教廷内部不免引起忧虑。[乙]教皇也因公众反应而不安,让人争取布鲁诺公开弃绝他关于宇宙无限和天体自然运行的理论,以免除极刑。[丙]一些神父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皈依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高升罗马教延。[丁]
④布鲁诺才华横溢,但并不是超脱尘世的“救星”,当从囚车窗口看到一名妇女被当成“女巫”追逐,活活烧死的惨状时,他闭目想像自己被烈火烧焦的情景,心里剧烈地斗争。他想活下来,继续传播科学真理。可是。他性格倔强。最终没有屈服于黑暗势力。在监牢里,他热情地呼唤:“呵!真理的太阳!”这时,一位青年来见布鲁诺说:“你的思想已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听了这话.布鲁诺感到莫大的慰藉,叮嘱那位青年道:“愿你继续走远离上帝的路。要远离上帝,远远地离开他!”
⑤7年过去了。经过多场激烈辩论,钻研入微的神学家们被驳得理屈词穷,可大主教罗伯特·贝拉赫曼仍主持宗教法庭,布鲁诺被判处火刑。
⑥布鲁诺被绑赴刑场.活活烧死了。他给执迷宗教的虔诚信徒留下一个“异端”的可怕名声,可那闪耀科学光辉的思想永远照亮真理的征途。
⑦布鲁诺死后.他的朋友伽利略创造了天文望远镜.科学地证实了布鲁诺关于宇宙的预想。害死布鲁诺的罗伯特·贝拉赫曼大主教又来迫害伽利略.强迫他当众否认哥白尼、布鲁诺创立的科学理论。可是,一脱离宗教法庭的魔掌,伽利略又为科学精神鼓舞,顽强地说:“地球在转!”
⑧离开莫切尼哥宫,我去瞻仰乔·布鲁诺的雕像,先哲神态俊朗,英气逼人,一种水都精神令人心骨皆爽……
⑨当天中午,威尼斯电视台几位记者赶来采访,特请我对他们讲几句祝愿的话。
⑩“在你们美丽的城市,”我对威尼斯电视观众说,“一位中国作家感受着布鲁诺这位真理斗士的贤远高风和他对一个芳菲世界的憧憬……”
19.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义。(2分)
皈依( ) 憧憬( )
20.“布鲁诺坦率地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调和。’”这是从原文第③段中摘出的一个句子,它原来的位置应是( )(3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1.文中有三个词语加了引号:①“救星”②“女巫”③“异端”。对它们在文中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①表示强调,强调“救星”重要;②表示引用,是引用执迷宗教的信徒之首;③表示否定,含有“所谓的”之意。
B. ①、②、③均表示强调,分别强调“救星”重要,“女巫”令人同情和“异端”伟大。
C. ①、②、③均表示引用,表明它们都是出自宗教的虔诚信徒之口。
D. ①、②、③均表示否定,都含有“所谓的”之义。
22.解释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3分)
2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⑧段中所说的“水都精神”的含义的理解。(3分)
(三)遗失的夏天
日子是冒着烟的草绳儿,断断续续冒着闷烟,终于“訇”地蹿起一团火,一路烧下去了。
蝉鸣大噪。
上午十点往后的阳光是完全煮沸的糖装,流到哪儿粘到哪儿,流到哪儿烧到哪儿。滋滋地冒着滚烫的泡泡。
只有蝉和孩手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每一只蝉开始迎来生命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
期,在它们挣开一层盔甲似的外衣奋力鸣叫的时候,是绝不会想到之前在地下黑暗中长达几年的潜伏,也忘了地面到枝杈间一段漫长的旅程。若不是那样,大概会保持沉默,失去歌唱的勇气。现在它们蹲伏在村庄的每一棵树上,每个枝杈问,只要不觉察到来自外界的危险,是可以长时间一动不动地趴在同一个地方的。
孩子从树下过,最初的吸引已过去。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是树下的壳,一百个知了壳一毛
