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州 外 国 语 学 校
2021— 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
物 理
一、选择题 (每题 2分,合计 30分 )
1.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是在“谋杀”你的颈椎!“短信脖”是新一代人全球性疾病!据报道,当
人前倾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颈部肌肉承受着相当于一个正常中学生质量的 50%的负载,这
个负载大约是 ( )
A. 25kg B. 50kg C. 100kg D. 150kg
2.现在厂家有一批规格为 1米× 1米× 1米的立方体水泥块,已知这种水泥块每块的质量为
2500千克,某工地需要 100块这种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限载 8吨的货车,则
需要运几车才能完成? ( )
A. 31 B. 32 C. 33 D. 34
3.在一次实验中须用天平称取 10g细沙,要求在天平盘内垫一张适当大小的白纸,以下几种
称量方案中最佳的一种是 ( )
A.①调节天平平衡;②在左盘中放白纸,在右盘中加 10g砝码;③在纸上加细沙,小心地增减
细沙使天平平衡
B.①在左盘中放白纸,并调节天平平衡;②在右盘中加 10g砝码;③在纸上加细沙,小心地增
减细沙使天平平衡
C.①调节天平平衡;②在左盘中放白纸,并在纸上加细沙;③在右盘中加 10g砝码,小心地
增减细沙使天平平衡
D.①调节天平平衡;②在右盘中放白纸,在左盘中加 10g砝码;③在纸上加细沙,小心地增
减细沙使天平平衡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必然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
A.使用沾有油污的砝码进行测量
B.测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就进行读数
C.左盘上粘有一小块泥巴 (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就有,该同学未发现 )
D.称量时,调节天平平衡时使用了平衡螺母
5.现有 a、b两个小球,分别由 ρa= 4g/cm3、ρb= 5g/cm3的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
ma:mb= 6:5.体积之比为Va:Vb= 9: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 a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为 1:6
C.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一定比 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小
D.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上水,则该球实心部分的质量与所加水
的质量之比为 30:1
第 1页,共 17页
6.关于密度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增加
B.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更逼真、形象
C.可以装下 1kg酒精的瓶子一定可以装下 1kg的水 (ρ水> ρ酒精)
D.“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质量比棉花的大
7.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 13号”于 10月 17日发射成功,在研制过程中,设计
人员曾设计了一个铝制零件,经安装测试后发现质量超出了 1.8kg.为了减轻质量,设计师
在零件中掺入一定质量的碳纤维 (ρ碳纤维= 1.8g/cm3,ρ铝= 2.7g/cm3),为保证不超重,则掺入
碳纤维的质量至少为 ( )
A. 5.4kg B. 3.6kg C. 2.7kg D. 1.8kg
8. 2014年习近平书记在考察澳门大学时提出文化自信,坚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富含
千年智慧.古诗文中常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古诗文加点字中能够说明分子不停无规则
运动的是 (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 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9.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如图所示.用涤纶摩擦橡胶棒使其带电,则
( )
A.橡胶棒带负电 B.摩擦时,橡胶棒失去电子
C.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涤纶不带电 D.被橡胶棒吸引的物体一定带正电
第 9题图 第 11题图 第 12题图
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质子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1.如图所示,在斯诺克台球比赛中,由于目标球被障碍球阻挡,有时运动员会用特殊的“扎
杆”打法使白球高速旋转打出漂亮的“弧线球”,从而绕过障碍击中目标,则使白球在水平桌
面上做曲线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
A.桌面 B.地球 C.障碍球 D.球杆
12.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质上
也是弹力,下列关于该支持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
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第 2页,共 17页
C.支持力是由于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
13.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
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第 13题图 第 14题图
14.小明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另一端绑上了一个重物并让其自由地
下垂于三角板的底边,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水平仪”.当小明把这个水平仪的底边紧贴在河
边的一块草坪上时,可看到铅垂线与三角板底边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河边的草地是下列
选项中的 ( )
A. B.
C. D.
15.不借助其他测量工具,只用选项中提供的器材,运用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进行“特殊测
量”.则下列方法中不可以实现的是 ( ) (根据书本密度表,已知铜、铝、水的密度 )
A.用量筒“量”出小铜块的质量 B.用量筒“量”出 0.3kg的酒精
C.用天平“称”出小烧杯的容积 D.用天平“称”出一根细铝棒的长度
第 3页,共 17页
二、填空题 (每空 1分,合计 20分 )
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像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
选填“甲”、“乙”或“丙”)物质,该物质的密度为 g/cm3,质量为 2kg的该物质,体积是
cm3.