钱。最初只有一个孩子在寻找,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出动了,拎着尽可能大的蛇皮袋子。没有人愿意妥协一下带小一点的物件。这个看上去似乎永远装不满的家饺,盛着他们一整个夏天的计划。一开始他还记着每天的成绩,想着夏天结束后可能会换来的新玩意儿,后来就不管不顾了。他的知了壳是那么漂亮,有些甚至完美——-主人早已爬出去,壳还紧紧贴在树干上,像是随时要上到顶端。拿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拨下来,放手心上,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自然和警惕,让人怀疑下一秒里就要振翅而去了。只是背上的一条缝泄露了内部空空如也的秘密。向着阳光的壳散发着淡褐色而透明的光泽。孩子长久把玩着,舍不得把它扔进蛇皮袋子,怕被其他缺胳膊断腿裂了胸膛的压坏了,怕一扔进去就再也寻不着了,他把它小心地放置进随身带着的玻璃瓶里。
整个夏天,孩子踩着一段段阳光,从一片小树丛赶往另一片树丛,在每一块树阴下忙碌地穿梭,紧抿双唇,目光敏锐地在树上树下反复搜索,在大自然千百个平庸的作品中寻找着屈指可数的艺术品。这种纯粹的热爱和因之而产生的最初的事业心,是日后某个偶然的机会里还会想起,但再难达到的。有一天,他也会像别人那样不例外地把这小东西归结为只会发出“知——了”声的烦人家伙,那是他长大了。
二十年前的白雁桥是个小小的森林,如果你能上升到空中并由那儿俯瞰的话。偶尔露出
一角或片瓦只砖的房屋像是架在树杈间的鸟巢,整片森林则显出沉默的温情深邃。当然没有
人能上升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在后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白雁桥人渐渐拓宽了居住和活动领
域,大片的树丛迅速后退,退成了背景,偶尔留在院落里的一两棵成了孤零零的盆景。蝉不愿爬上盆景。可以想象,从此有多少蝉要在原本就漫长的旅程上再加上漫长的一段,才有可能找到它们的森林。我怀疑现在白雁桥的地面下是否还会有蝉。总之,交响乐一般的蝉鸣逐渐退出了白雁桥的舞台,一去不复返。
现在你听到的是二十年前的蝉鸣。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如此凄凉的意境是不属于白雁桥的。入夜,村庄一点点陷入黑暗,直到月亮完全升起才交付出全部影子。各家先后搬出圆圆的大澡盆,随便搁院里哪棵树下,冲上半盆水,孩子笑着叫着跳进来了,然后是大人。这时候,如果有人偶尔走过,懂得隔着树自然地和主人说话招呼。蝉在树上也懂得享受这段时光,和着人的笑声低语悠长地鸣叫。自然所赐予的,无论是什么,此时此刻都不曾得到一丝一毫的破坏和浪费。白雁桥的夏夜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式的悠然恬静。
收购的日子来了,各家的孩子枕着蝉鸣度过了一个极其难熬的夜晚,几次起床,打开袋子看了又看,明天它们就要和别人家的混在一起,都属于那个大手大脚毫不在乎的中年人了。玻璃瓶里的绝不会交给他的,那么留下来 明年也许还会有更好的吧 蝉为什么不叫唤了,它们也累了吗 噢,睡吧,月亮怎么那么亮……
村庄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改变自己,树上树下的演出接近尾声。除了几个留恋舞台的,或赶来已晚的偶尔唱两声,到收工的时候了。
日子是烧完的草绳儿,剩一段焦黑。凉风吹过,灰烬也很快散去。
24.作者说“只有蝉和孩子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结合文章看,蝉和孩子各为什么而满心欢喜?(4分)
25.第5段和第6段中加点的“最初的吸引”和“最初的事业心”分别指什么?(4分)
26.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7.本文以《遗失的夏天》为题目,回忆了二十年前白雁桥的夏天。结合全文看,作者“遗失”了什么?(4分)
四、作文。(60分)
请以“路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有真情实感;(2)文体为记叙文;(3)不少于700字;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题㈡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憧憬(jǐng) 湍急(tuǎn) 呜咽(yè) 蓦地(mù)
B.积攒(zǎn) 折叠(dié) 荟萃(kuì) 自诩(xǔ)
C.撺掇(duo) 镌刻(juàn) 浩淼(miǎo) 跻身(jī)
D.卷帙(juàn zhì) 汲取(jí) 灼热(zhuó) 炫目(xuà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他看上去十三四岁,很是机灵的样子。
B.今天活动课分组活动,你是去踢足球呢,还是去打篮球?
C.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D )
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泰州夜景。
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B.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C.新来的汪洋同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D.泰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A.先自度其足(量尺寸) 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 一狼洞其中(打洞)
B.至之市(到……去) 反归取之(代尺码) 项为之强(代蚊子)
C.岁以大穰(因为)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凭) 贻以金钗(用,把)
D.其一犬坐于前(狗) 虽乘奔御风(即使) 空谷传响(响亮)
6.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竹,是上苍赏赐给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 ,
, 。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澈的静湖 ④跌落岩峰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订正。(4分)
一鸣惊人 鸦鹊无声 赏心悦目 走投无路 谈笑风生 矛塞顿开
返老还童 眼花瞭乱 危言耸听 茫无涯际 曼不经心 一事无成
订正 雀 茅 缭 漫
8.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原句。(每空1分,共9分)
(1)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2)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3)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4)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5)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孔子《论语》中的“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有异曲同工之妙。
(6)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7)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而去探求新思路 , 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 。
9.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与前面两句构成内容连贯,结构整齐,音节和谐的排比。(4分)
找到了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论了一个知心朋友,友情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抓住一个难得的机遇 , 事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
适时地恭让对手 , 谦逊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
10. 设计一句广告语,向同学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3分)
一部童趣盎然,展示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天真未凿的童心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
11.仔细观察《画家的回忆》这幅漫画,
说说漫画的含义。(3分)
告诫人们要保护自然资源
12.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与对方进行辩论。(3分)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狼为了生存,勇敢,具有竞争意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狼勇敢顽强的精神,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拼搏进取,敢于超越自我,也才以生存。
(2)班级准备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如果你是会议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3分) 同学们,当今已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时代需要创新,作为21世纪“地球村”的村民,应当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了展示同学们的学习,关注科学的收获,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发布会现在开始。
13.古诗赏析。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这一首诗中描绘了秋色的哪些特征?(2分)
霜;天空明净澄清。
(2)简要分析“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表达的妙处。(3分)
将终南山和“秋色”相比,写其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比高低,以有形来衬托无形的秋色,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阅读理解。
(一)狼(其一)
清·蒲松龄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炎欠 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马刃,(狼)少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逐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2分)
(1)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骚 同 早 ,意思是: 早晨
(2)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 直 同 值 ,意思是: 价值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有屠人货肉归( 卖 ) 又从之( 跟着 )
狼乃止( 停下来 ) 屠即径归( 回家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
(2)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挂在树上像钓鱼一样,狼的遭遇太可笑了!
17.请指出屠夫将肉挂在树上的初衷。(3分)
他只是怕狼把肉吃了,于是想将肉挂在树上,防备狼叼走罢了。想不到最终的结果令人高兴。
18.概述读这则故事后受到的启示。(3分)
这是道开放题,可以从不同角度阐述。如指责屠夫迁就避让,嘲笑狼的愚蠢等都可以,但须言之有理。
(二)寻访布鲁诺遗踪
①一到水都成尼斯市,好客的东道主就将我们安置进大运河边的里亚尔朵旅馆。开轩面水,里亚尔朵桥近在咫尺,离圣马克广场也只有5分钟路。不过,笔者来威尼斯,并非闲逛猎奇,而是有心专寻先哲乔·布鲁诺遗踪的。
②经几番查询,我获悉乔·布鲁诺的故居在莫切尼哥宫,就向一位当地人打听前往途径……
③16世纪末.为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来到威尼斯。1593年2月17日,应红衣主教萨尔多利要求.布鲁诺被捕并引渡罗马,关进教皇监狱。[甲]赤裸裸迫害一个驰名欧洲的大哲学家,在罗马教廷内部不免引起忧虑。[乙]教皇也因公众反应而不安,让人争取布鲁诺公开弃绝他关于宇宙无限和天体自然运行的理论,以免除极刑。[丙]一些神父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皈依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高升罗马教延。[丁]
④布鲁诺才华横溢,但并不是超脱尘世的“救星”,当从囚车窗口看到一名妇女被当成“女巫”追逐,活活烧死的惨状时,他闭目想像自己被烈火烧焦的情景,心里剧烈地斗争。他想活下来,继续传播科学真理。可是。他性格倔强。最终没有屈服于黑暗势力。在监牢里,他热情地呼唤:“呵!真理的太阳!”这时,一位青年来见布鲁诺说:“你的思想已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听了这话.布鲁诺感到莫大的慰藉,叮嘱那位青年道:“愿你继续走远离上帝的路。要远离上帝,远远地离开他!”