第 16题图 第 17题图
17.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量杯的质量为
,液体密度为 kg/m3.
18.夏天,用塑料泡沫箱放入冰块装运海鲜,可达到减少装载质量和保鲜的目的.其中利用
了塑料泡沫 (选填“弹性”“密度”或“绝缘”)较小和 (选填“隔热”“导热”或
“绝缘”)效果较好的特性;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
(选填“强”或“弱”).
19.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如图所示,将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
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等效法 /类比法 /转换法 ).
第 19题图 第 20题图 第 21题图 第 22题图
20.一只轻弹簧竖直悬挂,在弹性限度内,下端挂 5N 物体时弹簧伸长了 5cm.则弹簧改挂
4N 的物体时,弹簧伸长量为 mm,当悬挂 7.5N 物体时弹簧长度为 27.5cm,则弹簧的
原长为 m.去掉悬挂的物体,沿着弹簧竖直向上缓慢推弹簧,长度变成 17.5cm时,
推力为 N.
21.小明在素质教育基地学习泥塑时,教泥塑的老师告诉他:泥塑时不但要注意所使泥塑刀
“劲”的大小,还要注意用“刀”的位置和角度,只有全面考虑才能把作品做好.如果从物理的
角度来看,老师说的内容实际上是物理中的 三个要素:泥团被小明捏制成图中所示
的形状,泥团所发生的形变是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老师在和泥时,用弹簧
秤称出所需要用的泥土,弹簧秤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2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用这两种物质按某一比例混合制成密度正好
与水的密度相同的实心小球.即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____.
第 4页,共 17页
23.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取得巨大进展.毛泽东主席“可上九天揽月”的愿望成为了现实.已
知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一名质量为 70kg
的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 1200N 的重物,登上月球后,该宇航员的质量为 kg,在
月球表面他最多能举起在地球上质量为 kg的重物.
三、作图题 (每图 2分,合计 4分 )
24.如图所示,滑块被固定在粗糙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
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滑块的受力示意图.
25.图所示为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铁、铝的空心球 (已知 ρ铜> ρ铁> ρ铝)的示意图,图中
白色部分表示各球的空心部分,请用笔线分别连接对应的金属球.
第 24题图 第 25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 (26题每空 1分,27题每空 2分,合计 21分 )
26.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找来两块质量相同而表面粗糙程度
不同的物块A和B,在水平桌面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探究实验.
(1)如图甲实验,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做 运动,从而测出了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甲、乙两次实验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如果甲实验中,以 v1、v2、v3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v1< v2< v3),物块A所受摩
擦力大小将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保持不变”).
(4)通过上述实验过程的数据,可求出在丙中物块B摩擦力为 N.
(5)小明在水平桌面又上铺了一条毛巾,做了实验丁.对比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在压力相
同时,接触面的越 (选填“光滑”或“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第 5页,共 17页
27.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接着将 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
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小明同学在测量牛奶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情况如图 (a)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操作的一处
是 ;
(3)改正错误后,所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138.4g,倒入一部分在量筒后,量筒中牛奶的
体积如图 (c)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位置
如图 (b)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g;
(4)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 kg/m3;
(5)小新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为: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m2-m1;
③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
m -m
④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ρ= 2 1V ;
对于小新的测量方案,小组同学在分析、交流与评估时发现:用这种方案测量会使测出的牛奶
的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6)小丽同学利用电子秤想测出鸭蛋的密度,测量步骤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图中电子秤显示的四个数据,若没有“131.0g”这个数据,能否求出鸭蛋的密度?请在横线上
作答要求:①若能,请写出鸭蛋的密度值;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 (选填“能”或“不能”), (写
出鸭蛋的密度值或是说明“不能”的理由 ).
第 6页,共 17页
五、分析和计算题 (28题每小问 2分,29题每小问 3分,30题每空 2分、计算 2分,合计 25分 )
28.火锅中有一道素菜俗称冻豆腐,如图所示.将鲜豆腐冰冻后内部形成许多的冰洞,再化
冻使豆腐内水全部流出,变成了不含水分的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
口感的目的.小明妈妈买来 1kg鲜豆腐,体积为 850cm3,鲜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54%,若鲜豆腐冰冻后外形 (即总体积 )不变,(ρ冰= 0.9× 103kg/m3).请计算:
(1)鲜豆腐的密度是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2)冻豆腐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3)吃冻豆腐时若是涮足密度为 1.1g/cm3酱汁,吃起来将及其美味,此时涮足酱汁的冻豆腐密
度又是多少?
29.成都市质检部门对市场上某品牌 50°白酒进行质量抽样检查 (提示:白酒度数是指酒精
体积占白酒体积百分比,例如 60°的白酒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是 60%).他们抽取了 500mL该
品牌的白酒,测得其质量为 455g.已知酒精的密度 ρ酒精= 0.8× 103kg/m3,水的密度 ρ水= 1.0
× 103kg/m3.本题不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并设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不变.
(1)求如果是合格的 500mL的 50°白酒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kg/m3.
(2)请通过计算该被抽查白酒的实际度数来判断是否达到其标注的度数.
(3)兴趣小组想找到白酒度数和白酒平均密度的关系,若分别以 ρ水、ρ酒精、ρ白酒表示水、纯酒
精、白酒的密度,以T表示白酒度数.请你导出T与 ρ水、ρ酒精、ρ白酒的关系式.
第 7页,共 17页
30.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
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如
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
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
静质量 ),当它以速度 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 ),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
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m= m 0 (其中 c为光速 )
- v 21 c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一个静质量m0= 1kg的物体,当它以 v1= 300m/s和 v2= 15× 104km/s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
为:m1= 1.000 000 000 0005kg、m2= 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
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 (相对光速而言 )范围内,物体的动质
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
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
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
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
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 ,
而 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所以我们所学“质量”是物质一种物理属性,
该“质量”是指 (三空都是选填“静质量”或“动质量”).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如上m是指动质量,m0
是指静质量,c为 3× 108m/s.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 v c(选填“略小
于”、“远小于”或“等于” ),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
(3)八 2班的张同学质量是 50kg,30年后技术突飞猛进,当他作为“天启号”探索舰舰长以
2.4× 108m/s的速度在宇宙深处航行时,求张同学的动质量.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第 8页,共 17页
常 州 外 国 语 学 校
2021— 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
物 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每题 2分,合计 30分 )
1.【解答】解:中学生质量在 50kg左右,当人前倾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颈部肌肉承受着相当
于一个正常中学生质量的 50%的负载,这个负载大约是 25kg.
故选:A.
2.【解答】解:水泥块每块的质量为 2500千克,即 2500kg= 2.5t;3块水泥块的质量为 7.5t,4
块水泥块的质量为 10t;
因为每辆车限载 8t,7.5t< 8t< 10t;故每辆车最多载 3块水泥块.
则需要货车的运输次数为:100块÷ 3块= 33.3次;故应需要 34次才能运完.
答:需要运 34车才能完成.
故选:D.
3.【解答】解:
方案A是首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再在左盘里放白纸,在右盘放 10g砝码,在左盘里加加细
沙,小心地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用此实验步骤称量时左盘里加细沙和白纸的质量之和等于
10g,所以称量出的加细沙质量小于 10g.
方案B首先在左盘里放上白纸,并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在右盘中加 10g砝码;往左盘里加细沙
时,小心地增减加细沙至天平平衡;用此实验步骤称量时右盘砝码的质量等于左盘加细沙的
质量,所以称量出的加细沙质量等于 10g.
方案C比方案A繁琐,但同样是首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再在左盘里放白纸,所以称量出的
加细沙质量也会小于 10g.