⑤7年过去了。经过多场激烈辩论,钻研入微的神学家们被驳得理屈词穷,可大主教罗伯特·贝拉赫曼仍主持宗教法庭,布鲁诺被判处火刑。
⑥布鲁诺被绑赴刑场.活活烧死了。他给执迷宗教的虔诚信徒留下一个“异端”的可怕名声,可那闪耀科学光辉的思想永远照亮真理的征途。
⑦布鲁诺死后.他的朋友伽利略创造了天文望远镜.科学地证实了布鲁诺关于宇宙的预想。害死布鲁诺的罗伯特·贝拉赫曼大主教又来迫害伽利略.强迫他当众否认哥白尼、布鲁诺创立的科学理论。可是,一脱离宗教法庭的魔掌,伽利略又为科学精神鼓舞,顽强地说:“地球在转!”
⑧离开莫切尼哥宫,我去瞻仰乔·布鲁诺的雕像,先哲神态俊朗,英气逼人,一种水都精神令人心骨皆爽……
⑨当天中午,威尼斯电视台几位记者赶来采访,特请我对他们讲几句祝愿的话。
⑩“在你们美丽的城市,”我对威尼斯电视观众说,“一位中国作家感受着布鲁诺这位真理斗士的贤远高风和他对一个芳菲世界的憧憬……”
19.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义。(2分)
皈依( guī ) 归依,信奉 憧憬( chōng ) 向往
20.“布鲁诺坦率地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调和。’”这是从原文第③段中摘出的一个句子,它原来的位置应是( D )(3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1.文中有三个词语加了引号:①“救星”②“女巫”③“异端”。对它们在文中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 ①表示强调,强调“救星”重要;②表示引用,是引用执迷宗教的信徒之首;③表示否定,含有“所谓的”之意。
B. ①、②、③均表示强调,分别强调“救星”重要,“女巫”令人同情和“异端”伟大。
C. ①、②、③均表示引用,表明它们都是出自宗教的虔诚信徒之口。
D. ①、②、③均表示否定,都含有“所谓的”之义。
22.解释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3分)
希望你不要信仰荒唐的宗教和上帝,继续走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之路。
2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⑧段中所说的“水都精神”的含义的理解。(3分)
以布鲁诺为代表的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决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精神。
(三)遗失的夏天
日子是冒着烟的草绳儿,断断续续冒着闷烟,终于“訇”地蹿起一团火,一路烧下去了。
蝉鸣大噪。
上午十点往后的阳光是完全煮沸的糖装,流到哪儿粘到哪儿,流到哪儿烧到哪儿。滋滋地冒着滚烫的泡泡。
只有蝉和孩手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每一只蝉开始迎来生命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
期,在它们挣开一层盔甲似的外衣奋力鸣叫的时候,是绝不会想到之前在地下黑暗中长达几年的潜伏,也忘了地面到枝杈间一段漫长的旅程。若不是那样,大概会保持沉默,失去歌唱的勇气。现在它们蹲伏在村庄的每一棵树上,每个枝杈问,只要不觉察到来自外界的危险,是可以长时间一动不动地趴在同一个地方的。
孩子从树下过,最初的吸引已过去。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是树下的壳,一百个知了壳一毛
钱。最初只有一个孩子在寻找,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出动了,拎着尽可能大的蛇皮袋子。没有人愿意妥协一下带小一点的物件。这个看上去似乎永远装不满的家饺,盛着他们一整个夏天的计划。一开始他还记着每天的成绩,想着夏天结束后可能会换来的新玩意儿,后来就不管不顾了。他的知了壳是那么漂亮,有些甚至完美——-主人早已爬出去,壳还紧紧贴在树干上,像是随时要上到顶端。拿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拨下来,放手心上,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自然和警惕,让人怀疑下一秒里就要振翅而去了。只是背上的一条缝泄露了内部空空如也的秘密。向着阳光的壳散发着淡褐色而透明的光泽。孩子长久把玩着,舍不得把它扔进蛇皮袋子,怕被其他缺胳膊断腿裂了胸膛的压坏了,怕一扔进去就再也寻不着了,他把它小心地放置进随身带着的玻璃瓶里。
整个夏天,孩子踩着一段段阳光,从一片小树丛赶往另一片树丛,在每一块树阴下忙碌地穿梭,紧抿双唇,目光敏锐地在树上树下反复搜索,在大自然千百个平庸的作品中寻找着屈指可数的艺术品。这种纯粹的热爱和因之而产生的最初的事业心,是日后某个偶然的机会里还会想起,但再难达到的。有一天,他也会像别人那样不例外地把这小东西归结为只会发出“知——了”声的烦人家伙,那是他长大了。
二十年前的白雁桥是个小小的森林,如果你能上升到空中并由那儿俯瞰的话。偶尔露出
一角或片瓦只砖的房屋像是架在树杈间的鸟巢,整片森林则显出沉默的温情深邃。当然没有
人能上升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在后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白雁桥人渐渐拓宽了居住和活动领
域,大片的树丛迅速后退,退成了背景,偶尔留在院落里的一两棵成了孤零零的盆景。蝉不愿爬上盆景。可以想象,从此有多少蝉要在原本就漫长的旅程上再加上漫长的一段,才有可能找到它们的森林。我怀疑现在白雁桥的地面下是否还会有蝉。总之,交响乐一般的蝉鸣逐渐退出了白雁桥的舞台,一去不复返。
现在你听到的是二十年前的蝉鸣。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如此凄凉的意境是不属于白雁桥的。入夜,村庄一点点陷入黑暗,直到月亮完全升起才交付出全部影子。各家先后搬出圆圆的大澡盆,随便搁院里哪棵树下,冲上半盆水,孩子笑着叫着跳进来了,然后是大人。这时候,如果有人偶尔走过,懂得隔着树自然地和主人说话招呼。蝉在树上也懂得享受这段时光,和着人的笑声低语悠长地鸣叫。自然所赐予的,无论是什么,此时此刻都不曾得到一丝一毫的破坏和浪费。白雁桥的夏夜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式的悠然恬静。
收购的日子来了,各家的孩子枕着蝉鸣度过了一个极其难熬的夜晚,几次起床,打开袋子看了又看,明天它们就要和别人家的混在一起,都属于那个大手大脚毫不在乎的中年人了。玻璃瓶里的绝不会交给他的,那么留下来 明年也许还会有更好的吧 蝉为什么不叫唤了,它们也累了吗 噢,睡吧,月亮怎么那么亮……
村庄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改变自己,树上树下的演出接近尾声。除了几个留恋舞台的,或赶来已晚的偶尔唱两声,到收工的时候了。
日子是烧完的草绳儿,剩一段焦黑。凉风吹过,灰烬也很快散去。
24.作者说“只有蝉和孩子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结合文章看,蝉和孩子各为什么而满心欢喜?(4分)
蝉:因为迎来生命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期而欢喜。孩子,因为去实现“一整个夏天的计划”——寻找知了壳换钱买新玩意儿而欢喜,也因为能珍藏漂亮的知了壳而欢喜。
25.第5段和第6段中加点的“最初的吸引”和“最初的事业心”分别指什么?(4分)
“最初的吸引”指由于发现蝉而产生的盎然兴趣;“最初的事业心”指由于寻蝉蜕而产生的纯粹的热爱与执着。
26.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特点: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童年岁月充满激情和时光短暂的特点。作用:在结构上,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在情感上,表现了对一去不返的童年岁月的留恋与惋伤。
27.本文以《遗失的夏天》为题目,回忆了二十年前白雁桥的夏天。结合全文看,作者“遗失”了什么?(4分)
(1)清贫但快乐的童年时光;(2)满是森林的可爱家园;(3)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4)带给人无限快乐的蝉鸣;(5)单纯而执着的渴望与期待;(6)大自然的无限赐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