综上所述,方案B实验步骤简便合理,是最佳方案;
方案D在右盘中放物体,方法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
A、当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本身的质量会变大,而物体的质量经这样的砝码测出来会仍按砝
码所标的质量读出,物体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测量读数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添加的砝码过大或游码偏右,测量值偏大,故B符合
题意;
C、盘上粘有一小块泥,因在调平衡时就有,天平既然已平衡,使用时就不会造成结果变化,即
所测值准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测量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一点,即使得左盘较重,所以此时测得数值偏大;测量时平衡螺
母向右移动一点,相当于在右盘加了一个小物体,若想使得天平平衡,应该加较少的砝码,将
造成测量结果偏小,因此称量时,调节天平平衡时使用了平衡螺母,有可能偏大,也有可能偏
第 9页,共 17页
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解答】解:ABD、根据V= mρ 可得,A、B两种材料的体积之比 (即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
ma
ρ ρ
) V: a 实 = a = ma × b 6 5 3 9 9V m m ρ = 5 × 4 = 2 = 6 > 7 (即大于两球的体积之比 ),b实 b b a
ρb
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由前面计算可知 b球的体积大于其材料的体积,故 b球一定是空心,a
球一定是实心,故A错误;
因两球的体积之比为Va:Vb= 9:7,可设 a球的体积为 9V,则 b球的体积为 7V,由前面计算
可知 b球材料的体积为 6V,
所以,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
Vb空:Va= (Vb-Vb实):Va= (7V- 6V):9V= 1:9,故B错误;
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上水,则该球实心部分的质量与所加水的质量之比:
m b ρ= b
V b实 =
ρb × V
3
b实
m ρ V ρ V-V =
5g /c m 6V
水 水 b空 水 b b实 1g/ 3
× 7V- 6V = 30:1,故D正确;cm
V
C.若两球均是空心的,因 a 实 = 3 9V 2 = 6 ,则可设 a球材料的体积为 9V′,则乙球材料的体积b实
为 6V′,
V 9V a +V
则两球的实际体积之比 = a 空 9V 6V b + =Vb 7
,
空
整理可得:V 7b空= 9Va空+V′
由关系式得 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能比 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也能小,也可能相等,所以无
法比较,故C错误.
故选:D.
6.【解答】解:A、冰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根据密度公式 ρ= mV 知,体积减小,故
A错误;
B、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
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故B错误;
C、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当水和酒精的质量都为 1kg时,由V= mρ 可知,1kg水的体
积小于 1kg酒精的体积,所以能装 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1kg的水,故C正确;
D、“铁比棉花重”指的是单位体积铁的质量比单位体积棉花的质量大,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
棉花的密度大,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掺入碳纤维的体积和需要替换铝的体积相等,设掺入碳纤维的质
量为m碳纤维,同体积铝的质量为m碳纤维+ 1.8kg,
已知 ρ = 1.8g/cm3= 1.8× 103kg/m3,ρ = 2.7g/cm3碳纤维 铝 = 2.7× 103kg/m3,由 ρ=
m
V 可知需要
m m
替换的体积为:V= 铝 = 碳 纤 维ρ ρ ,铝 碳纤维
第 10页,共 17页
m 碳 纤 维 + 1 .8 k g即 = m 碳 纤 维 × 3 / 3 × 3 / 3 ,解得:m= 3.6kg,故A、C、D错误,B正确.2.7 10 kg m 1.8 10 kg m ,
故选:B.
8.【解答】解: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是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
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尘埃也”,尘埃是可见的,是物体的运动,不是
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中的“流水落花”,是物态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
错误;
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风烟望五津”,烟是可见的,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
动,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ABC、观察图可知,涤纶束缚荷外电子的本领比橡胶强,用涤纶摩擦橡胶棒,橡
胶棒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涤纶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AC错误,B正确;
D、橡胶棒带正电,被橡胶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故
B错误;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提出原子是可以再分,即原子是有结构的,故C正确;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用特殊的“扎杆”打法使白球高速旋转,绕过障碍击中目
标,白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桌面对球的摩擦力的作用,故改变白球运动状态的力的施
力物体是桌面.
故选:A.
12.【解答】解:A、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物块,施力物体是桌面,则作用
点在物块上,故A错误;
B、水平桌面发生向下凹的弹性形变,为了恢复原状,对物块产生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 B正
确;
C、由B的分析可知,桌面发生形变对物块产生支持力,故C错误;
D、该支持力作用在物块上,使物块发生形变,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装满水时重心在球心处,随着水从小孔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水流
完后,重心又上升到球心处,故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上升,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A、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
第 11页,共 17页
线,可得此线正好经过刻度尺 5cm刻度处,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
位置小于 5cm刻度,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
位置大于 5cm刻度,符合题意,故C正确;
D、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正好
经过 5cm刻度处,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A、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量出小铜块的体积,已知铜的密度,由密度m=
ρV可得到小铜块的质量,故A方法可行;
300g
B、已知酒精的质量 0.3kg和酒精密度,酒精的体积为 V = m = ρ / 3 = 375cm
3=
0.8g cm
375mL,用量筒量取 375mL即可,故B方法可行;
C、用天平称出小烧杯的质量,再将小烧杯装满水称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两次质量差可得
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由V= mρ 可得水的体积,即小烧杯的容积,故C方法可行;
D、可用天平测出细铝棒的质量m,由V= mρ 可得出细铝棒的体积,若要得到细铝棒的长度,
还需知道细铝棒的横截面积,再由 L= VS 算出纸的厚度,所以还需要刻度尺测细铝棒的直径
得到横截面积,那么只有天平不能“称”出一根细铝棒的长度,故D方法不可行.
故选:D.
二、填空题 (每空 1分,合计 20分 )
16.【解答】解:(1)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相同时,它们对应的质量关系为
m甲>m乙>m丙,
由 ρ= mV 可知,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 ρ甲> ρ乙> ρ丙,则密度最大的是甲物质;
(2)由图像可知,当甲物质的体积V甲= 1cm3时,其对应的质量m甲= 2g,
m 2
则该物质的密度:ρ = 甲 = g 甲 V 3 = 2g/cm
3,
甲 1cm
m ′ = 甲 = 2 00 0g质量为 2kg的该物质的体积:V 3 3甲 ρ 2g/cm3 = 10 cm.甲
故答案为:甲;2;103.
17.【解答】解:由第 1次和第 2次实验的数据可知增加的液体的体积:ΔV= 45cm3- 20cm3
= 25cm3,
增加的液体的质量:Δm= 60g- 40g= 20g,
= m = 20 g则液体的密度:ρ V 3 = 0.8g/cm
3= 0.8× 103kg/m3;
25cm
第 1次所装液体的质量:m1= ρV1= 0.8g/cm3× 20cm3= 16g,
则量杯的质量:m量杯=m1总-m1= 40g- 16g= 24g.
故答案为:24g;0.8× 103.
18.【解答】解:塑料泡沫密度较小,故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会较小;隔热性能好,所以,夏
第 12页,共 17页
天用塑料泡沫箱装运海鲜,可以避免海鲜升温.从而同时达到减少装载质量和保鲜的目的.
利用石墨烯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强,可以加速热传递过程的
进行.
故答案为:密度;隔热;强.
19.【解答】解: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着宇宙,金
属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运用的是主要思
维方法是类比法.
故答案为:小金属粒;类比法.
20.【解答】解: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 (形变量 )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由题意可知,下端挂 5N 物体时弹簧伸长了 5cm,则可知,1N 的拉力能使弹簧伸长 1cm;
则,当拉力为 4N 时,能使弹簧伸长 4cm= 40mm;
当拉力为 7.5N 时,能使弹簧伸长 7.5cm,而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27.5cm,则弹簧的原长为 L0=
L-ΔL= 27.5cm- 7.5cm= 20cm= 0.2m;
当弹簧长度为 17.5cm时,弹簧的长度变化为ΔL′ =L0-L′ = 20cm- 17.5cm= 2.5cm;
则可知,推力为 2.5N.
故答案为:40;0.2;2.5.
21.【解答】解:(1)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泥团被小明捏制成图中所示的形状,当力消失后捏出的花纹依然存在,所以这是力使泥团
发生了塑性形变;
(3)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
力的;塑性;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2.【解答】解:
由图象可知,当m甲= 300g时,V甲= 200cm3;m乙= 200g时,V乙= 300cm3,
m 300g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 = 甲 = 3甲 V 3 = 2 g/cm
3,同理,ρ = 2 3
甲 200cm 乙 3
g/cm ,
用这两种物质按某一比例混合制成密度正好与水的密度相同的实心小球,
则有:ρ = ρ = 1g/cm3 m 甲 +,即 m 乙 3球 水 V +V = 1g/cm ------①甲 乙
根据m= ρV可得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 = 3甲 2 g/cm
3×V甲,m
2 3
乙= 3 g/cm ×V乙,
3 g/cm3×V + 2 3甲 g/cm ×V
代入①式中可得: 2 3
乙
V +V = 1g/cm
3,
甲 乙
解得V甲:V乙= 2:3;
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ρ 3 3 2 3甲:ρ乙= 2 g/cm :3 g/cm = 9:4,
m 甲 ρ V= 甲 甲则 m ρ V =
9 2
4 × 3 = 3:2.乙 乙 乙
故答案为:2:3;3:2.
23.【解答】解:
第 13页,共 17页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则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其质量仍然为
70kg;
(2)因同一个人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能举起物体的最大重力相同,
所以该宇航员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物体的重力G月= 1200N,
由题意可得G 1月= 1200N = 6 G地,
G
解得G = 7200N,m = 地 = 7 20 0 N 地 地 g / = 720kg10N kg
即在月球表面他最多能举起在地球上质量为 720kg的重物.
故答案为:70;720.
三、作图题 (每图 2分,合计 4分 )
24.【解答】解:在粗糙斜面上,滑块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从重心做垂直斜面向上的
力,即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F;从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小车受到的重力G;从重心画与斜
面平行向下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25.【解答】解:由 ρ= mV 得:
= mV 铜 m,V = 铝 ,V = m 铁实铜 ρ 实铝铜 ρ 实铁
,
铝 ρ铁
因为铜、铁、铝的质量相等,且 ρ铜> ρ铁> ρ铝,
所以V实铜最小,V实铝最大,
因为铜、铁、铝三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就最大,铝球的空心部分最小.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6题每空 1分,27题每空 2分,合计 21分 )
26.【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物块在水平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受到
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从而间接测
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第 14页,共 17页
(2)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物块受到的拉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所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等因素无关,所以
甲实验中,以 v1、v2、v3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v1< v2< v3),物块A所受摩擦力大
小将保持不变.
(4)由丙图知,物块 A、B受到的总拉力是 1.6N,所以物块 A、B受到总的滑动摩擦力是
1.6N,
由甲图知,物块A受到的拉力是 0.6N,所以物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0.6N,
所以物块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 = 1.6N - 0.6N = 1N.
(5)乙、丁两次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3)保持不变;(4)1;(5)粗糙.
27.【解答】解:(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
的右端移动;
(2)小明同学在测量牛奶质量的过程中,小明同学移动了平衡螺母,这是错误的操作;
(3)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0= 138.4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为:m' = 50g+ 20g+ 5g+ 3.4g= 78.4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m=m0-m' = 138.4g- 78.4g= 60g;
(4)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 50mL= 50cm3,
牛奶的密度为:
ρ= m = 60 g V 3 = 1.2g/cm
3= 1.2× 103kg/m3;
50cm
(5)将酸奶倒入量筒时,由于烧杯壁上不可避免地沾有部分牛奶,导致用量筒测出的牛奶体积
偏小,根据密度公式 ρ= mV 知测量的密度值偏大;
(6)鸭蛋的质量m蛋= 80.5g,再用排水法来测量鸭蛋的体积,鸭蛋浸没在水中时,V蛋=V排.
在乙、丙两图中,由于取出鸭蛋时带出一些水,在丁中补入水的体积略大于鸭蛋排开水的体
积,按丙、丁数据计算鸭蛋的体积会使所测体积偏大,由 ρ= mV 可知,所测鸭蛋的密度会偏
小.
若没有丙中数据,由甲、乙、丁三个数据计算排开水的体积可以不受带出水对实验的影响,此
时,
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m丁+m甲-m乙= 202.0g+ 80.5g- 212.5g= 70g,
鸭蛋的体积为:V蛋= =
m 排 = 70gV = 70cm3排 ρ ,水 1g/cm3
鸭蛋的密度为:
= m 蛋 = 8 0. 5 gρ鸡蛋 V 3 = 1.15g/cm
3= 1.15× 103kg/m3.
蛋 70cm
故答案为:(1)游码;右;(2)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3)60;(4)1.2× 103;(5)大;(6)
能,鸭蛋的密度为 1.15× 103kg/m3.
第 15页,共 17页
五、分析和计算题 (28题每小问 2分,29题每小问 3分,30题每空 2分、计算 2分,合计 25分 )
( ) = m 鲜 豆 腐 = 1 0 00g28.【解答】解:1 ρ 3鲜豆腐 V 3 ≈ 1.2g/cm鲜豆腐 850cm
(2)鲜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54%,则水的质量为m水=m鲜豆腐× 54%= 1kg× 54%=
0.54kg;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 m冰= m水= 0.54kg,ρ冰= 0.9 ×
103kg/m3;
由 ρ= m = m 冰 = 0. 54kgV 可得:V
-4 3 3
冰 ρ冰 0.9×
= 6× 10 m = 600cm ;
103kg/m3
水结成冰,再化冻使水流出形成小孔,所以V 3孔=V冰= 600cm ;
(3)冻豆腐实心部分的质量为m实心豆腐=m鲜豆腐× (1- 54%)= 1kg× 46%= 0.46kg= 460g;
涮足酱汁后酱汁的体积:V酱汁=V孔=V冰= 600cm3,
所以涮足酱汁后酱汁的质量:m 3 3酱汁= ρ酱汁V酱汁= 1.1g/cm × 600cm = 660g,
所以涮足酱汁后冻豆腐的质量:m冻豆腐=m酱汁+m实心豆腐= 660g+ 460g= 1120g
m 1120g
所以涮足酱汁后冻豆腐的密度:ρ = 冻 豆 腐 = ≈ 1.3g/cm3冻豆腐 V 3鲜豆腐 850cm
答:(1)鲜豆腐的密度为 1.2g/cm3;
(2)冻豆腐空心部分体积为 600cm3;
(3)涮足酱汁后冻豆腐的密度为 1.3g/cm3.
29.【解答】解:(1)合格的 500mL的 50°白酒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500mL× 50%= 250mL
= 250cm3,
酒精的质量 m 3 3酒精= ρ酒精V酒精= 0.8g/cm × 250cm = 200g
酒精中水的体积V 3 3 3水=V-V酒精= 500cm - 250cm = 250cm ,
水的质量m水= ρ水V水= 1g/cm3× 250cm3= 250g,
= m 酒 精 + m 水 = 20 0 g + 25 0白酒的平均密度为 ρ g 3V 3 = 0.9g/cm = 0.9× 10
3kg/m3;
500cm
(2)设白酒中酒精的体积为V酒精,则水的体积为V-V酒精,
酒精的质量为 ρ酒精V酒精,水的质量为 ρ水(V-V酒精),
白酒的质量为 ρ酒精V酒精+ ρ水(V-V酒精) =m白酒,
即:0.8 g/cm3×V + 1g/cm3酒精 × (500cm3-V酒精) = 455g,
解得:V酒精= 225cm3,
V 3
白酒的实际度数为 酒 精V =
22 5 c m
3 = 45°< 50°500cm
由此可知被抽查白酒的实际度数没有达到其标注的度数;
(3)设白酒的体积为V,则白酒中酒精的体积为 T V ,水的体积为V- T V 100 100,
白酒的质量为 ρ白酒V,白酒中酒精的质量为 ρ
T V
酒精 100,水的质量为 ρ
T V
水(V- 100 ),
由质量关系得:ρ T V 酒精 100 + ρ水(V-
T V
100 ) = ρ白酒V,
10 0 (ρ整理得:T = 水
- ρ 白 酒 )
ρ水- ρ
.
酒精
答:(1)求如果是合格的 500mL的 50°白酒的平均密度为 0.9× 103kg/m3;
第 16页,共 17页
(2)请通过计算该被抽查白酒的实际度数没有达到其标注的度数;
100(ρ
(3)T与 ρ 、ρ 、ρ 的关系式为T = 水
- ρ 白 酒 )
水 酒精 白酒 ρ - ρ .水 酒精
30.【解答】解:(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
物体的静质量,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当然我们所学的质量也是静质
量.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 ),当它以速度 v运
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 ),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m=
m 0 (其中 c为光速 );在低速 (相对光速而言 )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
1- ( v 2c )
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
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
(3) m将m0= 50kg,v= 2.4× 108m/s代入公式m= 0 得m≈ 83.3kg.
1- ( vc )
2
故答案为:(1)静质量;动质量;静质量;(2)远小于;(3)m≈ 83.3kg.
第 17页,共 17页